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3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二氢嘧啶酮schiff碱的合成、表征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2016, 33(12).

      摘要 (8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乙酰乙酸乙酯,对硝基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反应,得到6-甲基-4-(4-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再与芳香醛缩合得到了系列二氢嘧啶酮Schiff 碱衍生物(3a-3g),所得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表征。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3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g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热力学参数表明:3g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根据F鰎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3g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59nm;同步荧光测试表明:3g使BS A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

    • >功能材料
    • 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2016, 33(12).

      摘要 (20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2’-联吡啶为母体,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在其5位和5’位引入四苯乙烯基团,设计合成了5-四苯乙烯-2,2’-联吡啶(Bpy-1TPE)和5,5’-二四苯乙烯-2,2’-联吡啶(Bpy-2TPE)两个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荧光分子。经1HNMR、13CNMR及元素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对其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聚集诱导发光、压致变色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具有1个四苯乙烯单元的Bpy-1TPE,含2个四苯乙烯单元的Bpy-2TPE共轭体系更大且电荷呈对称分布,能隙宽度较低,其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最大发射峰由483红移至490 nm。Bpy-2TPE表现出明显的AIE性质和压致变色性质,其固体样品经研磨后最大发射波长可由485红移至500 nm。

    • 柚皮粉接枝P(AA-AM)树脂的制备及其尿素吸放性能

      2016, 33(12).

      摘要 (12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柚皮粉(PP)接枝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高吸水树脂(PP-SA),分析了柚皮粉组成,探讨了PP-SA形成机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对其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与PAA、PAM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PP-SA的热稳定性要优于P(AA-AM)。考察了PP-SA在不同质量浓度的尿素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尿素负载量及尿素释放速率,结果显示,PP-SA对6 g/L的尿素溶液有最大的吸收倍率,为362 g?g-1;在10 g/L的尿素溶液中溶胀干燥后的PP-SA有最大的尿素负载量,可达66.7%,其在水溶液中的尿素释放率也最大,达到74%。

    • 基于二苯甲酮Schiff碱Fe3+荧光分子探针

      2016, 33(12).

      摘要 (9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和邻苯二胺合成了Schiff碱L荧光分子探针,采用FT-IR、H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V(EtOH):V(HEPES)=95:5 (pH=7.2)缓冲溶液中,L能够通过on-off荧光响应选择性识别Fe3+,且几乎不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在Fe3+(0~7.0  10-5 mol/L)浓度范围内,溶液荧光强度与Fe3+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L对Fe3+检出限为1.9410-7 mol/L,二者的结合常数为2.0104 (mol/L)-1。

    • 纳米钙钛矿La1-xSrxMnO3的制备及石墨烯改性

      2016, 33(12).

      摘要 (10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硝酸镧、硝酸锶、硝酸锰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钙钛矿La1-xSrxMnO3,并与石墨烯进行掺杂改性。利用XRD、SEM-EDS和DLS对La1-xSrxMnO3及石墨烯/La1-xSrxMnO3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煅烧温度、pH值对La1-xSrxMnO3晶型、尺寸的影响,并测试了石墨烯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条件下,650℃、pH=10时制备的La1-xSrxMnO3分散性良好、粒径均匀,平均粒径为210nm。XRD结果表明:石墨烯掺杂未改变La1-xSrxMnO3晶相。首次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与改性前相比,石墨烯掺杂改性后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首次放电容量从4300mAh/g升高至7900mAh/g。

    • >淀粉化学品
    • 超声波处理对木薯氧化淀粉性质的影响

      2016, 33(12).

