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7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论
    • 丙烯丙烷吸附分离材料研究进展

      2020, 37(7).

      摘要 (710) HTML (0) PDF 436.69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丙烯的生产过程中,因丙烯丙烷的分子大小及挥发性较为接近而难以高效分离,其分离过程能耗较高。变压吸附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气体分离技术,其核心是高效吸附剂的开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丙烯丙烷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分子筛材料、碳分子筛以及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在丙烯丙烷分离上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影响多孔材料丙烯丙烷吸附分离比的关键因素,并对比了几种吸附分离材料的优缺点,指出应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原料气体的组成、丙烯丙烷相对含量以及吸附材料的实际使用工况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最后,对丙烯丙烷吸附分离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地质聚合物在重金属处理中的进展

      2020, 37(7).

      摘要 (433) HTML (0) PDF 2.57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质聚合物因其具有成本低、环保、抗压强度高、耐酸、耐高温等特性而逐渐成为重金属污染处理的良好材料。首先,介绍了地质聚合物种类、制备方法及其碱性活化机理。接着,阐述了地质聚合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然后,介绍了影响地质聚合物处理重金属离子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地质聚合物、重金属种类和反应条件等。最后,分析了地质聚合物在重金属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金属-有机框架基柔性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2020, 37(7).

      摘要 (602) HTML (0) PDF 6.17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优越的性能。但材料本身存在的缺陷和特性,使得单一MOFs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将MOFs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成具有一定柔性的新型材料成为扩宽其实际应用的有效方法。从制备方法角度出发,综述了前沿的MOFs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并对MOFs复合材料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展开讨论,柔性基底材料为MOFs实际应用提供了支持。进一步开发和研制新型MOFs复合材料,提高MOFs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仍是研究者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 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2020, 37(7):0-0.

      摘要 (1867) HTML (0) PDF 2.83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集空腔与介孔结构于一体的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因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低密度和高渗透等特性,而在诸多领域展现了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对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硬核模板法、液体界面组装法和界面重组与转换法;同时介绍了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催化和光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其制备和应用存在的挑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ISEC法在评价色谱介质孔径结构方面的应用

      2020, 37(7):0-0.

      摘要 (623) HTML (0) PDF 473.49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层析是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层析介质作为层析过程的关键的一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层析介质的孔径结构对其分离纯化的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探究层析介质的孔径结构至关重要。介绍了测定色谱介质孔径结构常用的方法,如: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小角X射线散射法、电镜扫描法(SEM和TEM)和逆体积排阻色谱法(ISEC)。重点阐述了ISEC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探针类型,总结了ISEC法应用中的优点及不足,介绍了ISEC法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类金刚石薄膜在人工关节摩擦副表面改性进展

      2020, 37(7):0-0.

      摘要 (544) HTML (0) PDF 558.48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类金刚石(DLC)薄膜由于其优异的减摩耐磨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引入到人工关节材质中。该文综述了DLC薄膜在人工关节摩擦副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包括DLC薄膜的分类和制备方法。尽管该薄膜已被研究数十年,但在人体复杂的生理力学环境中高负荷摩擦腐蚀等综合作用下,仍存在高内应力导致结合力不足,从而限制其在人工关节领域的应用。该文介绍了降低DLC薄膜内应力提高膜基结合力的方法和DLC薄膜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不同DLC薄膜人工关节摩擦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根据该综述,提出厚的无氢DLC涂层(高sp3含量),且在两个滑动表面上均有DLC薄膜的人工关节副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对于承重植入体应用至关重要。

    • 环境响应型吸水树脂研究进展

      2020, 37(7):0-0.

      摘要 (511) HTML (0) PDF 1.45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响应型吸水树脂面对外界刺激时能够快速产生响应,物理结构和溶胀性能迅速发生变化,有望应用于人造肌肉、药物控释载体、吸附分离、细粒煤脱水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其结构与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用途,研究者在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环境响应型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简述了环境响应型吸水树脂的结构与性质,重点介绍了4类不同响应类型(温度、pH、盐及磁响应)吸水树脂的响应机理、研究水平及应用现状,最后讨论了环境响应型吸水树脂在面向应用的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制备具有多重响应机制并兼顾刺激响应特性与机械性能的吸水树脂可加快其由实验室基础研究向实际工业应用过渡和成果转化的进程。

    • >功能材料
    • Fe3O4/ABc复合材料制备及对水中甲基橙的吸附

      2020, 37(7).

