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6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功能材料
    • 高锂盐含量聚氨酯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2019, 36(4).

      摘要 (1213) HTML (0) PDF 608.94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碳酸酯二元醇和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硬段质量分数为30%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PCPU),将合成的聚氨酯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复合制得不同锂盐质量分数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聚氨酯结构,采用TG、DSC测试了聚氨酯及电解质的热学性能,并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测试探究了不同LiTFSI质量分数对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TFSI质量分数的增加,聚氨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当锂盐质量分数为70%时,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28×10-8 S/cm),以此固态电解质与LiFePO4正极组装的固态电池在60℃、0.2C电流密度时放电比容量为153 mA·h/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84%。

    • GA-g-P AA/ST复合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2019, 36(4).

      摘要 (822) HTML (0) PDF 803.2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阿拉伯胶(GA)、丙烯酸(AA)、海泡石黏土(ST)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共聚合成了GA-g-P AA / ST复合水凝胶,利用FTIR、XRD和SEM表征了凝胶的结构和形貌,用TG分析了凝胶的热稳定性能,同时探讨了凝胶在不同价态阳离子盐溶液的溶胀行为和保水性能。结果显示:GA、ST和AA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共聚物插层进入到ST的层间,形成剥离型均匀的三维网络复合高吸水凝胶。当盐溶液浓度为20 mmol /L时,凝胶在 NaCl、BaCl2、FeCl3 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 112、38和29g/g。活性剂溶液浓度为20 mmol /L时,凝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溶液的吸水倍率分别为135和105g /g。凝胶在NaCl和BaCl2盐溶液循环三次后吸水倍率为80和12g /g,表明凝胶在NaCl和BaCl2盐溶液具有较强的盐响应性能和良好的可逆行为,凝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保水性能。

    • >综论
    •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研究

      2019, 36(4).

      摘要 (1375) HTML (0) PDF 619.05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石墨烯衍生物,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环氧基、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使其易与其他物质通过相互作用复合,从而提高和拓宽传统材料的性能及应用。GO的结构和尺寸等性质会受石墨氧化过程中制备方法、石墨来源、氧化剂种类、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针对GO的制备、形成机理、结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综述了近几年有关GO的制备、方法改进、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形成机理以及GO结构影响其宏观性能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并从工业化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对要拓宽和实现GO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 ZnS/A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

      2019, 36(4).

      摘要 (611) HTML (0) PDF 1.18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纳米硫化锌的复合材料ZnS/Ac,利用SEM、EDS、XRD、FTIR、BET等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ZnS/Ac对水溶液中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初始铀酰离子浓度、pH值、吸附剂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ZnS/Ac的比表面积为201.1961 m2/g,比活性炭的比表面积(165.0240 m2/g)明显增大,平均孔径为4.70 nm,孔容为0.038 cm3/g。在初始质量浓度为35 mg/L,pH=6,吸附时间为120 min,投加量为10 mg,处理温度为50 ℃的条件下,吸附剂对铀酰离子的吸附量为64.4736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 吸附等温线模型,热力学参数<0、>0、>0,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微波促进下N-(3-氯-4-氟苯基)-7-氟-6-硝基-4-喹唑啉胺的合成

      2019, 36(4).

      摘要 (617) HTML (0) PDF 450.9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溴-4-氟-5-硝基苯甲腈为起始原料,在CuI和微波促进下,与3-氯-4-氟苯胺加成后,再与甲酰胺发生串联的胺化和缩合环化反应合成抗癌药Afatinib(阿法替尼)和Dacomitinib(达克替尼)的关键中间体N-(3-氯-4-氟苯基)-7-氟-6-硝基-4-喹唑啉胺,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CuI(摩尔分数20%)和微波促进下,n(2-溴-4-氟-5-硝基苯甲腈):n(3-氯-4-氟苯胺)=1:1,回流反应20 min,制备得到2-溴-N-(3-氯-4-氟苯基)-4-氟-5-硝基苯甲脒,收率93.8%;然后,在CuI/4-羟基-L-脯氨酸(摩尔分数10%)和微波促进下,n(2-溴-N-(3-氯-4-氟苯基)-4-氟-5-硝基苯甲脒):n(甲酰胺)=1:2,80℃反应10 min,以96.4%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三(2-羟丙基)磷酸酯的合成

      2019, 36(4).

