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3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功能材料
    • 聚苯胺/磷化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胶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2016, 33(10).

      摘要 (8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一种稳定的聚苯胺(PANI)乳液,同时合成磷化含氟丙烯酸酯(P-FAc)乳液,将两种乳液以不同的比例复合制备复合乳胶涂层。通红外光谱表征了PANI和P-FAc的结构;通过接触角、附着力、极化曲线、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了复合涂层对Q235钢的防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揭掉PANI/P-FAc复合涂层后的Q235钢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PANI乳液与P-FAc乳液的比为1:1时,复合涂层的性能最佳,其腐蚀电流密度仅为1.09?0-6/cm2,平衡电位为-0.55V,阻抗为104.3Ω。

    • >皮革化学品
    • 细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性能

      2016, 33(10).

      摘要 (8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正丁醇为助稳定剂,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固含量高达60%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SDS用量对乳液凝胶率、转化率、旋转粘度等的影响,研究了固含量对乳液旋转粘度、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DS用量的增加,乳液凝胶率先降低后增加,转化率变化较小,旋转粘度增加;随着理论固含量的增加,乳液旋转粘度明显增加,粒径大小及分布明显增大;TEM表征结果与粒径测试结果一致,高固含量乳液呈现出较宽的粒径分布。将该乳液应用于皮革涂饰工艺中,结果表明:涂饰后革样力学性能与市售同类皮革涂饰剂相当,耐干湿擦、透气性能都有所提高。

    •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 硫脲基松香咪唑啉季铵盐 的合成、性能及缓蚀机理

      2016, 33(10).

      摘要 (10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松香、二乙烯三胺、3-氯-2-羟基丙烷磺酸钠和硫脲为主剂合成了硫脲基松香咪唑啉季铵盐,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13C NMR)表征。通过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硫脲基松香咪唑啉季铵盐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合成膜理论以及缓蚀剂的分子结构,对自制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做出解释。结果表明:303K下,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介质中加入盐酸质量0.4%的硫脲基松香咪唑啉季铵盐,其缓蚀率达到90.81%,得出自制缓蚀剂主要是以吸附作用吸附在碳钢表面。

    • 活性炭基π络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脱除二硫化碳性能研究

      2016, 33(10).

      摘要 (9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活性炭(AC)为载体,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负载型吸附剂。考察浸渍液、吸附温度对吸附剂脱除低浓度二硫化碳(CS2)的性能影响,并对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RD、N2物理吸附、FE-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2CO3处理能够有效增加AC载体的微孔数量。Ag+在AC表面易被还原成Ag0,降低了与CS2的络合作用。Cu(NO3)2改性后活性组分为Cu2O,提高AC表面软酸性,促进与CS2的π络合作用。K2CO3-Cu(NO3)2改性后,吸附剂(CuKAC)脱除CS2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了77.32mg/g。吸附温度是影响CuKAC吸附剂脱除CS2性能的重要因素,吸附温度20℃时吸附性能最好。N2气氛下再生温度200℃时CuKAC的再生率达到100%,10次吸附/再生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保持稳定。

    • 微波合成淀粉基水凝胶的Pb2 吸附性能

      2016, 33(10).

      摘要 (10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改性天然多糖聚合物制备有毒金属离子的吸附剂是目前关于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微波辅助接枝丙烯酸快速合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水凝胶(SAH)。以SAH为Pb2 的吸附剂,考察微波功率、pH、温度、吸附时间和Pb2 浓度对吸附的影响。通过SEM、FTIR、XPS的表征,研究SAH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AH具有三维多孔结构,主要通过与Pb2 形成双配位络合物实现对Pb2 的吸附,吸附量达561 mg/g,可重复利用。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 >纺织染整助剂
    • 端氟烷基超支化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2016, 33(10).

