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31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功能材料
    • 机械活化淀粉基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性能的研究

      2014, 31(5).

      摘要 (3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吸水率和保水性能,以机械活化60 min的木薯淀粉、丙烯酸和膨润土为原料,合成可降解复合高吸水树脂(CSA),研究膨润土(BT)的用量对CSA吸水率(Aeq)的影响以及CSA的溶胀性能。采用SEM、TGA 和FTIR对样品的形貌、热稳定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SA呈多孔层状结构。适量的引入BT(其用量为淀粉质量的30 %)可使CSA的吸水率从1604 g/g提高到1807 g/g,并能提高CSA的热稳定性和保水能力。在700 ℃下,CSA的失重率为79.3 %,低于未添加BT树脂的失重率(83.4 %);CSA在1912 Pa的承压下保水率为48.3 %,高于未添加BT树脂的保水率(45.5 %)。另外,CSA吸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水率受溶液的pH、盐溶液的浓度和种类的影响。 关键词:复合高吸水树脂,机械活化,淀粉,膨润土,溶胀性能

    • 聚多巴胺功能化纳米银粒子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2014, 31(5).

      摘要 (8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一步法,以聚多巴胺 (PDA) 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制备PDA功能化的纳米银粒子 (PDA-nanoAg)。提出PDA-nanoAg合成机理,并考察其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 (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 对产物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PDA-nanoAg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A-nanoAg平均粒径为50 nm,具有良好的稳定分散性;对埃希氏大肠杆菌 (E.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 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为7.56 mg/L,最小杀菌浓度 (MBC) 为30.24 mg/L。

    •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氯乙酯的合成

      2014, 31(5).

      摘要 (5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赛克,THEIC)、四氯化硅与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赛克三硅酸氯乙酯。探讨了溶剂、反应温度与物质的量比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四氯化硅、环氧乙烷、赛克和环氧乙烷物质的量比为3﹕6﹕1﹕3.3;四氯化硅先与环氧乙烷在25℃反应1h,再加入赛克在80℃反应8h,最后通入环氧乙烷在40℃反应3h;经纯化产率为94.3%。通过FTIR,1H-NMR,差热分析及极限氧指数等技术表征产物的结构及性能;应用实验表明该产物含有硅、氮、氯三种阻燃元素,其协同阻燃效能高,适合用作聚氯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不饱和树脂等材料的阻燃剂。

    • >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介入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对映选择性还原

      2014, 31(5).

      摘要 (5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酵母细胞催化4’-氯苯乙酮合成(S)-1-4’-氯苯基乙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表面活性剂对酵母细胞催化4’-氯苯乙酮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明显提高4’-氯苯乙酮的转化率,而对产物(S)-1-4’-氯苯基乙醇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极小,壬基酚四聚氧乙烯醚(NP-4)是最合适的添加剂。此外还考察了NP-4对酵母细胞催化系列芳香酮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4对产物(S)-1-芳基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几乎没影响,但对底物芳香酮转化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发现底物转化率的提高幅度与芳香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有关,取代基供电子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底物转化率的增加。

    • 海藻酸辛酰胺协同纳米二氧化硅稳定Pickering乳液

      2014, 31(5).

      摘要 (7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辛胺疏水改性海藻酸钠合成了具有两亲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海藻酸辛酰胺(OAAD),并将其与SiO2纳米颗粒协同制备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 NMR、表面张力、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接触角测量、光学显微镜分别对OAAD、OAAD/SiO2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和Pickering乳状液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辛胺氨基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SA)分子链上,OAAD界面张力较SA降低、临界聚集质量浓度为0.60g/L,表现出良好的两亲性。将OAAD吸附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的水分散体系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时,发现随着OAAD质量浓度增加,SiO2纳米颗粒润湿性增加,Zeta电位减少,粒径增加;而乳液的粒径则逐渐减少,稳定性增强,其机理经初步分析为,当一定浓度的OAAD吸附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可导致颗粒间絮凝,从而在油水界面形成网络结构式界面膜,有利于提高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

    • >生物工程
    • 双酶偶联生物合成L-酪氨酸

      2014, 31(5).