      摘要 (997) HTML (0) PDF 584.84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磷酸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在绿色溶剂中以路易斯酸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了反应型阻燃剂三(2-羟丙基)磷酸酯。利用红外、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物料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n(磷酸)∶n(环氧丙烷)=1∶3.2,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3%,所得产品的产率可达到92.8%。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热重分析表明其稳定性符合材料加工要求。

    •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 三芳胺-均苯三甲酰胺衍生物的自组装及光电化学性能

      2019, 36(4).

      摘要 (784) HTML (0) PDF 1.21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超分子组装的方法实现三芳胺功能单元的长程有序排列,对于实现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优异的导电性及空穴传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合成一种新型三芳胺-均苯三甲酰胺基衍生物N1,N3,N5-三(3-((4-(双(4-(十二烷氧基)苯基)氨基)苯基)氨基)丙基)-1,3,5-苯三甲酰胺(H1)。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表明,H1在弱极性溶剂正庚烷中有较明显的自组装特性;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H1的自组装形貌;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电化学性质测试研究了H1的空穴传输性能,计算结果和实验测得的HOMO能级(-5.14 eV)、LUMO能级(-1.80 eV)均与钙钛矿能级匹配,同时测得H1的热分解温度为445°C。研究表明,H1具备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可能性。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不同环糊精对角鲨烯的包合作用

      2019, 36(4).

      摘要 (588) HTML (0) PDF 552.1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角鲨烯是一种含有6个非共轭双键的直链三萜,其生理功能显著,但因其水溶性及稳定性较差使其应用受限。采用相溶解度法,在温度为25℃、40℃和55℃的条件下,研究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及甲基-β-环糊精对角鲨烯的包合作用,绘制相溶解图并计算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各相溶解图均为AL型,且γ-环糊精的包合效果及增溶效果最为显著。γ-环糊精对角鲨烯的包合常数K最大可达1778.0860 L/mol,最大可将角鲨烯的溶解度增大至原来的309.0935倍。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及熵变(ΔS)均为正值,而吉布斯自由能(ΔG)均为负值,表明包合过程为吸热的自发反应,且无序化增加(熵增加)是环糊精空腔包封角鲨烯分子的主要驱动力。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中孔碳负载Pt催化剂用于抗氧剂7PPD合成反应

      2019, 36(4).

      摘要 (675) HTML (0) PDF 3.8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纳米氧化锌为模板剂,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硬模板法制备了中孔碳,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Pt/MC催化剂,通过BET、SEM、ICP、TEM等表征手段对中孔碳及其负载的Pt/MC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模板剂有效调控中孔碳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将制备的Pt/MC催化剂用于抗氧剂7PPD合成反应,对比普通Pt/AC催化剂,p-ADPA的转化率由97.5%提高至100%,7PPD选择性由94.5%提高至99.5%,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通过CO化学吸附、ICP、BET等对新鲜和使用十次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的孔结构是影响催化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平均孔径较小时,7PPD等大分子尺寸的分子容易堵塞孔道;平均孔径较大时,孔壁较薄,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活性组分流失。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滇黄精多糖的结构及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2019, 36(4).

      摘要 (713) HTML (0) PDF 823.40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FTIR、CD等技术分析了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janttm)多糖的化学结构,运用SEM方法观察了多糖的微观形貌,使用TGA技术探讨了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了滇黄精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力的效应。结果发现:滇黄精多糖中存在吡喃糖苷键,可能是含有糖醛酸的酸性多糖。多糖样品在210nm波长处有明显的正cotton效应。多糖主要包括多网孔片状结构和多分支链聚集结构两种微观形貌。在248~350℃内,多糖样品的损失率最大,在30~200℃内次之,在400~700℃内最小。滇黄精多糖不会抑制α-淀粉酶活力,但能明显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4.572g/L。

    • >生物工程
    • 向日葵茎髓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2019, 36(4).

