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3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功能材料
    • 4-(2,2-二苯基乙烯基)-N,N-二(4-甲苯基)苯胺的合成工艺优化及光电性能

      2013, 30(10).

      摘要 (625)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二苯基溴甲烷和4-[(N,N-二(4-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醛经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4-(2,2-二苯基乙烯基)-N,N-二(4-甲苯基)苯胺。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 (亚磷酸三乙酯):n (二苯基溴甲烷):n (4-[(N,N-二(4-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醛):n (叔丁醇钾) = 5:1:0.7:1.2,反应温度为15℃,反应时间为4h,收率为97.94%。在此条件下进行了10倍放大合成,产物平均收率96.79%。采用1H-NMR,MS及FT-I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C-V曲线法得到了化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 并以该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制备激光有机光电导器件,充电电位( V0 ) 为550 V ,暗衰率( Rd )为10 V/s,半衰减曝光量( E1/2 )为0.6 lux.s,残余电位( VR )为10V,表现出优良的光导性能。

    • 微波辐射APT–g-PAMPS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2013, 30(10).

      摘要 (4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凹凸棒黏土(APT)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接枝共聚合成了APT-g-PAMPS耐盐性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用FTIR和 XRD对复合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微波功率和时间及APT用量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APT用量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速率、保水性能及反复吸水性能。FTIR和 XRD结果显示,APT和有机单体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其反应仅在APT的表面进行,单体并没有插入到APT的层间。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195W,辐射时间为2.5min,APT用量为5wt%时,树脂在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987g/g和102 g/g。该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较强的保水性能和较好的反复吸水性能。在体系中引入适量APT能够显著提高复合吸水树脂的吸水能力和耐盐性能,同时能明显加快树脂的吸水速率和提高树脂的保水性能。

    • 聚氨酯-丙烯酸酯/ 纳米SiO2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2013, 30(10).

      摘要 (545)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SiO2)溶胶粒子,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后,与双键封端的聚氨酯及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原位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SiO2复合乳液(SPUA)。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乳胶粒的形态、共聚物组成进行表征,以接触角测定仪、拉力机、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SPUA胶膜的对水接触角、力学性能、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胶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当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含量为8.0wt%时,胶膜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为413℃,吸水率 4.1%,接触角71.5°,拉伸强度 17.7MPa,摆杆硬度达到93%。

    •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

      2013, 30(10).

      摘要 (6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月桂酸为修饰剂,水合肼为还原剂,银氨溶液为银源,在水相中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制备了单分散的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银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修饰剂与硝酸银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对纳米银形貌及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修饰剂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2:1、反应温度为室温时,能够制备平均粒径为8 nm、粒径均匀、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另外,UV光谱也证实,所制的溶胶为粒径均匀的纳米银溶胶。

    • 含α-O-4和β-5结构木质素模型物的酶促合成与表征

      2013, 30(10).

      摘要 (7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2O2的催化体系下,以异丁香酚为原料,酶促合成包含α-O-4和β-5的木质素模形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合成的影响, 并用红外分析仪(IR)、元素分析仪(EA)、气质色谱联用(GC-MS)、核磁共振仪(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异丁香酚(5mmole)和双氧水的摩尔配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用量为1.5ml(10g/L),反应体系为丙酮与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组成(pH=5.83)的混合体系35ml,体积比为3:4,反应时间为2h时,合成反应产率可以达到90%以上。

    • 沙丁胺醇-D2的合成

      2013, 30(10).

      摘要 (7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苯甲醛和溴乙酰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制备得到5-溴乙酰基-2-羟基苯甲醛(2),再与叔丁胺胺化和经过盐酸水解,过柱纯化后得到中间体5-[[(1,1-二甲基乙基)氨基]乙酰基]-2-羟基苯甲醛盐酸盐(3),化合物(3)再用硼氘化钠还原制得目标产物沙丁胺醇-D2(4b)。合成路线优势在于最后一步反应引入氘代同位素,保证氘代物丰度的不稀释,且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副产物少,收率可达70%以上。产品经MS和1H NMR表征和确认,氘标记同位素丰度>97.1%。

    • >表面活性剂
    • 不同结构头基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胶团化行为的影响

      2013, 30(10).