      摘要 (7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酶偶联催化是酶法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天冬氨酸转氨酶全细胞催化L-天冬氨酸转氨至苯丙酮酸,生成L-苯丙氨酸,同时得到副产物丙酮酸;反应体系中再加入酪氨酸酚裂解酶全细胞和底物苯酚,酶法合成L-酪氨酸。经考察确定了双酶偶联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40℃,pH 8.5,底物苯丙酮酸质量浓度为25 g/L,苯丙酮酸与L-天冬氨酸摩尔比1:1.2,天冬氨酸转氨酶与酪氨酸酚裂解酶细胞质量比1:1,4 mmol/L PLP,0.1 g/L 吐温80。30 g/L的氯化铵对双酶偶联反应有促进作用。双菌双酶偶联生物法合成L-酪氨酸,充分利用了反应副产物丙酮酸得到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对资源合理利用及绿色合成工艺具有参考意义。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一种新型微孔磺酸化固体酸的合成与其催化性能

      2014, 31(5).

      摘要 (5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一种新型的微孔芳香骨架的有机聚合物进行磺酸化制备了微孔固体酸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FT-IR)、X射线衍射(XRD)、表面酸量测定、元素分析和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表面酸量为2.9mmol/g,其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要高于工业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在75℃反应6 h后,油酸转化率可达93%,并可再生使用。

    • 复合分子筛β∕SBA-15的合成及表征

      2014, 31(5).

      摘要 (4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β分子筛为部分硅铝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P123为模板剂,采用后合成法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复合分子筛β∕SBA-15。考察了酸浓度、酸体积、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等合成条件对合成样品的影响。通过XRD、红外(FTIR)、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酸浓度为6mol/L,酸体积40ml,β加入量50%,晶化温度110℃,晶化时间48h为最佳合成条件,β次级结构单元进入SBA-15孔壁中,孔壁变厚。然后将β、机械混合、合成样品的苯酚烷基化催化效果进行对比,表明合成样品优于机械混合型分子筛。

    • 负载型WO3/SiO2-Al2O3催化剂用于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研究

      2014, 31(5).

      摘要 (4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察了SiO2、γ-Al2O3和SiO2-Al2O3载体负载氧化钨作为催化剂用于乙酸乙酯合成反应研究,并且通过XRD、氮气物理吸附、Raman和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钨负载在SiO2-Al2O3载体上,具有更强的酸性和更高的酸量,有利于促进乙酸乙酯合成反应进行。当W在SiO2-Al2O3载体表面的负载量为8 %(质量分数)时,乙酸转化率最高可以达到69.7 %,载体表面WO3晶体颗粒不利于提高酯化反应活性。

    • 猪肺肝素钠提取工艺优化、分离与初步鉴定

      2014, 31(5).

      摘要 (7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猪肺肝素钠的提取工艺,通过D-254树脂交换吸附、沉淀剂除蛋白质、乙醇沉淀,以及DEAE-Sephaso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猪肺肝素钠,最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物化和仪器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猪肺肝素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3 ℃,时间4 h,pH=8.5。粗品和纯化后产品的提取率分别为0.81 %和0.05 %,羊血浆法测定粗品和纯化后产品效价为别为6.5 U/mg和108.3 U/mg。红外光谱显示纯化后样品在890 cm-1和940 cm-1处出现肝素钠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为205 nm,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核磁共振波谱证明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纯化后的样品为肝素钠。

    • 磷钨酸插层锌钛水滑石的制备及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

      2014, 31(5).

      摘要 (6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钨酸根插层Zn-Ti水滑石,利用XRD、FT-IR、SEM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钨酸根插层锌钛水滑石后仍保持原有的骨架结构。用制备的类水滑石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考察了所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当n(过氧化氢):n(原料双键)=1.5:1,催化剂用量为脂肪酸甲酯质量的7.0%,在70 ℃下反应7 h时,脂肪酸甲酯转化率可达90.6%,环氧化产物选择性可达86.0%,优于Zn-Ti水滑石,其对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插层水滑石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性能仍较稳定。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离子液体中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的合成

      2014, 31(5).