      摘要 (712) HTML (0) PDF 1.59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向日葵茎髓为原料,制得3种不同极性提取物。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3种不同极性向日葵茎髓提取物对4种受试菌的抑菌活性;并以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E)的抑菌机制。结果显示: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4种受试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EE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0.78 g/L,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11±0.01)和(1.59±0.03)g/L;抑菌作用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通过SEM发现,EE处理引起菌体形态变化,破坏菌体的细胞膜结构;EE可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细胞膜结构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电解质、蛋白质、碱性磷酸酶向胞外泄露;应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荧光检测发现,EE能干扰细菌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最终抑制受试菌增殖。

    • >功能材料
    • 聚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α-FeOOH热致可逆变色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019, 36(4).

      摘要 (1125) HTML (0) PDF 2.98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紫外光照条件下(=254 nm)引发自组装在α-FeOOH纳米粒子表面的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DA)聚合,得到聚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α-FeOOH纳米复合材料(PDA/α-FeOOH),利用XRD、SEM、DLS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热致变色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在30~80℃间呈“蓝-红”的可逆变化,考察了α-FeOOH用量、光聚合时间对PDA/α-FeOOH纳米复合材料热致可逆变色的影响。结果显示:经紫外光照时间10 min聚合得到的蓝色PDA/α-FeOOH(m(DA):m(α-FeOOH)=3:1)复合材料加热变色最快,60℃完全变为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从650 nm蓝移至540 nm,冷热循环实验证明PDA/α-FeOOH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磁驱动超疏水海绵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

      2019, 36(4).

      摘要 (864) HTML (0) PDF 2.85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疏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界面性质,在油/水混合物分离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浸渍法,以纳米Fe3O4和硬脂酸对聚氨酯海绵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磁驱动超疏水海绵。并对其进行了XRD、FTIR、TG、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海绵水接触角高达158˚,热稳定性较原始海绵明显提高,弹性性能未遭到破坏,置于高温(热水50~90℃,热空气50~90℃)、强腐蚀溶液(pH=2~13)等苛刻条件下24h后,水接触角仍然高于148˚。将改性后的海绵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分离能力,且可通过磁铁进行磁驱动和磁回收。

    • (会议论文)2-羟基-3-烯丙氧基丙基羟乙基纤维素的制备及温度敏感性能

      2019, 36(4).

      摘要 (732) HTML (0) PDF 2.04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醚化反应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接枝到羟乙基纤维素骨架上,制备出具有温度敏感性的2-羟基-3-烯丙氧基丙基羟乙基纤维素(HAPEC)。HAPEC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通过改变疏水基团的取代度进行调节。当HAPEC的取代度从1.30增加到2.71,LCST从64.3℃降低到28.5℃。通过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法(DLS)研究HAPEC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HAPEC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胶束,并且CMC随着HAPEC取代度的增大而减小。当HAPEC的取代度从1.11增加到2.71,CMC从0.145 mg/mL下降至0.021 mg/mL。参照ASTMD 5988-03标准并利用扫面电镜(SEM)研究了HAPEC的生物降解度及降解前后HAPEC样品形貌的变化。HAPEC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降解90天后,HAPEC样品的形貌变化明显,生物降解程度可高达36.5%。

    •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 水性油墨用室温自交联纯丙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2019, 36(4).

      摘要 (906) HTML (0) PDF 814.8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MA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聚合单体,己二酰肼(ADH)为交联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软核硬壳结构的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利用ATR-FTIR、TEM、GPC、TG、DMA等表征水性聚丙烯酸酯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乳液成膜过程中DAAM中的-CO-基团与ADH中的-NHNH2基团发生反应,交联度增加,提高乳液膜的耐水性和乳液在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上的附着力。与未交联体系相比,交联体系提高乳液膜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当DAAM含量从0%增加到2%,乳液膜的吸水率从24.2%减小到7.6%,乳液的附着力从 87%升至100%;当m(ADH)/m(DAAM)从0:1增加到0.7:1,乳液膜的吸水率从28.1%降至7.6%,附着力从0%增至100%,故本实验中最佳DAAM含量为2%,m(ADH)/m(DAAM)为0.7:1,可用作环保型水性油墨的连接料。

    • >功能材料
    • 硅烷偶联剂改性粉煤灰基白炭黑及其分散性能

      2019, 36(4).