      摘要 (106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将超声技术应用于木薯淀粉的氧化改性中,对制得的氧化淀粉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木薯原淀粉、非超声法制得氧化淀粉的性质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氧化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分别增加了4.55倍,3.38倍,白度增加了1.23%;凝沉性降低了99.05%;同时,氧化淀粉所成的膜性能良好,均匀有韧性,而原淀粉难以成膜;超声法制备的氧化淀粉的糊化焓与原淀粉相比降低了45.79%。相同条件下,采用超声技术制得的氧化淀粉的性质明显优于非超声法制得氧化淀粉的性质,超声处理可以使氧化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分别提高97.23%,33.68%,白度增加0.26%(在显著水平α=0.05具有显著差异),凝沉性最大可降低78.80%,糊化焓降低了24.13%。因此,超声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木薯淀粉的氧化改性。

    •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 壳聚糖/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对Cu2 和Cd2 的吸附性能

      2016, 33(12).

      摘要 (15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丙烯酸(AA)和壳聚糖(C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GDEP)技术在水溶液中一步引发制备壳聚糖/聚丙烯酸(CS/PAA)水凝胶。采用FT-IR、XRD和SEM对水凝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对Cu2 和Cd2 吸附的影响,探讨了水凝胶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丙烯酸成功接枝到壳聚糖链上,水凝胶呈现多孔的三维网络结构,CS/PAA对Cu2 和Cd2 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由Langmuir 模型得到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61.8和327.9 mg/g,该水凝胶在EDTA-4Na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再生和重复利用性。

    • 双效功能型复合光催化剂Ag/TiO2/AC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2016, 33(12).

      摘要 (8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硝酸银、四氯化钛及活性炭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光催化剂。通过TEM、XRD、BET和UV-Vis光谱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形貌、物相组成、比表面积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的脱色降解为模式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光催化活性序列为Ag/TiO2/AC>Ag/TiO2>TiO2,其中Ag/TiO2/AC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Ag的负载改性而具有吸附-光催化双效功能,且其光催化活性最高,对光的吸收扩展到可见光区。连续重复使用5次时,Ag/TiO2/AC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降解率基本保持不变。

    •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 双效有机高分子的合成及其破乳-絮凝性能

      2016, 33(12).

      摘要 (8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丙烯酰氯、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酰氯胺解反应及中和反应合成单体对丙烯酰胺苯甲酸钠(a),并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以自制的对丙烯酰胺苯甲酸钠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二元聚合物(b)。利用延长原油模拟的原油乳液对聚合物的破乳性能进行了考察,同时研究了聚合物的絮凝性能和对含油废水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破乳温度70℃、处理时间2h的条件下,当聚合物(b)投加量为110mg/L时,脱水率达92.04%;同时在室温下,当自制聚合物投加量为12mg/L时,硅藻土悬浮液上层清液的絮凝时间为9s,透光率为98.6%;在聚合物投加量为30mg/L、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7h的条件下,对含油废水的除油率达94.5%,因此,与市售破乳剂BQ-05、SP-169及市售絮凝剂PAM、PDMC相比,自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破乳性能。

    • 一种聚丙烯酰胺压裂液减阻剂的合成及性能分析

      2016, 33(12).

      摘要 (10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降低压裂施工摩阻,增大泵注排量,以丙烯酰胺、3-烯丙基-2-羟基-1-丙烷磺酸钠和丙烯酸十八酯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式合成出聚丙烯酰胺压裂液减阻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压裂液减阻剂的减阻性、溶解性、耐剪切性、粘弹性和配伍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乳液被成功合成,该乳液的固含量为29.6%,粘均分子量为8.5×105g/mol,乳液粘度为1800mPa.s;在剪切速率为6.8m/s时,乳液溶解时间为48s;在剪切速率为10m/s,剪切时间为300s时,减阻率保持在70%,耐剪切性能较好;在室温下、剪切速率为10m/s、质量分数为1g/L时,压裂液减阻剂的减阻率为78%,减阻率随着减阻剂质量分数的增大先逐渐增大后保持平衡;粘弹性测试表明聚合物属于粘弹性结构流体,在剪切频率为1Hz,应力变化为5%时,体系的储能模量大于耗能模量且保持稳定;配伍性测试中表明在剪切速率10m/s、质量分数为1g/L、温度为80℃和矿化度为20000mg/L时,聚合物减阻率为53%,助排剂和黏土稳定剂对减阻剂无影响。

    • 缓凝剂对水泥浆中自由水状态演变的影响

      2016, 33(12).