      摘要 (4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Cl-AlCl3催化4-甲氧基苯胺与丙烯酰氯反应一锅法合成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并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确证。在[bmim]Cl-AlCl3介质中,4-甲氧基苯胺与丙烯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生成N-(4-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而后在[bmim]Cl-AlCl3和酰化反应产生的HCl协同作用下,经过分子内Friedel-Crafts烷基化和脱甲基化反应,以89.6%的产率得到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离子液体[bmim]Cl-AlCl3作为催化剂和反应介质可以回收利用,重复使用5次目标产物的产率无明显降低。

    • 取代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2014, 31(5).

      摘要 (4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取代苯酚为原料亲核取代制得取代苯氧乙酸,采用新型硅胶负载四氯化锡为催化剂,二甲苯为溶剂,与二乙氨基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衍生物。利用IR、1HNMR、13C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活性测试表明:各物质均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提高玉米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2-溴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酯的处理浓度为20mg/L时玉米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碱法异构化亚油酸甲酯制备共轭亚油酸

      2014, 31(5).

      摘要 (4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探索在乙二醇溶剂中以氢氧化钠碱法异构化亚油酸甲酯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方法,适宜的异构化条件为m(氢氧化钠): m(亚油酸甲酯): V(乙二醇) = 1: 5: 7.5,170 oC反应4 h,亚油酸甲酯转化率和共轭亚油酸产率分别为92.4 %和89.3 %。该方法比目前常用的亚油酸原料法的优越之处体现在:以氢氧化钠取代常用碱氢氧化钾,降低成本;以亚油酸甲酯取代亚油酸为原料,避免了原料本身大量消耗碱;反应初期避免原料大量皂化,减小了体系的传质阻力,因而减少了溶剂乙二醇消耗量。

    • 猪血球水解蛋白的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性

      2014, 31(5).

      摘要 (3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研究以热处理后的猪血球冻干粉为原料,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水解蛋白质,并对所制备的水解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解蛋白质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吸湿性和保湿性及一定的起泡性,较弱的乳化性和泡沫稳定性,相对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0~3000。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水解蛋白质能够有效地清除•OH、DPPH•,抑制脂质过氧化,同时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金属螯合能力。

    • >纺织染整助剂
    • 聚氨酯改性氨基硅织物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2014, 31(5).

      摘要 (4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通过本体聚合,制备氨丙基封端的聚硅氧烷(ASO-2),再将其与异佛尔酮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1000(PEG-1000)和三乙醇胺(TEOA)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PU)反应,制得IPDI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改性氨基硅整理剂(PUASO-2)。利用IR、FE-SEM、纳米粒度仪等对PUASO-2及其乳液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外乳化法制备的PUASO-2乳液(PUAS-2)粒子分布集中,平均粒径为38.64nm。当聚氨酯PU的含量为20%时,对斜纹棉和平纹棉分别处理,整理后其弯曲刚度分别达到954 mN、525 mN,折皱回复角达到178.86°、272.81°,与未整理前两种棉织物相比,其分别增幅23%、26%和37%、35%.。与ASO-2整理后的两种棉织物相比,PUAS-2整理后两种棉织物的白度分别由78.18 wb、73.45 wb提高到81.13wb、76.64 wb,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分别由140.44°、205.65°提高到174.71°、269.02°,而静态吸水时间提高到1.78s~2.68s,柔软度均略有下降。

    • 季铵化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2014, 31(5).