      摘要 (578)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表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含有不同反离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NaDS)、十二烷基硫酸镁(Mg(DS)2)分别与头基结构不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DM)、十二烷基聚四氧乙烯醚(Brij30)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的协同作用以及胶束性质。结果表明,各混合体系均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且协同效应强弱顺序为:Mg(DS)2/DDM<NaDS/DDM<Mg(DS)2/Brij30<NaDS/Brij30。Mg(DS)2与非离子之间的吸引作用较NaDS的弱,Mg2+使MDS偏离标准值程度小于Na+。利用Maeda模型得到的相互作用结果与Rubingh理论所得结果一致。此外,相对于具有刚性头基结构的DDM,具有易弯曲柔性头基结构的Brij30更能促进混合胶束形成,反离子对混合体系的胶束聚集数和微极性影响较小。

    • 光敏可逆表面活性剂4-丁基偶氮苯-4’-(乙氧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合成及其光化学行为

      2013, 30(10).

      摘要 (5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4-正丁基苯胺、1,2-二溴乙烷、苯酚等为原料,通过威廉姆森成醚反应与氨基化反应合成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4-丁基偶氮苯-4’-(乙氧基)-三甲基溴化铵(AZTMA),化合物结构经H-NMR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合成物质即为目标产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全波长扫描考察了AZTMA的光可逆特性,证明其能在360±5 nm紫外光以及≥420 nm可见光光照下发生顺反异构转变。反式AZTMA溶液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达到异构平衡的时间为50 min;顺式AZTMA在可见光照射下90 min达到平衡。采用铂金板法测定了30 ℃下AZTMA的反式与顺式结构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2.0 mmol/L和6.0 mmol/L ,结果表明,AZTMA胶束的形成与解散具备可逆调控的特性。

    • >生物工程
    • 重组酪氨酸酚裂解酶全细胞酶法合成L-酪氨酸

      2013, 30(10).

      摘要 (852)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基因工程手段重组表达了弗氏柠檬酸杆菌来源的酪氨酸酚裂解酶(TPL),以丙酮酸和L-丝氨酸为底物酶法合成L-酪氨酸,考察了pH、温度、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铵盐种类和氯化铵浓度等因素对L-酪氨酸合成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底物合成L-酪氨酸的转化率。结果表明,TPL的最适反应条件是45℃,pH 8.0,4 mmol/l PLP,氯化铵浓度350 mmol/l。1 mmol/l triton-x 100对TPL酶活有促进作用,金属离子无明显影响。质量浓度1%丙酮酸的转化率约是L-丝氨酸的1.8倍。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沉积-沉淀法制备金催化剂用于CO催化氧化的研究

      2013, 30(10).

      摘要 (4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种介孔氧化铝负载的金催化剂用于CO的低温催化氧化,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干燥条件和热处理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低温N2物理吸附(N2-BET)、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干燥条件和热处理条件,可以在惰性氧化铝载体上高重复性可控合成具有高分散度的金催化剂,金颗粒最佳平均粒径为2 nm,体现出良好的CO低温催化氧化性能。

    • >香料与香精
    • 液-质联机分析氧化鸡脂中极性非(难)挥发性组分

      2013, 30(10).

      摘要 (4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RP-HPLC-APCI MS)、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RP-HPLC-ESI MS),分析了脂肪调控氧化工艺制备的氧化鸡脂的极性非(难)挥发性物质组成。鉴定出甘三酯的双氢过氧化物、单氢过氧化物、单环氧化物及甘二酯等四类共35种化合物,其中单氢过氧化物23种占绝大多数。以三亚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为外标定量分析氧化鸡脂中单氢过氧化物, 总含量为121.36 mg/kg氧化鸡脂,其中亚油酸二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含量最高为(45.05 mg/kg)。本文研究表明,鸡脂调控氧化主要对鸡脂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甘三酯进行氧化,是较为温和的氧化工艺,形成的极性非(难)挥发性氧化产物主要是重要肉香前体—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非布索坦的合成工艺研究

      2013, 30(10).

      摘要 (11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4-羟基苯甲腈为合成原料,经硫化、环合、甲酰化、氰化、烷基化、水解反应制得目标产物。改进后的工艺在氰化和烷基化时采用“一锅法”合成,同时考察了硫化反应中盐酸浓度,以及苯环甲酰化反应过程中时间、温度、甲烷磺酸和三氟乙酸比例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合成路线操作简单, 反应条件温和,不引入剧毒物质,收率可达到65.7%。

    • 糖基化三氮唑水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PTP1B抑制活性研究

      2013, 30(10).

