• 2012年第29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功能材料
    • 两亲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012, 29(7).

      摘要 (4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BDATC)为链转移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末端带有-COOH官能团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b-聚苯乙烯(PSt-b-POEOMA-PSt),这种含有亲水性端基的嵌段共聚物可以自组装成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粒,用以载药高分子的模板研究。利用FTIR、1H-NMR、GPC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用热失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的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比例的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RAFT聚合方法得到了所设计的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分布1.35左右;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推测出嵌段共聚物中两种嵌段比例对两嵌段相容性的影响。

    • 一种新型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012, 29(7).

      摘要 (3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2'-联二噻吩为原料,通过溴化、选择性还原、氨基化环化、甲酰基化、加成-消除反应及缩合反应等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I),并通过核磁共振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其溶液呈现鲜艳的紫红色,在可见光区530-700 nm范围有强吸收,可望成为低能隙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重要结构单元,从而获得转化率高的光伏器件。

    • 复合凝聚法制备双相核材料纳米胶囊

      2012, 29(7).

      摘要 (3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双相核材料的纳米胶囊。其内包覆改性TiO2 / 四氯乙烯双相分散体系。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各参数对纳米胶囊粒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胶囊的粒径分布及形貌。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胶囊囊壁光滑、均匀,具有窄的粒径分布。双相分散体系被包覆于纳米胶囊内,且TiO2纳米颗粒粒径约为50 nm。所制备的纳米胶囊平均粒径约为0.96 μm,囊壁厚度约为18 nm。

    • 靛红希夫碱衍生物的合成及金属离子识别研究

      2012, 29(7).

      摘要 (4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靛红、水合肼、2-羟基-1-萘甲醛为原料,经缩合及还原反应合成出主体分子,3-((2-羟基萘)亚甲基)亚肼基-2-吲哚酮(HNHI)。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主体分子HNHI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u2 、Co2 和Ni2 对HNHI的紫外吸收光谱有影响,在长波区有新峰出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色;并且这三种金属离子对HNHI的荧光光谱也有影响,荧光明显增强。

    • 1, 2-苯并-异噻唑啉-3-酮与锌(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

      2012, 29(7).

      摘要 (6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1, 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与醋酸锌、醋酸铜反应得到配合物,[Zn(BIT-H)2] (1),[Cu(BIT)(BIT-H)(CH3COO)] (2);利用红外衍射、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将所得的配合物1和配合物2分别做抑菌试验,它们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2.344?0-3 mg/mL,1.172?0-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1.172?0-3 mg/mL,1.172?0-3 mg/mL,配合物的杀菌性很好。

    • 喷雾干燥法制备β-环糊精/香兰素微胶囊

      2012, 29(7).

      摘要 (5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喷雾干燥法制备β-环糊精/香兰素微胶囊,以微胶囊的包埋率和装载量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ρ(β-环糊精)=79.5g?L-1,n(香兰素)∶n(β-环糊精)= 0.8∶1.0,V(无水乙醇)∶V(水)=1∶10,进风温度=130℃,进风速度=3.9 m?s-1,物料流量=15 mL?min-1,得到产品包埋率和装载量分别是69.1%和10.6 %。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香兰素与β-环糊精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热重-差热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形成提高了香兰素的热稳定性。粒度分析显示在50天存放期间,β-环糊精的平均粒径变化值在0.14μm ~ 1.2μm范围,而产品的平均粒径变化值在0.011μm ~ 0.22μm范围,后者比前者小,这进一步印证了香兰素与β-环糊精形成了超分子微胶囊。

    • >表面活性剂
    • (AB)n型聚醚嵌段改性有机硅的合成及其在消泡剂中的应用

      2012, 29(7).

      摘要 (4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在氯铂酸-异丙醇溶液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双端基含氢硅油(PHMS)与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AAF)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制备(AB)n型聚醚嵌段改性硅油 (PBMS),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表征。将PBMS与MQ硅树脂、二甲基硅油、疏水白炭黑等活性组分复配制成消泡剂乳液。从消泡活性物的研制入手,探讨了这些活性组分的质量分数、PBMS的结构、硅油链的长短和聚醚(AAF)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对消泡剂主要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消泡剂乳液消泡时间7.8″,抑泡时间达到45.8′,且在高温(65°C)碱性(pH =12)条件下放置24小时,乳液不分层,不漂油。

    • >生物工程
    • 精氨酸酶转化生产D-精氨酸和L-鸟氨酸

      2012, 29(7).