      摘要 (8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MA-1044)、1,4-丁二醇(BDO)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PU);然后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进行改性,合成了超支化聚氨酯(HBPU);再通过接枝反应使全氟己基乙醇(S104)与HBPU反应制得一种新型端氟烷基超支化聚氨酯(HBPUF),最后经中和、加水分散即制得HBPUF乳液。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热重分析仪(TGA)、光电子能谱仪(XPS)以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产物结构、乳胶粒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胶膜热性能、膜表面化学组成以及膜疏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氟醇成功地接入HBPU的末端形成了端氟烷基超支化聚氨酯。HBPUF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乳液稳定性良好。与PU、HBPU膜相比,HBPUF膜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XPS分析表明HBPUF膜中氟链段有向表面迁移并富集的趋势,造成HBPUF胶膜表面的水接触角从PU胶膜的77.8?增至113.9?,吸水率从PU胶膜的136.2%降到11.1%,膜疏水性增加。

    •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 聚醚与长链烷烃共改性硅油的研究及应用*

      2016, 33(10).

      摘要 (9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含氢硅油(PHMS)、烯丙基聚醚(FB1000)与不同质量的丙烯酸十八酯(SA)制备了系列具有侧链结构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SA)。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面张力、动态激光光散射仪(DLS)、荧光光谱 (FLD)对产物的结构与溶液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A含量的增加,聚合物越易聚集缔合形成胶束,粒径从71.40nm增加到141.07nm,粒度分散系数(PDI)增大至0.396,随着疏水基团的增加,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至24.20m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下降至0.49g/L。荧光光谱表明,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溶液中会形成疏水微区,第一第三发射峰的比值(I1/I3)不断减小,达到临界缔合浓度(cac)后,芘分子会增溶到胶束中I1/I3趋于稳定。破乳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PSA的破乳脱水率达93%。

    • 压裂用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及减阻性能研究

      2016, 33(10):0-0.

      摘要 (10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一种功能性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18。采用流变仪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18的耐剪切性能、黏弹性及触变性,结果表明,HAWP-18属于假塑性流体,临界缔合浓度为2.31g/L,表现出较强的耐剪切性能;黏弹性测试表明,HAWP-18是典型的黏弹性结构流体,具有较宽的线性黏弹区,该体系的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并且黏度越大,弹性特征越强;采用稳态剪切测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HAWP-18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HAWP-18具有触变性,并且触变性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使用自制摩阻测试仪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HAWP-1的减阻性能,结果表明,HAWP-18减阻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HAWP-18的耐剪切性及其良好的黏弹性、触变性和减阻性能为其应用于压裂液提供了实验支撑。

    • >特种染料与颜料
    • 7-二芳氨基香豆素类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能

      2016, 33(10).

      摘要 (7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7-二芳氨基香豆素为电子给体,联噻吩和联苯噻吩为π桥,氰乙酸为电子受体设计合成了两个“D-π-A”型香豆素类光敏染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质谱测定,确认其化学结构,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高斯密度泛函(DFT-B3LYP/6-31G(d))对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并进一步用TD-DFT方法计算得到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了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与二苯氨基香豆素光敏染料相比,二芴氨基香豆素光敏染料的基态能级差分别由2.49 eV和2.62 eV减小至2.31 eV和2.49 eV;激发态能级差也相应减小了0.52 eV和0.42 eV;与以联苯噻吩为π桥的光敏染料相比,以联噻吩为π桥的光敏染料具有更好的分子平面性,最大吸收波长分别红移19 nm和4 nm,发射波长则分别红移16 nm和9 nm。

    • >表面活性剂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

      2016, 33(10).

      摘要 (9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不同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AEO-5、AEO-9、O-2、O-5、O-1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醇醚封端阳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US),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研究醇醚结构中烷基链长、环氧乙烷加合数、外加电解质对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O-5时,其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7.934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可达34.142 mN/m。

    • >建筑用化学品
    • 埃洛石纳米管/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2016, 33(10).