      摘要 (285) HTML (0) PDF 1.92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3种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GPTES)对粉煤灰基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借助FTIR、TGA、Zeta电位仪和SEM考察并比较了氨基、巯基、环氧类硅烷偶联剂对改性白炭黑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硅烷偶联剂均可接枝于白炭黑表面,且改性后白炭黑粒子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分散性不仅与改性后白炭黑产品粒径相关,而且与硅烷偶联剂的负载量有一定关联。其中,MPTES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最佳,当pH为10、MPTES/SiO2物质的量比为1.0:1.0时,得到的改性白炭黑在乙醇中的分散性最好,粒径为557 nm,Zeta电位绝对值为36.43 mV。

    • >综论
    • 微反应技术在氟化反应中的应用

      2019, 36(4).

      摘要 (687) HTML (0) PDF 1.04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机含氟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但其传统釜式氟化仍存在较多问题,而微反应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传质传热的新型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釜式氟化中的部分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底物类型,综述了近二十年微反应技术的研究情况,以及微反应技术在氟化反应中的应用。微反应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氟化效率,相信微反应技术的出现将推动氟化反应向着更为高效、安全、环保、可控及连续化的方向发展,但仍需突破釜式思考模式,并对微反应技术的连续后处理过程进行进一步研究。

    • >功能材料
    • 一种谷胱甘肽-富勒烯光敏剂的合成及其光动力效果研究

      2019, 36(4).

      摘要 (1005) HTML (0) PDF 1.38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合成安全高效的光敏剂对于光动力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还原性谷胱甘肽通过亲核加成反应键合至C60上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富勒烯光敏剂(C60-OH-GSH),并对其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确认。C60-OH-GSH在水溶液中形成尺寸均一的纳米颗粒,并且能够稳定存在于多种生理溶液中,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1 umol/L的低浓度下,C60-OH-GSH就能够被光激发诱导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从而引起多种肿瘤细胞损伤凋亡;同时在避光条件下,50 umol/L的C60-OH-GSH对正常细胞没有损伤。C60-OH-GSH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光敏剂,有望应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 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2019, 36(4).

      摘要 (967) HTML (0) PDF 778.54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亚麻油酸与环氧树脂E-51进行开环反应制得环氧酯,后将其替代部分多元醇参与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环氧酯的合成工艺,并深入探讨了环氧酯用量对树脂及其漆膜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环氧酯最优合成工艺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h,四丁基溴化铵用量8‰,酸值合格为13.3mgKOH?g-1;当环氧酯用量为10%时,树脂及其漆膜的综合性能最优,且TG测试表明环氧改性后水性醇酸树脂漆膜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 滑溜水返排液反相破乳剂开发及破乳机理

      2019, 36(4).

      摘要 (612) HTML (0) PDF 573.5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甲基羟乙基丙二胺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通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在120℃下合成了一系列二嵌段和三嵌段聚醚反相破乳剂。FTIR和1HNMR表明合成产物与设计结构一致。通过瓶试法对滑溜水返排液进行了破乳实验,结果发现:具有三嵌段结构、且n〔环氧乙烷(EO)〕:n〔环氧丙烷(PO) 〕:n〔环氧乙烷(EO)〕=1:6:12的破乳剂脱水率大于97%,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动态界面张力的扩散动力学研究表明:EPO-8反相破乳剂从水相扩散至界面速率快,在油表面吸附性和降低界面膜强度能力更强,是其破乳性能良好的主要原因。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及GC-MS分析

      2019, 36(4).

      摘要 (546) HTML (0) PDF 3.39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对罗汉松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经过筛选确认了以β-环糊精-硫酸钠体系,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得出对罗汉松枝叶挥发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35min,β -环糊精浓度40%,硫酸钠浓度15%,萃取温度30℃,在此条件下罗汉松枝叶挥发油得率为1.372%。在质谱图中共鉴定出其中22个化合物约占色谱面积93.72 %。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18种,占总含量的73.74 %,其中萜醇类化合物4种,萜醛类化合物2种,脂肪族化合物4种,占含量的19.98 %,其中酯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2种。取得到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α -蒎烯和β -蒎烯,含量分别为17.62%、9.78%和7.47%。

    • >中药现代化技术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东北岩高兰总黄酮

      2019, 36(4).