      摘要 (7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L-精氨酸为原料,经水杨醛催化消旋反应得到DL-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定向地将L-精氨酸转化为L-鸟氨酸和尿素,并经过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D-精氨酸和L-鸟氨酸盐酸盐。本文通过水杨醛对L-精氨酸进行消旋化,反应2.5 h消旋率可以达到75%;同时对L-精氨酸酶促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37 ℃, pH=10, 反应时间24 h,底物浓度40 g/L,酶浓度0.2 g/L,转化率可达98%。经此法制备得到的产物D-精氨酸和L-鸟氨酸盐酸盐纯化后光学纯度可达99%。

    • >中药现代化技术
    • 两种甲酯化法比较微波辅助及超临界CO2提取琼榄果实油的成分

      2012, 29(7).

      摘要 (4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南药琼榄果实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MAE)和超临界超临界CO2提取法(SFE-CO2)提取琼榄果实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比较了琼榄油经碱催化和BF3-MeOH催化甲酯化后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提琼榄油的脂肪酸成分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碱催化法检出了7种脂肪酸,而BF3-MeOH催化甲酯化法检出了10种。GC-MS分析MAE(碱催化法)、SFE-CO2(碱催化法)、MAE(BF3-MeOH催化法)、SFE-CO2(BF3-MeOH催化法) 这4种方法所得的琼榄果实油,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十八碳烯酸(69.44%、69.04%、64.92%、64.69%),次之为棕榈酸(20.82%、21.01%、21.69%、21.45%),再次是亚油酸(6.33%、6.03%、6.33%、6.13%)。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分别高达76.75%、75.91%、74.77%、74.30%。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银离子配位柱层析法分离姜油树脂中的姜烯

      2012, 29(7).

      摘要 (5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测定姜烯银离子配合物稳定常数为基础,对比姜烯在硝酸银硅胶及硅胶表面的静态吸附情况,以及姜油树脂在上述两种层析介质中的薄层分离情况,采用硝酸银硅胶柱层析法分离了姜油树脂中的姜烯。结果表明,当硅胶作为层析介质时,姜烯静态吸附量较小,当硅胶经硝酸银改性后,增强了姜烯的静态吸附能力,吸附行为近似典型的Langmuir吸附。姜烯能与硝酸银形成π配位化合物,其稳定常数为1.46?0-2L?mol-1;倍半萜π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不饱和化合物的结构及溶剂环境有关, 因此硅胶经硝酸银改性后对不饱和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姜烯可以与其他烯类物质分离,所得样品中姜烯含量为97.22%,收率为87.15%。

    • 大孔树脂对喹乐霉素的静态吸附研究

      2012, 29(7).

      摘要 (4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9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对喹乐霉素的静态吸附解吸效果,探讨了吸附过程中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和25℃时的等温吸附过程,并用Langmuir与Freundlieh方程分别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XAD16 和HPD-100对喹乐霉素的吸附量均高于600 μg/g干树脂,解吸率均达到70%以上。比较XAD-16和D101两种树脂等温吸附两种方程的相关系数,Langmuir方程为0.9726和0.9871,Freundlich方程为0.8879和0.9412。因此,D101树脂对喹乐霉素的吸附解吸作用最好,吸附量达到976 μg/g干树脂,吸附过程更易发生,更适用于从标桩菌WXNXJ-B发酵液中吸附并解吸喹乐霉素。

    • 络合还原法制备的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2012, 29(7):0-0.

      摘要 (7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以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为还原剂,经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炭载钯(Pd/C)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谱(XRD)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均匀的粒径分布和较大的相对结晶度,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分别为4.2±2 nm和1.88。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的Pd/C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对甲酸氧化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吡咯并[2,3-c]氮杂卓-4,8-二酮衍生物的合成

      2012, 29(7).

      摘要 (4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N-(2-吡咯甲酰基)-β-丙氨酸甲酯(3)与卤代烃经烷基化反应,并将所得烷基化产物水解,得到N-(1-烷基-2-吡咯甲酰基)-β-丙氨酸(2a ~ 2c),收率84.7% ~ 91.2%;化合物2为原料,多聚磷酸P2O5作用下,经分子内环化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ethylaldisin、1-butylaldisin 和 1-benzylaldisin(1a ~ 1c),收率69.1% ~ 77.2%。三步反应的总收率为61.8% ~ 69.1%。测定了三个标题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皮革化学品
    • 一代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2012, 29(7):0-0.

      摘要 (5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采用二乙醇胺(DEA)与丙烯酸甲酯(MA)反应得到AB2型单体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然后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与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反应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PAE-OH),最后采用顺丁烯二酸酐对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进行端基改性,制得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HPAE-C)。优化了一代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条件:催化剂用量为0.7%,反应投料比n(OH) ∶n(马来酸酐)=1∶1.1,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80℃。采用 IR、1H-NMR和13C-NMR仪器分析法对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张力仪研究了聚合物的表面活性。

    •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 ZnO-TiO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亚甲基蓝的太阳光催化降解

      2012, 29(7).