      摘要 (531) HTML (0) PDF 4.57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AB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FT-IR和VSM 对Fe3O4@ABc复合材料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吸附实验pH值、吸附剂添加量等因素对Fe3O4@ABc 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成功复合到海藻生物炭(ABc)表面,Fe3O4@ABc复合材料具有超顺磁性,在外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分离;Fe3O4@ABc比表面积为622.88 m2?g-1,平均孔径1.56 nm,具有良好的甲基橙去除效果,当甲基橙浓度为100 mg?L-1,添加量为10 mg,pH值为3,吸附时间240 min,MO的去除率为96.14 %, Fe3O4@ABc重复利用五次后,甲基橙的去除率为94.24 %。吸附机制研究发现吸附等温线数据拟合符合Freundlich 模型,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以物理为主,化学吸附为辅。

    • 有序介孔Ag@AgClCeO2的制备及其在photo-CWPO体系中的催化性能

      2020, 37(7).

      摘要 (356) HTML (0) PDF 12.82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微波辅助软模板法、沉积-沉淀法和光还原法,制备了有序介孔Ag@AgCl/CeO2催化剂。XRD、SEM、EDS、TEM、N2-吸附脱附和UV-Vis DRS对该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建立了光-催化湿式过氧化反应体系(photo-CWPO),研究了Ag@AgCl/CeO2在可见光照射下对丙烯腈废水的CWPO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Ag@AgCl/CeO2具有有序的介孔结构,Ag和AgCl在CeO2表面形成,比表面积422.8m2/g,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禁带宽度2.9eV。在photo-CWPO体系中,当丙烯腈废水浓度为500mg/L,催化剂用量为200mg,H2O2(30%)投加量为8ml,反应60min,COD可达90%以上,并且有较高的稳定性。丙烯腈废水降解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Ag@AgCl/CeO2催化作用下生成的?OH。

    • 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2020, 37(7).

      摘要 (528) HTML (0) PDF 2.94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氧化石墨烯(GO)和FeSO4和Fe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用物理共混-平板刮涂法得到了一种新型RGONs@Fe3O4/水性聚氨酯(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利用Raman、XPS、XRD、SEM、TEM等对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进行了表征。考察了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特性及电磁屏蔽效能,并讨论了其屏蔽机理。结果表明,当n(GO) ∶n(Fen+)=1∶10时,其中Fen+为n(Fe2+)∶n(Fe3+)=1∶1.75的铁盐,纳米Fe3O4颗粒均匀沉积在RGONs片层表面,该复合结构有效减弱了RGONs片与片之间的π-π堆叠效应。随着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含量的增加,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屏蔽性能明显提升,当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添加量为5%(以WPU质量计,下同)时,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在8.2~12.4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系数(EMI SE)可以达到36 dB,比RGONs/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提高约40%。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的表面效应及电、磁双损耗特性是协同增强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电磁屏蔽性能的关键机制。

    • rGO-SnO2纳米复合物制备及室温下NH3气敏性能

      2020, 37(7).

      摘要 (477) HTML (0) PDF 1.96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沉淀-焙烧法制备了室温下对NH3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rGO-Sn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积(BET)表征分析了纯SnO2与rGO(1.0%)-SnO2纳米复合物的属性。与纯SnO2相比,rGO(1.0%)-SnO2纳米复合物中SnO2晶体尺寸较小,约为6~20nm,比表面积更大,为33m2/g;rGO(1.0%)-SnO2纳米复合材料对0.01% NH3的灵敏度达到了49.6%,是相同NH3浓度下纯SnO2灵敏度的2.1倍,并且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21s和204s,比纯SnO2缩短了24s和10s,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选择性与稳定性;rGO(1.0%)-SnO2纳米复合材料优良的气敏性能是由rGO与SnO2产生的p-n异质结以及溶解的NH3电离出导电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 基于PHMG的丙烯酰胺/琼脂双网络抗菌水凝胶

      2020, 37(7).