      摘要 (4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氯乙酸乙酯对N,N-二甲基-γ-氨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21)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化改性氨基聚硅氧烷(QASO-121)。利用红外光谱( IR)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扫描电镜(SEM)、纳米粒度仪等仪器对QASO-121及其乳液进行了表征和纤维表面的成膜性分析,并讨论了氨值、黏度、pH及硅乳用量对所整理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ASO-121乳液平均粒径为75.3 nm,电位为 21.2mV,且其在织物纤维表面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经氨值为0. 6 mmol /g、黏度为2. 600 Pa?s、硅乳用量为4g/L的QASO-121整理的布样,织物柔软性提高,亲水性增强,白度基本不变。将QASO-121与未季铵化ASO-121进行应用性能对比,发现两者整理织物的柔软性相近,但经QASO-121所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且富有弹性,其抗黄变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 驱油用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2014, 31(5).

      摘要 (7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芥酸、N, N-二甲基-1, 3-丙二胺与氯乙酸钠为原料,经过酰胺化、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芥酸酰胺丙基羧基甜菜碱EBC。使用FTIR、MS对酰胺中间体EA和甜菜碱产物EB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甜菜碱EBC的表界面性能、吸附特性和增黏性。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2×10-5 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C为29.60 mN/m;最小烷烃碳数(nmin)为16;无碱条件下,EBC与大庆和苏丹油田原油达到10-4~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EBC/DABS(质量比8:2)复配体系质量分数0.001%~0.20%与长庆马岭油田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界面性能优异,且抗稀释能力强;该表面活性剂在天然油砂上的吸附量为0.07~0.51 mg/g砂,小于1.0 mg/g砂的指标要求;而且具有明显的增黏性能。甜菜碱EBC可作为较理想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化学复合驱。

    • 一种具有优良抑制性能降滤失剂的合成与评价

      2014, 31(5).

      摘要 (3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两性离子三元共聚物,用于泥浆。所用单体分别为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苯乙烯磺酸钠(SSS)。通过单因素变量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SS))的用量为0.5%(占单体比例),反应温度60℃,单体比例为8:1:1(AM: DMDAAC :SSS),反应时间为6h。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与设计的一致,并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产物具有良好的降虑失效果,常温中压下API为7,而且抑制效果也很明显,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 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细乳液的制备及在调湿涂料中的应用

      2014, 31(5).

      摘要 (6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接枝试剂,合成了接枝聚氨酯预聚体(PU-HEMA),进一步与丙烯酸酯进行共聚反应,制备了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PA)细乳液。考察了单体用量与PA/PU的比例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发现DMPA、HEMA最佳用量分别为3%和6%。采用FT-IR、TG、SEM对PU-PA进行了表征。然后以PU-PA为成膜物,硅藻土、膨润土等为颜填料,所制备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调湿涂料(PU-PA-C)性能达到国家内墙涂料和建筑涂料标准,其耐洗刷性大于900次,最大吸水率达到206%。该涂料吸/放湿(水)性能强,可用于室内调湿涂料的涂刷。

    • 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2014, 31(5):0-0.

      摘要 (127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形成端羟基线性聚硅氧烷乳液,然后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KH570),pH=4的条件下KH570水解,再与端羟基线性聚硅氧烷脱水形成含反应双键的长侧链聚硅氧烷,再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自由基聚合得到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乳液。通过这种方法,有机硅单体可占到整个单体总量的80%。然后,通过29Si NMR 、FT-IR对含反应双键的聚硅氧烷及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对乳液及其聚合物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H570完全水解后与端羟基聚硅氧烷形成含反应双键的长侧链聚硅氧烷,同时也表明当有机硅用量为80%时乳液涂膜吸水率在最终为5.3%,表面自由能为6.56 mN/m,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聚合物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为577℃。聚合物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具有高疏水性和高耐热性的材料加以应用。

    • >建筑用化学品
    • 聚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对建筑石膏性能研究

      2014, 31(5).

      摘要 (4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五种聚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共聚物(PC-1~PC-5),并探讨其对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并以梳状聚羧酸(PC)和萘系(FDN)为对照。发现,当掺量为0.3%时: PC-4(n丙烯酸:n甲基丙烯磺酸钠=6:1)的减水率最高,为22%;经时损失持续时间PC-4最长,达70min;掺PC-4试块2h吸水率最低,为16%,比空白低11.5%;掺PC-4的试块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30%,31%;掺PC-4软化系数最大,达0.36,比空白高0.1。SEM发现PC-4的掺入使建筑石膏水化晶型由针状变成片状。通过IR确定PC-4主要官能团。综上,线性共聚物PC-4对建筑石膏的适应性较好。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N-甲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2014, 31(5).