      摘要 (4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硝酸锌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无机有机复合的PVP/ZnO-TiO2纤维,高温焙烧制得直径100-200纳米的ZnO-TiO2纳米纤维。通过差动-热重(DSC-TGA)、傅立叶红外光谱(FT- IR)、扫描电镜(SEM)等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太阳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w(ZnO)=3%时,ZnO-TiO2纳米纤维对亚甲基蓝催化活性最高,太阳光照射6 h后降解率达到99.4 %,重复使用8次后降解率仍然在95%以上。

    • >造纸化学品
    • 瓜尔胶/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及其性能研究

      2012, 29(7).

      摘要 (3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硝酸铈铵/硝酸为引发剂,在反相乳液中引发瓜尔胶/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单体丙烯酰胺/瓜尔胶(AM/GG),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当AM/GG=3:2,引发剂浓度为4mmol/l,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45℃时,接枝共聚反应的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分别为147.05%和87.7%。接枝共聚物的最大分子量可达到1.73?06.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证明了AM确实接枝到GG分子链上,热重分析(TGA)显示接枝的AM单体并未影响GG的热稳定性。

    • 基于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型返黄抑制剂的合成及应用

      2012, 29(7).

      摘要 (4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简称DSD酸)为原料,用三聚氯氰为交联单体,将紫外线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引入同一分子中,再引入牛磺酸,经过亲核取代等设计出即含有荧光增白基团又具备紫外光吸收功能的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型的返黄抑制剂。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其结构及其光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目标产物对化机浆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目标产物在涂布中的最佳用量为ω=1.0%,经过48h光老化处理后,合成的产物光抑制效果更好,更适合作光诱导返黄抑制剂,与单独使用荧光增白剂和紫外光吸收剂相比,老化后纸张的白度分别少下降了1.36 %ISO和4.25 %ISO。

    •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 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均相聚合

      2012, 29(7):0-0.

      摘要 (4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离子液体介质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纤维素一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接枝共聚物,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合成纤维素聚合物,并对聚合物进行结构测定与性质分析。通过FTIR,1H-NMR和GPC对聚合物结构及分子量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溶剂对聚合条件与接枝效率的影响,以及亲水基团的引入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分布、热稳定性以及在不同溶剂中的形态有何变化。结果表明:在溶剂DMF中进行的反应聚合速率及终止速率均高于在丁酮中进行的反应。纤维素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在1.81左右,该聚合物热稳定性较强; 在DMF中呈球状颗粒, 平均直径50nm,在选择性溶剂丙酮中颗粒直径100nm左右

    • >粘合剂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烟用胶粘剂中的有机挥发物

      2012, 29(7).

      摘要 (5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烟用胶粘剂中的有机挥发物(甲醇、丙酮、乙酸甲酯、叔丁醇、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进行分析,讨论了气相色谱柱的升温方式、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胶粘剂加入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优化的检测工艺参数。该检测方法对上述六种有机挥发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甲醇0~400礸,丙酮0~40礸,乙酸甲酯0~92礸,叔丁醇0~32,乙酸乙烯酯,0~75礸,乙酸乙酯0~45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2.7%;样品的回收率为90.8%~104.2%;可用于烟用胶粘剂中有机挥发物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改良Hofmann法制备聚乙烯胺研究

      2012, 29(7).

      摘要 (3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采用Hofmann法制备聚乙烯胺(PVAm)技术,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加料方式等条件对聚乙烯胺收率和氨化度的影响,研究碱性反应母液的回收循环利用。研究表明,使用商品化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原料,可得到胺化度达84.54%聚乙烯胺产品,回收的碱液可循环使用3次。反应采取将聚丙烯酰胺直接加入NaClO和NaOH溶液中制备聚丙烯酰胺氯胺化产物的加料操作方式,再加入碱溶液中进行重排反应,提高单位体积反应液中产品生产量。

    • 一种萘二酐的微波辅助合成

      2012, 29(7).

      摘要 (2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苊为原料,经硝化、还原、Bucherer逆反应、醚化和氧化五步反应合成了1,1′,8,8′-(4-萘醚)四甲酸二酐(EDNTDA)。考察了微波作用下酚自偶联醚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作用下,功率600 W,温度150 ℃,醚化反应只需2 h,反应产率可达57.8%。

    • >其他
    • 硼氢化-氧化法制备[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

      2012, 29(7).

      摘要 (4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氯化血红素(1)为原料,经过脱铁、酯化、反马氏加成得到[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异血卟啉二甲酯,4)。在合成原卟啉二甲酯(3)的过程中,采用了超声激励绿色合成法,并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收率达到91.6%;然后通过BH3-THF络合物同原卟啉二甲酯3,8-位乙烯基的反马氏加成合成了[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并对加成体系进行适当的优化。通过1H NMR、MS、UV-vis和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