      摘要 (391) HTML (0) PDF 4.98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琼脂(Agar)、丙烯酰胺(Am)、单宁酸(TA)、氧化石墨烯(GO)为主要原料制备双网络水凝胶辅料。通过TA将GO还原成rGO,以TA/rGO为微反应器与聚六亚甲基胍酸盐(PHMG)反应,将其固定于水凝胶骨架中,制备双网络抗菌水凝胶。对凝胶进行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抗菌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琼脂的加入使凝胶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60%,抗压强度提高,凝胶内部孔隙进一步缩小,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质量分数为2.0%PHMG水溶液浸泡后得到的抗菌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80%以上;无抑菌圈形成,说明PHMG被固定于凝胶中;红细胞(RBC)溶血实验表明凝胶溶血率均低于5%,抗菌水凝胶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BODIPY结构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质

      2020, 37(7):0-0.

      摘要 (774) HTML (0) PDF 1.01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N-丁基咔唑-3-甲醛和4,4-二氟-8-(4-羟基苯基)-1,3,5,7-四甲基-4-硼-3a,4a-二氮杂-s-茚烯(BODIPY),化合物1 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红光发射的荧光分子3,其在二氯甲烷中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17 nm。接着,荧光分子3与作为生物硫醇的识别基团的4-氯-7-硝基-1, 2, 3-苯并-氧杂恶二唑(NBD-Cl)反应得到了一种可用于生物硫醇检测的新型探针BDP-NBD。由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荧光猝灭作用,BDP-NBD发射较弱荧光,但在生物硫醇存在的情况下,PET过程受到阻止,其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约95倍。这种“Turn On”型荧光探针能有效检测生物硫醇,并展现出较低的检出限〔同型半胱氨酸(Hcy):6.51×10-8 mol/L;谷胱甘肽(Gsh):4.25×10-8 mol/L;半胱氨酸(Cys):4.28×10-8 mol/L〕。此外,在多种不同金属离子及氨基酸存在下,该探针分子仍能高效识别对生物硫醇。

    • g-C3N4/ZnCo2O4微球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四环素

      2020, 37(7):0-0.

      摘要 (847) HTML (0) PDF 804.17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ZnCo2O4微球材料为基础材料,采用溶液分散吸附和100 oC下恒温12 h方法制备了g-C3N4负载的ZnCo2O4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固体紫外漫反射(Uv-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ZnCo2O4与g-C3N4之间形成异质结结构,禁带宽度值为1.73 eV。在可见光的照射下,ZnCo2O4的光生电子(e‒)在异质结处的C3N4的离域π键所捕获,有效的促进了ZnCo2O4的光生电子(e‒)和光生空穴(h+)分离,ZnCo2O4的光生空穴(h+)是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水溶液的主要因素。在可见光下,初始浓度为10 mg/L的四环素水溶液(C22H24N2O8)最高降解率可达到90.02 %。

    • 老化时间对桥连聚硅氧烷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2020, 37(7):0-0.

      摘要 (578) HTML (0) PDF 1.38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以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N-(3-三甲氧基硅基乙基)乙二胺(NTMDA)为原料经环氧-胺基开环反应得到含羟基有机桥联硅烷前驱体GN。然后,前驱体GN在乙酸催化下制得硅烷溶胶。最后,将硅烷溶胶以浸渍-提拉方式沉积在Q235钢片上,得到含羟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涂层。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重点探究了胶体老化时间对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胶体老化时间为4 h时,涂层在低频0.01 Hz处的电化学交流阻抗相较于空白钢片高出1.5个数量级,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另外,涂层附着力级别为1级。

    • 含三苯胺铱(Ⅲ)配合物对硝基芳香化合物的高效发光检测

      2020, 37(7):0-0.

      摘要 (803) HTML (0) PDF 956.53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修饰环金属配体2-苯基吡啶设计并合成了含三苯胺基团的铱(Ⅲ)配合物Ir-TPA,并将其作为发光探针用于检测硝基芳香化合物(NACs)包括4-硝基甲苯、1,3-二硝基苯、3-硝基苯甲酸及3-硝基苯甲醇。采用Stern-Volmer方程拟合测试数据,Ir-TPA对3-硝基苯甲酸具有最高的检测效率,KSV达6.18?0.10 mM-1,检测限低至0.0112 mM。光谱分析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Ir-TPA对4种硝基芳香化合物的检测机理为电荷转移机理。本项研究为实现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快速高效检测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 氧化石墨烯对棉秆皮纤维素气凝胶球结构影响

      2020, 37(7):0-0.