      摘要 (4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 3-二甲基脲(DMU)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采用不同酸碱催化剂在反应釜中合成N-甲基氨基甲酸甲酯(MMC)。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二丁基氧化锡(DBT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通过FTIR,1HNMR和13CNMR的分析,确认了目标产物MMC的结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DBTO为0.603 mmol,DMU为15.34 mmol,DMC为169.2 mmol,以反应物DMC为溶剂,反应温度423 K,反应时间为4 h的最佳条件下,MMC的收率可达到99.96%。

    • 基于重氮化和Meerwin芳基化的 “一锅法”合成唑草酮工艺

      2014, 31(5).

      摘要 (13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氯化亚铜(CuCl)为催化剂,亚硝酸叔丁酯(t-BuONO)为重氮化试剂,在溶剂乙腈或丁酮中,1-(5-氨基-2-氟-4-氯苯基)-3-甲基-4-二氟甲基-1H-1,2,4-三唑啉-5-酮(TZLO-A)经重氮化和Meerwin芳基化“一锅法”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唑草酮,产物经1HNMR、13CNMR和MS表征。合成条件经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TZLO-A):n(氯化亚铜):n(丙烯酸乙酯):n(亚硝酸叔丁酯)=1:(0.6-0.7):13.7:1.5,盐酸(HCl)和亚硝酸叔丁酯滴加时间分别为20 min和150 min,产品收率达到了92.9%,HPLC色谱含量为92%。

    • 铱催化体系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中间体

      2014, 31(5).

      摘要 (5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察了1,1-二苯基丙酮在手性双胺双膦配体与[IrHCl2(COD)]2组成的催化体系下不对称转移氢化合成(S)-(-)-1,1-二苯基-2-丙醇的反应,通过正交实验了考察了反应温度、n(底物):n(铱络合物)、n(铱络合物):n(手性配体)以及n(底物):n(KOH)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丙醇中,利用该体系催化1,1-二苯基丙酮反应2小时后,反应产率可达97.85%,对映选择性(ee值)达到99.35%

    • 离子液体作溶剂合成螺环磷酰二氯

      2014, 31(5).

      摘要 (9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离子液体既作溶剂又作催化剂合成了螺环磷酰二氯(SPDPC),原料季戊四醇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2.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7h,产率66%。用熔点、IR和1HNMR表征了SPDPC的结构。推测了离子液体的催化机理。合成方法与文献典型的方法做了比较,结果发现,用离子液体作溶剂和催化剂,不但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温度,而且不挥发,易回收,经济、环保,是合适的合成SPDPC的溶剂和催化剂。

    • 二氯丙醇制备环氧氯丙烷的管式反应-薄膜蒸发耦合工艺

      2014, 31(5):0-0.

      摘要 (9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生产环氧树脂的聚合单体,工业生产中由二氯丙醇经塔式皂化环合反应工艺制得。为快速高效分离环氧氯丙烷,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排放,设计了管式反应器与薄膜蒸发耦合制备环氧氯丙烷的工艺路线,研究了反应物摩尔配比、NaOH溶液浓度、反应温度、管道反应停留时间、薄膜蒸发温度和薄膜蒸发压力对环氧氯丙烷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物料摩尔配比为1.05:1、NaOH溶液浓度为20%(wt.)、反应温度为50℃、管式反应停留时间为15s、薄膜蒸发温度为50℃、薄膜蒸发压力为100mbar时,环氧氯丙烷的收率达到97.3%。薄膜蒸发与管式反应的工艺耦合,降低了原料消耗,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物收率较高;与管式反应-精馏耦合工艺相比,操作弹性较大,产物收率较高,能耗较低,产生废水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