      摘要 (672) HTML (0) PDF 820.29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能力为依据,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8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结果显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东北岩高兰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进一步探究纯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静态吸附平衡时间为1.0 h,解吸溶剂为95%乙醇,静态解吸平衡时间为1.5 h,不同温度(25℃、30℃、35℃)下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东北岩高兰不同成分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 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最大上样体积为400 mL,5 BV 20%乙醇洗杂质,95%的乙醇洗脱成分,洗脱体积为5 BV,洗脱流速为3 mL/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的纯度由49.16%提高到了89.59%,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岩高兰提供参考依据。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L-缬氨酸对Streptomyces natalensis HW-2合成纳他霉素的影响

      2019, 36(4).

      摘要 (805) HTML (0) PDF 827.39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Streptomyces natalensis HW-2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添加L-缬氨酸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纳他霉素发酵至36 h时添加0.5 g/L L-缬氨酸,纳他霉素产量达到1.83 g/L,比对照组提高了84.85%。添加L-缬氨酸后引起菌体生物量降低和pH升高,而葡萄糖利用速率加快;胞内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丙酮酸羧化酶(PC)活性增强,柠檬酸合酶(CS)活力降低了26.57%;发酵液中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80.50%、53.28%和47.19%,乙酸、丙酸和α-酮戊二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6.98%、10.65%和15.40%,而柠檬酸的含量降低了27.01%。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载体热处理温度对Pt/FeOx催化HCHO氧化性能的影响

      2019, 36(4).

      摘要 (705) HTML (0) PDF 787.45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不同温度热处理的FeOx-T为载体,采用胶体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Pt/FeOx-T催化剂用于甲醛室温催化氧化。通过 XRD、BET、H2 -TPR、FTIR和TEM 对Pt/FeOx-T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影响FeOx载体的比表面积、氧化还原性质和Pt/FeOx-T表面羟基的数量,以及Pt物种和FeOx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测试表明,100?C热处理的FeOx为载体制备的1.5wt% Pt/FeOx-100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25?C,RH=55%的条件下,甲醛的转化率可达到96.2%。

    • >功能材料
    • 一种异靛蓝衍生半导体的合成表征和OTFT应用

      2019, 36(4).

      摘要 (652) HTML (0) PDF 933.3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4-癸基十六烷基溴和6 -溴二氢吲哚-2,3-二酮为原料,将4-癸基十六烷基侧链引入到(3E,7E)-3,7-双(2-氧代二氢吲哚-3-亚基)苯并[1,2-b:4,5-b']二呋喃-2,6(3H,7H)-二酮(IBDF)中合成了IBDF-26,其再与(E)-1,2-双(三丁基甲锡烷基)乙烯通过Stille偶合制备了基于异靛蓝衍生大稠环聚合物半导体PIBDFV-26。采用TGA、DSC、UV、CV、XRD、ATM对PIBDFV-26的性能、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基于异靛蓝大稠环的半导体PIBDFV-26在三氯乙烯(TCE)中的溶解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HOMO/ LUMO能级为-5.96 eV /-4.62 eV,光学帯隙为1.34eV。XRD结果表明,聚合物链沿边沿取向形成层状晶体结构,层间距为2.55×10-6 mm,π-π堆积距离为3.46×10-7 mm。AFM显示,退火处理的PIBDFV-26薄膜表面含有纳米级的晶状颗粒。将PIBDFV-26组装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器件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OTFT器件表现出电子传输(negative,n)型沟道的电荷传输特性。150℃退火处理的聚合物薄膜的平均电子迁移率为0.13cm2/V∙s。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六氢β-酸/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影响

      2019, 36(4).

      摘要 (584) HTML (0) PDF 489.81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论文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了六氢β-酸环糊精包合物对7种测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并以活性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阪崎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氢β-酸环糊精包合物具有广谱抑菌性,除了对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无抑菌效果,对其他测试菌种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阪崎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6.25 μg/mL和32.5 μg/mL。金属离子Ca2 、K 、Na 、Mg2 、Zn2 对包合物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Fe2 /3 、Cu2 对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影响较明显。食品添加剂中NaNO2、苯甲酸钠对其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Na2SO3会略微增大对阪崎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山梨酸钾在高浓度会降低其对阪崎肠杆菌的抑菌活性,H2O2、KMnO4在高浓度时均会明显降低其活性。

    • >综论
    • 淀粉质燃料乙醇发酵胁迫及菌株耐受性改造

      2019, 36(4).