      摘要 (767) HTML (0) PDF 7.38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超声分散法将纳米氧化石墨烯(GO)分散到二甲基亚砜中,再与棉秆皮微晶纤维素(MCC)和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溶解液混合,通过垂直悬滴法制备醇凝胶球,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法制备棉秆皮纤维素/氧化石墨烯(MCC-GO)气凝胶球。采用粒径分布软件和SEM、TG、FT-IR设备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CC占BmimCl质量百分比为3%时,纤维素醇凝胶球成型效果最好,平均粒径大小为2.78mm;随着GO占MCC质量百分比的增加,醇凝胶球的平均粒径变化不明显,均匀程度降低,确定系数R2由0.9985降低到0.8897;气凝胶球平均粒径随着G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粒径均匀程度降低,确定系数R2由0.9915降低到0.6864,当GO质量分数为6%时,MCC-GO气凝胶球平均粒径最大为1.79mm,体积收缩率最小为57%;GO的添加增大了气凝胶内部孔隙,改变了孔结构,提高了MCC气凝胶球的热稳定性和吸附能力。

    • 基于酶引发的温敏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2020, 37(7):0-0.

      摘要 (597) HTML (0) PDF 1.08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和低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500)为单体,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乙酰丙酮(ACAC)/H2O2三元催化体系引发自由基聚合,合成了温敏无规共聚物P(MEO2MA-co-OEGMA500)。通过GPC、1HNMR、FTIR、DSC等对合成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测定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透光率和粒径对聚合物的温敏性能进行了表征。制备了n(MEO2MA)∶n(OEGMA500)分别为100:0、95:5、93:7、90:5、85:15的温敏聚合物,结果表明,随着单体OEGMA500投料占比的增加,合成聚合物的LCST从24 ℃增加至39 ℃,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从-11.75 ℃逐渐降低至-14.74 ℃;LCST随聚合物水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升高温度,聚合物平均粒径增加,比在低温条件下聚合物平均粒径大82.5~135.6 nm。

    • 紫外光固化环氧聚硅氧烷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2020, 37(7):0-0.

      摘要 (962) HTML (0) PDF 894.3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2-环氧-9-癸烯和双侧氢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反应物,在卡斯特催化剂〔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催化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成功制备了环氧基聚硅氧烷预聚物,并使用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对其进行紫外光固化,制得紫外光固化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对合成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预聚物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FTIR和1HNMR对所合成预聚物的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接触角、耐碱性、耐醇性、凝胶率、邵氏A硬度和断裂面微观形貌对固化膜的性能和形貌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 ℃、催化剂有效成分添加量为0.009‰(以双端含氢聚硅氧烷和1,2-环氧-9-癸烯的质量和为基准,下同)条件下,8 h时反应程度达93.95%;当使用光引发剂BL9380用量为3%(以预聚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固化时间为20 s时,制得的树脂表面活性能为18.4~18.8 mN/m,耐碱性、耐醇性良好,凝胶率为93.9%,邵氏A硬度为37,空气气氛下两个最大分解速率分别为437.6和511.3 ℃,780 ℃下质量残余率为13.9%,固化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高热稳定强碱性离子液体用于碳酸二甲酯合成

      2020, 37(7).

      摘要 (606) HTML (0) PDF 665.08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咪唑、氢氧化钾和1-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为原料,制得1-乙基-3-甲基咪唑咪唑盐([Emim]IM)。并考察了一系列咪唑类离子液体对催化碳酸乙烯酯(EC)与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影响,根据GC-MS分析,推测了反应机理及路径,提高碱强度、增加阴离子半径或缩短咪唑阳离子烷基取代基碳链长度均有利于促进酯交换反应的进行。离子液体[Emim]IM具有阴、阳离子作用相对较弱,阴离子电负性较强的特性,将其用于催化EC与MeOH酯交换合成DMC。结果显示,其活性与甲醇钠相当。在反应温度为68 ℃,n(EC) ∶n(MeOH) = 1∶1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0.3%时,1 min即达到反应平衡,DMC选择性为100%,收率为88.70%。随着温度、MeOH比例增加,DMC收率逐渐升高。即使在0 ℃下反应[Emim]IM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与商业化的最优1,3-二甲基咪唑碘盐([Mmim]I)离子液体催化效率相当。重复使用20次,DMC收率一直维持在88%~90%,展现出极佳的稳定性。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香根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抗炎作用

      2020, 37(7).