      摘要 (9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超声分散与机械搅拌混合方法制备了埃洛石纳米管/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对埃洛石(HNTs)及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埃洛石为规整的中空纳米管结构,可在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但当埃洛石含量高于5%,复合材料出现明显团聚。详细分析了HNTs的添加量对水性环氧树脂的流变行为、热稳定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适量HNTs的加入,可提高体系的热稳定性,可使复合体系粘度和储能模量增加,内耗降低,起到类交联点的作用,增强复合体系的稳定性,最佳含量为2%。复合体系呈现假塑性和明显的触变性。同时,HNTs的加入可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耐水性能,增强涂膜的硬度及柔韧性。但HNTs含量过高,会破坏体系结构与稳定性,使得涂膜综合性能下降。

    • 玉米秸秆木质素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2016, 33(10).

      摘要 (9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不同含量的玉米秸秆木质素与双酚A环氧树脂混合,于100℃下预处理1小时,用以改性环氧树脂。通过对预处理后环氧树脂的粘度,以及改性环氧树脂与聚酰胺固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燃烧性能的分析测试,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玉米秸秆木质素对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加,改性环氧树脂的粘度增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弯曲强度随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先升高而后降低,但其冲击强度下降;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木质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木质素改性后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有所改善,木质素的加入能够改善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含乙氧甲酰甲氨基咪唑杯[4]芳烃的合成及其水相体系中对Al3+和Ag+的荧光识别

      2016, 33(10).

      摘要 (8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成并表征了一种含乙氧甲酰甲氨基咪唑杯[4]芳烃荧光化合物;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在体积比为3:7的甲醇/水混合溶液 (Tris–HCl 缓冲溶液,pH=6.5) 中研究了5,11,13,17–四叔丁基–26,28–二羟基–25,27–二[2–[4–(N,N–二乙氧酰甲基氨基)苯基–4,5–二苯基–1H–咪唑–1]–丁氧基杯[4]芳烃(M)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发现,化合物M以1:1的络合比对Al3+的进行选择性识别,且识别行为不受其他常见金属离子的干扰;在同样条件下,化合物M以1:2的络合比与Ag+络合,当Al3+作为干扰离子且浓度高于Ag+时,对M与Ag+的识别产生干扰。即,当Al3+和Ag+同时存在时,化合物M与Al3+具有更好的识别选择性。与其他杯芳烃衍生物相比,化合物M实现了在水相体系中对Al3+和Ag+的识别效果。

    • N-(4-(N-取代氨磺酰基)苯基)-α-龙脑烯酸酰胺化合物

      2016, 33(10).

      摘要 (6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寻找天然产物基抑菌剂,以α-蒎烯(I)为原料,经环氧化和催化异构得到α-龙脑烯醛(III),进一步转化为α-龙脑烯酸(IV)和α-龙脑烯酸酰氯(V),然后与4-(N-取代氨磺酰基)苯胺类化合物发生N-酰化反应,以32.8~78.1%的收率合成得到8个N-(4-(N-取代氨磺酰基)苯基)-α-龙脑烯酸酰胺化合物VIa~VIh。采用FTIR、1HNMR、13CNMR和ESI-MS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在50 µg/mL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N-[4-(N-(噻唑-2-基)氨磺酰基)苯基]-α-龙脑烯酸酰胺(Ⅵe)对小麦赤霉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1.3%(活性级别为B级)和68.0%(活性级别为C级)。

    • 异海松酸基酰腙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2016, 33(10).

      摘要 (7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异海松酸(IPA)为原料,通过羧基酰氯化、肼解和缩合三步反应,合成了五种新型的异海松酸基酰腙化合物(Ⅲa~Ⅲe)。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 1H NMR, 13C NMR和MS分析得到确证,并通过MTT法对目标产物对小鼠HepG2癌细胞的抑制活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Ⅲa和Ⅲc在浓度为100 μM时对小鼠HepG2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5.42 %和70.50 %。

    • >中药现代化技术
    • 环糊精聚合物吸附分离姜黄素类化合物

      2016, 33(10).