      摘要 (7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Click chemistry”将叠氮糖和炔丙基取代水杨醛分子通过Cu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氧化和水解三步反应得到一系列糖基化三氮唑水杨醛衍生物,并利用1H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对目标化合物进行PTP1B 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对PTP1B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 其中化合物4a活性最佳,IC50为54.52?0.79μM。

    • 改性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2013, 30(10).

      摘要 (4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聚乳酸(PL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蒸发萃取法制备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接枝聚乳酸共聚物(PLA-g-PVP)微球,考察了聚乳酸浓度、乳化剂浓度、转速和投药比对微球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表征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对不同接枝率共聚物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LA浓度为4%,乳化剂浓度3%,转速9000r/min,投药比为2:3时,不同接枝率改性聚乳酸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小于10μm,粒径分布窄,微球可连续释放14天以上,释放速率随着接枝率增大而增大。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鉴别药用辅料

      2013, 30(10):0-0.

      摘要 (8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建立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41种常用药用辅料进行快速、准确、无损鉴别的方法,每个品种6批次样品共得246张光谱,215张用于建立模型,41张用于验证模型。在3966~10414cm-1的范围内,使用二阶导数9点平滑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第一范围标定法建立的“总库1”定性分析模型可准确鉴定30种辅料,其余5大类11种辅料被直接转入“子库2-6”进一步鉴定,直至完全分离。结果表明,对验证集样品鉴别准确度达100%。对比于操作繁琐、费时的传统检测方法,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制药企业在原料进厂时逐桶定性鉴别和车间投料的过程控制。

    •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 IA-AA-AMPS-MMA四元无磷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缓蚀阻垢性能

      2013, 30(10).

      摘要 (5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衣康酸(I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为原料,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兼具阻垢和缓蚀功能的IA/AA/AMPS/MMA四元聚合型水处理剂。结果表明:水处理剂浓度为20 mg/L时,磷酸钙垢阻垢率95.3%,氧化铁透光率48%,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40 mg/L时,碳酸钙垢阻垢率75%,缓蚀率74.3%。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四元共聚物分子结构含羧基、酯基、磺酸基等官能团。

    • >橡塑助剂
    • [Bmim]BF4/p-TSA催化合成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

      2013, 30(10).

      摘要 (78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和乙二醇(EG)为原料,离子液体[Bmim]BF4与对甲苯磺酸(p-TSA)为协同催化剂,合成了一种阻燃剂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通过正交试验L9(33),确定最佳合成条件是:原料配比为n(DMMP): n(EG)=1:1;催化剂总使用量为DMMP物质的量的3%,其中[Bmim]BF4占1%,p-TSA 占2%;反应温度为155-170℃;反应时间为4h。产物为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酸值370mgKOH/g。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品结构。用液质分析了产品组成为十几种不同程度的乙二醇甲基膦酸二甲酯聚合物。用气质分析了副产物组成主要为甲醇、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和二缩乙二醇。

    •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 一种温敏性酸液稠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13, 30(10).

      摘要 (4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带长链温敏基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温敏性酸液稠化剂P(AM-DMC-APEG),并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浓度40%,单体配比1:20:2(APEG:AM:DMC),引发剂浓度0.08%,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3.5h。采用红外光谱和静态光散射对P(AM-DMC-APEG)的分子结构与分子量进行表征;并对稠化剂的温敏性能和缓速性能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合成的稠化剂P(AM-DMC-APEG)的温敏性能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缓速效果。

    •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 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对全氟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2013, 30(10).

      摘要 (5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和含氟乳化剂N,N-二甲基-N′-(2-三氟甲基-1-五氟乙基)(FS)的复合乳化作用下,以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M)、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DM)为反应单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制备了全氟烷基聚丙烯酸酯乳液(FPE)。通过红外光谱(IR)、热失重分析(TG)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用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乳液的防水性能,表明FM成功的接枝到了聚合物上,随着含氟量的增加分解温度到达351.5℃;在含氟量达到w(FM)=12%时,水接触角达到127°;采用Z粒度仪以及透射电镜(TEM)对共聚物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胶粒的形态呈球形, 呈单分散,平均乳液粒径为220nm。

    • >特种染料与颜料
    • 基于罗丹明B的off-on型席夫碱荧光探针的研究

      2013, 30(10).