      摘要 (601) HTML (0) PDF 705.3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明胶和壳聚糖为壁层材料,以香根草精油为囊芯,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香根草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采用SEM,粒径和电位以及FTIR进行表征。测定微胶囊于pH 1.5和7.4时香根草精油的释放,观察微胶囊对小鼠RAW 264.7细胞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表明:香根草精油用量0.3g,壁材用量1g(其中明胶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0∶2)时,封装率可达90.96%;制备的微胶囊表面连续,呈球形,微胶囊粒径为 2.303 μm,电位 -10.7 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封装效果好;该微胶囊于pH 7.4下释放度较佳,72h内累积释放达87.49%;细胞实验表明,该微胶囊(质量浓度为60、90、120 μg/mL)安全无毒,并有效抑制RAW 264.7细胞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香根草精油微胶囊处方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抗炎活性良好。

    • 多巴胺-β-环糊精/α-生育酚的分子识别及包结物性能

      2020, 37(7):0-0.

      摘要 (627) HTML (0) PDF 1.12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升α-生育酚(α-TOC)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增强其包封率及药物有效利用,以多巴胺(DA)改性的β-环糊精(β-CD-6-DA)为包结物主体分子对α-TOC进行主-客体分子识别,得到稳定的包结复合物β-CD-6-DA/α-TOC。采用UV-vis、2D-NOESY与连续变量Job’s法探究了β-CD-6-DA的疏水空腔对α-TOC的包封率、分子识别行为及主客体包结比。结果表明,改性后的β-CD-6-DA对α-TOC的包封率高达99.3%±0.7%,促进了α-TOC进入疏水空腔中的深度,并将包结物的包结比由2 : 1提升至1 : 1。此外,对β-CD-6-DA/α-TOC包结物的生物性能进行探讨,发现其展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35 ℃的药物响应性可控释放及协同增强的抗氧化清除活性。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吡嗪-噁唑联芳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

      2020, 37(7):0-0.

      摘要 (657) HTML (0) PDF 1016.29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从吡嗪和噁唑类化合物中寻找新的抗氧化剂,本文采用FeCl3催化吡嗪-N-氧化物和噁唑化合物发生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3个吡嗪-噁唑联芳类化合物。采用1HNMR、13CNMR和MS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及淬灭自由基反应体系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3个目标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并捕获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是一类潜在的抗氧化剂。其中,在抑制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APH)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3个吡嗪-噁唑联芳类化合物的有效计量因子(n)分别为1.48、1.78和1.88; 在抑制H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自由基(GS?)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3个化合物相对空白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吸光度百分数分别为76.1%和68.3%、69.8%和64.1%及72.6%和67.4%;3个化合物均能够捕获2,2'-偶氮-双-(3-乙基苯并噁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 ?)和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

    •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 季铵盐离子液体/中性磷氧萃取剂协同萃取Nd(Ⅲ)

      2020, 37(7).

      摘要 (387) HTML (0) PDF 916.87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季铵盐离子液体甲基三辛基氯化铵([A336]Cl)为前驱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合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甲基三辛基-二(2-乙基己基)磷酯铵([A336][DEHP]),利用ATR、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及分析。以[A336][DEHP]为萃取剂,三正辛基氧膦(TOPO)为协萃剂,考察3种萃取体系[A336][DEHP]、[A336]Cl+TOPO、[A336][DEHP]+TOPO对盐酸介质中Nd(Ⅲ)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A336][DEHP]+TOPO萃取体系有更好的协同萃取效果。降低温度、增大NaCl浓度及pH,均有利于萃取进行。当 NaCl浓度为0.5 mol/L、pH为5.0、温度为25℃时,各萃取体系萃取效果分别可达85.6%、78.6%、96.5%;ΔH<0,协同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萃取过程的进行;萃取机理为离子缔合机理,阴阳离子不会在水相中交换,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萃取体系;负载Nd(Ⅲ)的有机相通过使用质量分数5%的盐酸可以完全反萃出来,并在循环使用5次后仍保持良好的萃取效果。

    • >纺织染整助剂
    • 石墨烯柔性导电改性涤纶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2020, 37(7).