      摘要 (873) HTML (0) PDF 1.51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国内大部分淀粉质燃料乙醇企业为强调酿酒酵母某一方面的生产能力和控制工艺成本,使得发酵菌株的生长与生产处于不平衡状态,承受发酵微环境的多重胁迫,且目前酵母耐受性的改造大部分是在实验室模式菌株及组成培养基上进行,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等相关问题。该文结合国内淀粉质燃料乙醇主要生产工艺,综合分析该工艺下燃料乙醇发酵过程影响酿酒酵母生长和生产的胁迫因素、分析微生物对不同胁迫因子的抗逆分子机制及提高菌株耐受性改造的方法,提出未来发酵工业对微生物耐受性的需求及可能的改造方向。

    • >功能材料
    • 纳米碳化钒/碳化铬复合粉末的微波辅助高能球磨合成及其应用

      2019, 36(4).

      摘要 (786) HTML (0) PDF 1.19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微米级氧化钒(V2O5)、氧化铬(Cr2O3)和纳米碳黑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及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了纳米碳化钒/碳化铬复合粉末。利用XRD、XPS、TG-DSC、SEM、TEM和BET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碳化钒/碳化铬复合粉末的最佳合成条件为:碳的质量分数为35%,反应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1h。在该条件下的反应产物主要由V3Cr2C5、Cr2VC2和Cr3C2组成,颗粒为球形或类球形,分散性较好,无明显团聚现象,平均颗粒尺寸约为50nm,复合粉末的比表面积为115.53m2/g。添加纳米碳化钒/碳化铬复合粉末可以提高陶瓷结合剂cBN磨具的力学性能和磨削效率,降低磨具的损耗,并且对磨具具有减摩作用。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定发胶中的应用

      2019, 36(4).

      摘要 (542) HTML (0) PDF 1.24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乙酸乙烯酯(VA)为原料,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作用下合成了一种定发胶—NVV聚合物。采用ATR-FTIR,1HNMR对NVV进行了表征,分析了NVP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NVV聚合物用于定发胶时的卷曲保持率、梳理性能等。结果表明,n(NVP): n(VA): n(VeoVa10)为2:1:1时,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相比,NVV聚合物的定型性能提高了50%,梳理性能提高了100%,所制定型树脂定型自然而持久,与头发的亲和性好,不易被水汽润湿,能在头发上形成均匀光滑涂层,适合用做头发定型产品。

    • >功能材料
    • Co负载TiO2/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法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2019, 36(4).

      摘要 (1019) HTML (0) PDF 1.14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烯(GO),再利用氧化石墨烯为基体,硫酸钛和氯化钴为前驱体,并通过修饰石墨烯的聚乙烯亚胺(PEI)为交联剂,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三维柱状自组装的钴负载TiO2/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Co@/TiO2/PEI/RGO)。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和可见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性能。结果表明钴负载TiO2/RG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60min内降解率为99%,可循环至少10次。

    • >中药现代化技术
    • 异甘草素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合成及应用

      2019, 36(4).

      摘要 (583) HTML (0) PDF 4.61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异甘草素是重要的查尔酮类药物成分,具有平面共轭结构。以10 μm硅胶为基质,异甘草素为配体,采用液相连续反应法及中间体法依次合成异甘草素键合硅胶固定相ISLSP-Ⅰ和ISLSP-Ⅱ。采用FTIR及SEM对合成的固定相进行表征。将ISLSP-Ⅰ固定相填充于50 mm×10 mm i.d. 1号色谱柱中,将ISLSP-Ⅱ固定相填充于30 mm×10 mm i.d. 2号色谱柱中,系统评价了两种方法合成的固定相的色谱性能。结果表明:两根色谱柱的柱效及峰型均较好,大流速下测试组分的保留主要决定于传质阻力。在甲醇水体系下,2号色谱柱表现出明显的反相色谱分离机制。合成的固定相稳定性良好,使用6个月后,测试组分在两根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相对偏差不超过0.9%。两根色谱柱对标准样品混合物及中药提取物多组分样品均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 >功能材料
    • Fe3O4@SiO2@IPDI-HEA改性水性有机硅聚氨酯光固化膜的性能

      2019, 36(4).