      摘要 (9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环糊精聚合物为吸附剂,吸附分离姜黄提取物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包括姜黄素 (CUR)、去甲氧基姜黄素 (DM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BDMC)。首先,通过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得CUR、DMC、BDMC与β-环糊精 (β-CD)的包结常数Kf分别为28.04、73.03、110.83 L/mol,说明环糊精与三者的作用力大小顺序为BDMC > DMC > CUR。然后,制备了6种环糊精聚合物,以分离效果最佳的HP-β-CDP1作为吸附剂进行单组分动力学研究和等温竞争吸附实验,可知60 min到达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DMC相对于CUR的分离因子α21约为2 ~ 3,BDMC相对于DMC的分离因子α32 约为2.4 ~ 4.1,BDMC相对于CUR的分离因子α31约为5 ~ 11,吸附后溶液中CUR、DMC、BDMC的色谱含量分别为88.2 %、10 %、0.4 %。结果表明,环糊精聚合物可以选择性吸附分离CUR、DMC和BDMC。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吗啡啉离子液体磷钨酸盐的合成及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2016, 33(10).

      摘要 (8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两步法合成了阴离子为磷钨酸根离子的两种离子液体杂多酸盐:1-(3-磺丙基)吗啡啉磷钨酸盐([C3SO3Hnhm]3PW12O40)和N-甲基-N-丁基吗啡啉磷钨酸盐([Nbmm]3PW12O40)。分别采用1H-NMR、FT-IR、元素分析和TG对两种离子液体磷钨酸盐的结构、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同时对溶解性进行了测定。此外,以大豆油和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过程为模型反应,考察了[C3SO3Hnhm]3PW12O40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甲醇):n(大豆油)=14:1,离子液体磷钨酸盐用量为大豆油和甲醇总质量的4%,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00℃时,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收率为 94.90%(质量分数),且该离子液体经回收、真空干燥,重复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另外,在酯交换反应过程中,[C3SO3Hnhm]3PW12O40是反应诱导的自分离催化剂,具有“高温均相反应、低温多相分离”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同时方便催化剂回收和循环使用。

    • 玄武岩催化甲烷裂解制 C2 烃

      2016, 33(10).

      摘要 (75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天然玄武岩为甲烷裂解催化剂,通过XRF、XRD、SEM及XPS对催化剂组成、结构、表面物种进行了研究。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不同空速条件下玄武岩催化甲烷裂解制C2烃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气体空速为4 L?h-1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1225 K 时,甲烷的转化率为7.66 %,C2烃的选择性为33.64 %;当反应温度上升为1325 K时,甲烷的转化率可达17.13 %,同时C2烃的选择性为27.21 %。相同温度下,气体空速越大,乙烷的选择性越高,乙炔的选择性越低。催化剂活性因表面积炭的产生而降低,积炭类型为芳烃积炭。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壳聚糖季铵盐修饰的辅酶Q10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2016, 33(10).

      摘要 (8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增强运载辅酶Q10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CoQ10-NLC)的透皮效果,本研究采用促渗剂——壳聚糖季铵盐(QCS)对CoQ10-NLC进行表面修饰,并结合QCS分子链的自聚集行为,明确QCS-CoQ10-NLC的形成机制,得到粒径在500 nm左右的脂质载体。进一步通过体外透皮实验,考察了QCS-CoQ10-NLC的透皮吸收效果,结果显示经0.5%质量分数的QCS修饰后,脂质载体可显著增加CoQ10在皮肤中的渗透量。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尼龙酸薄荷酯的合成及其热裂解

      2016, 33(10).

      摘要 (9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尼龙酸和L-薄荷醇为原料合成了清凉剂尼龙酸薄荷酯,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并对产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表征;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分别对尼龙酸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感官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尼龙酸薄荷酯的收率达到89.3%。②尼龙酸薄荷酯在301.5 ℃时失重速率最快,341.6 ℃时总失重率接近100%;在300~450 ℃条件下尼龙酸薄荷酯的主要裂解产物为L-薄荷醇,随着裂解温度的提高,薄荷醇的释放量降低。③尼龙酸薄荷酯在提升卷烟圆润、改善口感舒适性方面作用明显,比单一的非挥发性有机酸薄荷酯的改善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