      摘要 (7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HN-1型缓凝剂对水泥浆体中可蒸发水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及其状态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HN-1型缓凝剂的加入降低了水泥浆体早期的水化速率,延长了水泥的水化诱导期。硬化浆体的孔结构伴随着浆体中可蒸发水的存在状态的演变而变化。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结构的前提下而检测到样品中孔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硬化浆体内可挥发水的弛豫时间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趋向于短弛豫时间,并且其迁移速率随水灰比和缓凝剂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毛细水逐渐向凝胶水和物理结合水转化,主峰平均弛豫时间降低,表明了浆体内孔结构的细化。利用X衍射进一步研究了缓凝剂对水泥浆水化产物的影响,发现缓凝剂的加入只是改变了水化过程,并未影响水泥浆的最终水化程度。

    • 保护剂对大肠杆菌重组NAD激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2016, 33(12).

      摘要 (8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激酶的稳定性,研究几种糖类(葡萄糖、麦芽糖、蔗糖)、醇类(甘油、乙醇、山梨醇)和表面活性剂类(吐温20、司盘20)对NAD激酶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一种复合保护剂,并研究复合保护剂对NAD激酶热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芽糖、甘油、乙醇、吐温20能显著提高NAD激酶热稳定性,复合保护剂配方为质量分数0.6%的麦芽糖,体积分数8%的甘油和乙醇,体积分数0.6%的吐温20。添加复合保护剂后,在55 ℃,NAD激酶半衰期提高了16.7倍,由1.1提高到18.4 h;最适反应温度由35提高到50 ℃;pH稳定范围由6.5~9扩大到5.5~9.5;在4 ℃储存28 d后,酶活保留率提高31%。

    • 环糊精用于测定疏水缔合聚合物特性黏数

      2016, 33(12).

      摘要 (7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疏水缔合作用随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浓度变化而不断变化,按照国家标准(GB12005.1-89)测得的特性黏数并不能准确反映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单链性质。利用环糊精疏水空腔对疏水基团的包合作用,采用毛细管法测定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在不同环糊精/疏水基团物质的量之比的(CD:[H])溶液中的特性黏数,并分别通过一点法和外推法计算了特性黏数。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相互吻合。随CD:[H]增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先增加后稳定;Huggins参数,先降低后逐渐平稳。对比实验表明,环糊精通过对疏水基团的包合作用改变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过量的环糊精对聚合物的特性黏数没有明显影响

    • >粘合剂
    • UV固化无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2016, 33(12):0-0.

      摘要 (208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四氢化糠基丙烯酸酯(THFA),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可聚合型光引发剂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ABP)和链转移剂十二烷基硫醇(NDM)为基本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了UV固化无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PSA)。分别探讨了两种功能单体AA和DMAA,光引发剂ABP和链转移剂NDM对UV固化无溶剂型丙烯酸酯PSA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MAA和AA用量分别为总单体质量的10%和2%时,PSA的120℃熔融粘度适中且粘接性能较优;光引发剂ABP适用于无溶剂型丙烯酸酯PSA体系,且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2%时,光固化效果最佳;当NDM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1.5%时, PSA综合性能最佳。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超临界萃取烟叶中的马来酰肼残留

      2016, 33(12).

      摘要 (88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作为烟叶中农残马来酰肼的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作为分析检测手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过程中夹带剂作用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等因素,确定了萃取工艺条件:夹带剂为甲醇:异丙醇=1:1(V:V),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100min,CO2流量为23g/min。调整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分析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更佳。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4.08%~97.86%,RSD均小于6%,马来酰肼的检出限为2.7μg/g。

    • Mo改性Raney Ni催化加氢制备环己基多氟苯

      2016, 33(12).