      摘要 (5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罗丹明B、水合肼、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off-on”型罗丹明B类席夫碱荧光探针,该探针在50%的乙腈溶液中对Cu2 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荧光滴定和Job's实验表明该探针与Cu2 形成1:1的络合物,识别过程可逆。由该化合物对Cu2 响应的工作曲线得出:Cu2 浓度在0~1?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72(n=5),检出限为0.48 μmol/L。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水介质中2-巯基嘧啶脱巯基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2013, 30(10).

      摘要 (9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中性水介质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以活性Raney-Ni考察了2-巯基嘧啶脱巯基的绿色合成工艺,对含有氨基和羟基的2-巯基嘧啶的脱巯基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取代基效应、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对Raney-Ni直接脱硫的产率影响,同时对Raney Ni及水的回收利用进行了考察,并以此制备了4-氨基-6-羟基嘧啶、4-氨基嘧啶、5,6-二氨基-4-羟基嘧啶和4-羟基嘧啶,其脱硫收率分别为98%、74%、87%及89%。该工艺反应条件为加热回流搅拌,反应时间1-4 h,可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具有生产安全等优点

    • 相转移催化合成二苯乙烯化合物

      2013, 30(10).

      摘要 (48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氢氧化钠水溶液为水相,采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方法,通过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二苯乙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水相碱液浓度、反应温度、有机相溶剂种类对产率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种类的醛在液液相转移催化体系中的反应性。结果表明,以四辛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n(相转移催化剂):n(磷酸酯)=1:10、水相碱液质量分数为50%、反应温度45℃、甲苯为有机相溶剂,二苯乙烯的产率可达到96%;不同种类的醛为原料时,相转催化Wittig-Horner反应均有较高的收率并且产物结构以E式为主。

    • Cope消除法合成N-异丙基丙烯酰胺

      2013, 30(10).

      摘要 (5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丙烯酸甲酯和异丙胺为原料,以二乙胺为保护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经氧化胺Cope消除法合成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利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二乙胺基-N-异丙基丙酰胺(DEAPAA)的氧化度及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产率,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以及裂解温度、真空度和溶剂对裂解产物NIPAM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过量1倍,钨酸钠/焦磷酸钠为催化剂,70℃下氧化反应3 h,DEAPAA的氧化度几乎达到100%;在90℃、真空条件下氧化胺Cope消除制备NIPAM的产率可达70%-72%。

    • 聚乙二醇单甲醚羧基衍生物的制备

      2013, 30(10).

      摘要 (6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以分子量为1200,2000,5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采用琼斯试剂氧化法室温下制备羧基化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经1HNMR和IR表征,产物为具有羧基的聚乙二醇单甲醚(CmPEG)。以羧基转化率为指标,探讨了反应物料最佳的物质的量比为:n(Cr2O3): n(聚乙二醇单甲醚羟基) =2:1,三种分子量产物的羧基转化率分别为99.6%,99.4%,98.0%。采用固液萃取法进行后处理,以产物外观颜色为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固液萃取法中,先蒸除丙酮再加入碳酸氢钠中和的处理顺序获得的产物的颜色为白色,产物纯度高。以产物产率为指标,以分子量为1000,1200,2000,5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分子量为800的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适合于分子量大于2000的聚乙二醇,分子量大于1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羧基衍生物的制备,五种分子量产物的产率分别为88.2%,93.5%,98.0%,98.2%,39.1%。 关键词:聚乙二醇单甲醚;羧基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琼斯试剂;Cr2O3

    • 3-(N-乙基-N-甲氧碳酰甲基)氨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2013, 30(10).

      摘要 (6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间氨基乙酰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乙醛乙基化,再与氯乙酸甲酯反应,经两步合成3-(N-乙基-N-甲氧碳酰甲基)氨基乙酰苯胺,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较优条件为:n(间氨基乙酰苯胺):n(乙醛)=1.0:1.2,5% Pd/C为催化剂,在氢气压力3.5 MPa,反应温度70 ℃下合成3-(N-乙基)氨基乙酰苯胺,收率为90.7%,色谱纯度为97.5%。以碳酸钠为缚酸剂, n(3-(N-乙基)氨基乙酰苯胺):n(碳酸钠)=1.0:0.6,反应温度70 ℃下合成3-(N-乙基-N-甲氧碳酰甲基)氨基乙酰苯胺,收率为94.6%,色谱纯度为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