      摘要 (375) HTML (0) PDF 3.14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乙二胺(EDA)和氢氧化钠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获得氨基化改性涤纶,再将改性涤纶浸渍氧化石墨烯(GO)溶液,涤纶表面的GO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后得到具有导电性能的涤纶织物。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导电涤纶进行表征,并进行耐洗和耐摩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EDA改性后对GO的吸附能力增强,织物导电性增加;改性涤纶的最佳导电整理工艺为GO溶液pH值6,5 g/L保险粉在95℃还原60min可使织物上GO较充分还原,改性涤纶织物的导电性随GO浓度的增大、还原温度的增加和还原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当GO为2g/L时,改性涤纶的表面电阻值降低至14.575 KΩ/cm。由SEM结果可知未经改性的涤纶织物表面光滑,经导电整理后织物表面覆盖一层石墨烯薄膜。

    •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 丙烯酸改性腰果酚聚醚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2020, 37(7):0-0.

      摘要 (1664) HTML (0) PDF 1.99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10)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的方法在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合成了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BGFAA),探究了反应物物料比n(AA):n(BGF-10)、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酯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合成BGFA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5.2h、n(AA):n(BGF-10)=1.6:1、阻聚剂用量0.6%(占反应物总质量)、催化剂用量5%(同上)时,酯化率高达93.23%,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确认;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作用下将自制BGFAA和丙烯酸(AA)引发聚合制备了新型稠油破乳剂(BGFAA)n,并以脱水率和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指标研究了其对陈庄稠油w/o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当破乳温度为60℃、破乳时间为2.5h、破乳剂用量500mg/mL时,脱水率高达86.8%、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1.05,表明(BGFAA)n在稠油乳液中具有脱水率高、脱出污水含油低水质清澈的优势。

    • >建筑用化学品
    • 一种防渗透硅烷纳米粒子/聚乳酸复合超疏水涂料

      2020, 37(7).

      摘要 (432) HTML (0) PDF 1.52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十六烷基硅烷与原硅酸乙酯为原料经溶胶-凝胶反应得到疏水硅烷纳米粒子,再将其加入到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中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一种具有优异防渗透性能的超疏水涂料。采用FTIR 和SEM对涂料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红外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不参与化学反应。SEM表明,涂料的超疏水性源自表面多级拓扑结构。接触角测试表明,硅烷纳米粒子极大地提高了涂料的防水性且接触角达到150o以上。在10min-20min时间范围内,相对于单一疏水硅烷纳米粒子(接触角降低速度150o/min)和单一聚乳酸溶液(接触角降低速度9.5o/min)涂覆 ,疏水硅烷纳米粒子/聚乳酸复合防水涂料的涂覆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的防渗透性,接触角降低速度仅仅为0.8 o/min。这是疏水硅烷纳米粒子的多级结构与聚乳酸优异的成膜性相结合的结果。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可见光促进对称型芳香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

      2020, 37(7).

      摘要 (469) HTML (0) PDF 495.43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芳香胺为原料,室温下,氧气为氧化剂,可见光促进芳香胺合成对称型芳香偶氮类化合物,收率最高可达98%。运用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高效和清洁等优点。

    • MCPVT测定1,3-丁二烯氧化动力学

      2020, 37(7).

      摘要 (482) HTML (0) PDF 571.14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 (MCPVT) 分别跟踪测定了1,3-丁二烯在氮气和氧气氛围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T-t) 和压力随时间变化 (P-t)。利用P-t曲线构建了1,3-丁二烯初期氧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氮气条件下,即使温度达到388.15 K也未检测到1,3-丁二烯发生化学反应。1,3-丁二烯与氧气在 343.15 K ~ 383.15 K 范围内发生了氧化反应,反应器内的压力减小。1,3-丁二烯与氧气的初期氧化反应动力学是二级反应。另外,还考察了氧气过量和1,3-丁二烯过量时两种特殊情况下的假一级氧化反应动力学。探讨了过渡态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1,3-丁二烯的热氧化是一个有序的分子数减少过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碘量法分析了氧化反应产物,其产物有呋喃和过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