      摘要 (584) HTML (0) PDF 873.89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设计以Fe3O4纳米粒子为核、丙烯酸酯为壳,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Fe3O4@SiO2@IPDI-HEA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 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差热扫描(photo-DSC)和热重分析(TGA)等考察了该纳米粒子对水性有机硅聚氨酯光固化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SiO2@IPDI-HEA粒子的加入,对体系的光聚合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提高固化膜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当Fe3O4@SiO2@IPDI-HEA的质量分数为1.5%时,固化膜的初始分解温度(T5%)增加了21.9 ℃,拉伸强度增加了6.9 MPa。并且,Fe3O4@SiO2@IPDI-HEA可以赋予光固化膜一定的电磁性能,当频率在0~107 Hz的频率范围内时,其介电常数均在4以上。

    • >综论
    • 蛭石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2019, 36(4).

      摘要 (1022) HTML (0) PDF 2.95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蛭石是中国优势非金属矿产之一,具有二维(2D)层状结构和独特的高膨胀性能等优点,可应用于构建新型功能材料,但其存在结构稳定性差和纳米尺度控制难等问题。该文介绍了层状功能材料,阐述了天然层状蛭石的结构与性质,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蛭石复合功能材料的相关报道,重点分析了蛭石的剥离与改性及其在吸附、催化剂载体、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储能、药物载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蛭石功能材料具有极大的产业关联性。该文指出了目前蛭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蛭石剥离,多级结构和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的构建,以及相关机理的探索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黑加仑花色苷的分离纯化及其热降解动力学

      2019, 36(4).

      摘要 (694) HTML (0) PDF 885.5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黑加仑为原料,采用AB-8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联用方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黑加仑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分析了不同纯度花色苷在不同pH和温度下的降解动力学;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评价了不同纯度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黑加仑中包含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牵牛花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5-二己糖苷和锦葵素-3-半乳糖苷5种组分。经分离纯化后最终获得2种花色苷,分别为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A3)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A4)。pH 3.0和温度50 ℃时,花色苷的热稳定性最强。不同纯度花色苷组分热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分别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花色苷(A1)、乙酸乙酯萃取后的花色苷(A2)、A3和A4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45、8.17、5.95和7.62 mg/L,而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99.38、97.21、78.19和85.54 mg/L。

    • >表面活性剂
    • 直链型偶氮苯聚氧乙烯醚稳泡剂的制备及表面活性

      2019, 36(4):0-0.

      摘要 (689) HTML (0) PDF 606.09 K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4-羟基偶氮苯、1,2-二溴乙烷、PEG600为原料,合成直链型偶氮苯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P-600)。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PEP-600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99×10-3 mol/L,在CMC处表面张力为48.09 mN/m,饱和吸附量为2.48×10-3 mmol/m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4.20。将PEP-600与0.1 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最大发泡比为12,泡沫半衰期为220 s,直链型分子结构的PEP-600在泡沫液膜表面排列紧密,具有优异的起泡性能,可用作泡沫染整稳泡剂。

    • 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性能

      2019, 36(4):0-0.

      摘要 (919) HTML (0) PDF 607.90 K (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3-甲基吡啶,正溴代烷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三种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mpy][Br] (n:疏水尾链所含碳原子个数,n=12, 14, 16)。采用FT-IR和NMR(1H,13C)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导率法和Du Noüy环法测定了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考察了疏水基链长、温度对胶束行为的影响,并计算了胶束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研究了所合成表面活性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98.15 K时,电导率法测得[Cnmpy][Br] (n=12, 14, 16)的CMC分别为9.52,2.32和0.591 mmol/L;Du Noüy环法较电导率法测得CMC小1.21~1.31倍。疏水基尾链碳原子数对CMC的关系符合Stauff-Klevens公式。CMC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Cnmpy][Br]表面活性剂的标准胶束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胶束化焓均为负值,表明胶束的形成是自发放热过程。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14mpy][Br]对3个菌种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为25.0、28.0和26.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