      摘要 (8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多种Raney Ni催化剂,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N2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4-(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1-环己烯基-4-甲基-2,3-二氟苯(TF)催化加氢制备反式-4-(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1-环己基-4-甲基-2,3-二氟苯(trans-TFT)的反应。结果表明,以Mo改性骤冷合金制备的RQ Ni-M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大的孔容、孔径和更小的晶粒。对TF加氢制备TFT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及对trans-TFT有较高的选择性。在溶剂甲苯5ml、催化剂用量0.050g、TF 0.20g、反应温度40℃、反应压力1.5MPa和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RQ Ni-Mo催化剂上TF的转化率为100%,trans-TFT的选择性为69.72%。

    • 双金属Mo-Ti-SBA-15材料的制备及其环己烯环氧化性能

      2016, 33(12).

      摘要 (9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一步法分别制备了一系列单金属介孔催化剂Ti-SBA-15-36,Mo-SBA-15-(180/28)和双金属介孔催化剂Mo-Ti-SBA-15-(X)。考察了双金属催化剂Mo-Ti-SBA-15-(X)的Mo含量,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催化剂活性差异的原因以及探讨了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协同机理。考察了催化环氧化反应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的双金属催化剂Mo-Ti-SBA-15-(180/28)的催化效果均优于单金属催化剂的环氧化效果。当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80 ℃,催化剂剂量为25 mg,以环己烯作为底物,TBHP作为氧源,1,2-二氯乙烷作为溶剂时,Ti-SBA-15-36,Mo-SBA-15-(180/28)和Mo-Ti-SBA-15-(180/28)的转化率分别为41.07%、46.44%和98.33%,选择性分别为97.56%、93.19%和98.86%。同时Mo-Ti-SBA-15-(180/28)也具有很好的可循环利用性。

    • 铈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烷

      2016, 33(12).

      摘要 (11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稀土元素铈取代磷钼钒杂多酸合成了Keggin型稀土铈磷钼钒四元杂多酸盐(CeHPMo11VO40•nH2O),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该杂多酸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H2O2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了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2O2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以0.1mol环己烷为基准,当CeHPMo11VO40•nH2O用量为0.2mmol、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9h、30%过氧化氢0.2mol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41.29%,环己醇和环己烷的总收率可达27.49%。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基于B16黑素瘤细胞评价体系的竹叶黄酮纳米粒子美白功效研究

      2016, 33(12).

      摘要 (11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竹叶黄酮为载药、芫根酸性多糖为包材,以ε-聚赖氨酸为阳离子桥,采用离子交联法获得竹叶黄酮纳米粒子(BLFN),平均粒径在400 nm左右,结构稳定,分散性良好。以业界公认的美白因子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研究BLFN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体外培养过程中美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BLFN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和细胞增殖均表现出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当试样浓度100 μg/m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到69.68%、62.35%和59.14%,均显著优于熊果苷(p<0.05)。B16细胞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BLFN能通过多种途径起到美白功效,显示出替代熊果苷的潜力。同时,由于该纳米粒子的构建成分均为天然物,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在美白类产品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阴离子多聚糖修饰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2016, 33(12).

      摘要 (10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淀粉纳米晶(starch nanocrystal,SNC)与季铵盐壳聚糖(quaternary chitosan,QCS)共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pH值变化时的稳定性,本文采用阴离子多聚糖——海藻酸钠和果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对乳液进行表面修饰。并通过测定乳液粒径、zeta电位和体外消化情况,对乳液的稳定性和消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当水相中海藻酸钠和果胶质量分数均为0.1%时,修饰后Pickering乳液在pH 2~7范围内均能保持粒径不变,且该乳液在25°C放置90天,粒径无变化,且无乳析现象发生。此外,在体外模拟消化条件下,阴离子多聚糖的加入还能抑制Pickering乳液中油脂和淀粉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