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8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功能材料
    • 构建pH响应性中空介孔硅纳米复合材料用于肿瘤联合治疗

      2021, 38(9).

      摘要 (65) HTML (0) PDF 4.62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合成直径约为100 nm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s)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采用物理包埋法和原位还原KMnO4生成二氧化锰的方法实现对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和MnO2的有效负载。此外,利用肿瘤靶向性功能肽(PEG-R7-RGDS)末端的氨基与醛基修饰的HMSN(HMSN-CHO)形成席夫碱,合成pH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DOX/MnO2@HMSN-imide-PEG-R7-RGDS)。通过TEM,激光粒度仪,FTIR和XRD对合成材料形貌、粒径、结构和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HMSNs呈球形中空结构。DOX/MnO2@HMSN-imide-PEG-R7-RGDS在模拟的肿瘤酸性环境(pH 5.0)中具有明显快于在模拟生理环境(pH 7.4)下的药物释放行为。此外,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OX/MnO2@HMSN-imide-PEG-R7-RGDS可以靶向进入宫颈癌细胞(HeLa)并快速释放DOX。与此同时,纳米载药颗粒中的MnO2和肿瘤细胞中高浓度谷胱甘肽(GSH)反应产生具有类芬顿反应效果的Mn2+。Mn2+与肿瘤细胞内过表达的H2O2反应生成·OH,发挥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化学动力学治疗与化疗相结合能对HeLa细胞产生很高的细胞毒性。

    • >纺织染整助剂
    • 琥珀酰亚胺酯基类偶氮染料的制备及其超临界CO2羊毛清洁化染色

      2021, 38(9).

      摘要 (58) HTML (0) PDF 2.06 M (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对氨基苯甲酸和4-氨基-2-氯苯甲酸、苯胺和间甲苯胺为原料,采用重氮偶合反应制备染料前驱体,通过在前驱体上引入琥珀酰亚胺酯获得4例活性分散染料Ⅰ~Ⅳ。对染料的吸收光谱、光热稳定性、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羊毛纤维的染色工艺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4例染料均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且染料Ⅰ,Ⅲ和Ⅳ最大吸收波长集中在360~370 nm,染料Ⅱ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到400~450 nm,染料均具备scCO2染色的条件。染料Ⅰ和Ⅲ的最佳染色条件为2 h,80℃和15 MPa,染料Ⅱ的最佳染色条件为1.5 h,80℃和15 MPa,染料Ⅳ的最佳染色条件为1.5 h,80℃和24 MPa。染色后的羊毛纤维的耐皂洗和耐光色牢度都可达4~5级,固色率最高可达86%,相比于未活化的前驱体,耐皂洗色牢度能提高2~3级,固色率最高能提升63%。SEM和显微镜成像较好地证明了4例染料具有良好的透染性,且能均匀附着于纤维的表面和内部。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染色后的羊毛纤维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力学性能。

    • >橡塑助剂
    • 低聚羟丙基磷酸乙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

      2021, 38(9).

      摘要 (64) HTML (0) PDF 967.26 K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五氧化二磷、环氧丙烷等为原料合成了低聚羟丙基磷酸乙酯阻燃剂。考察了环氧丙烷的滴加温度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其酸值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环氧丙烷与中间体Ⅱ的质量比为0.67:1,环氧丙烷滴加温度为15 ℃,反应压力为0.5 MPa,反应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1.5 h,酸值可达0.6 mgKOH/g。利用FTIR、GPC、TGA、化学滴定法等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低聚羟丙基磷酸乙酯阻燃剂对聚氨酯硬泡(RPUF)进行了阻燃改性。TGA数据表明,当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以聚醚多元醇质量计)时,900 ℃的残炭量就由7.9%提升到20.71%;其阻燃性能测试数据表明,当添加量为30%,极限氧指数值(LOI)可达27.1%,通过垂直燃烧(UL-94)V-0级,且保留了泡沫基本的机械性能。

    • >综论
    • 过渡金属介导的碳氢键后官能团化策略在药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2021, 38(9).

      摘要 (76) HTML (0) PDF 1.56 M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后官能团化逐渐发展成为合成化学领域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生物活性分子进行高效且具有选择性地衍生。本文从C-C、C-O和C-N键三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过渡金属参与催化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碳氢键后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并对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功能材料
    • 含氮大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d(II)的吸附

      2021, 38(9).

      摘要 (78) HTML (0) PDF 1.74 M (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三聚氯氰的温度梯度反应活性,在较低的温度下,选用氮含量较高的多乙烯多胺与三聚氯氰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出一种以三嗪环为连接点的不溶性大分子颗粒吸附剂,并用于水体中的Cd(II)的吸附。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SEM对合成的颗粒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同时对Cd(II)的吸附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和吸附机理的研究,考察了溶液pH对Cd(II)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剂的吸附解吸再生循环的性能及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Cd(II)的吸附机理是利用该吸附剂胺基上氮的孤对电子与重金属离子Cd(II)的配位络合作用进行吸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最大吸附量可达539.1 mg/g,且对Cd(II)的吸附较为容易,吸附能力较强;在Cd(II)的初始浓度分别为3636.5 mg/L、70.0 mg/L,对Cd(II)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7.5%和99.9%,且10次吸附解吸再生循环中吸附效果不变,吸附率维持在97.0%~98.2%左右,解吸率均在97.6%以上,吸附剂的回收率均在92.0%以上,7次循环后吸附剂可达到100%回收。

    • >中药现代化技术
    • 不同产地奇异南星挥发油GC-MS分析及抗肿瘤活性

      2021, 38(9).

      摘要 (95) HTML (0) PDF 417.95 K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两种不同产地的奇异南星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其中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并采用甲基噻唑蓝法(MTT)对两种挥发油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从广西产和四川产奇异南星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12种和11种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0.96%和94.68%,相同成分有5种,分别为亚油酸、棕榈酸、十五碳酸、5-十八碳炔和顺-11-十六碳烯酸;两种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但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两种挥发油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IC50值范围为43.66 μg/mL ~ 105.04 μg/mL。

    • >综论
    • 生物抗菌用壳聚糖及其金属粒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2021, 38(9).

      摘要 (495) HTML (0) PDF 4.19 M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一直是公共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可高效杀死病菌且没有副作用的抗菌材料的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但微生物对现有抗生素广泛出现耐药性,成为微生物感染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壳聚糖作为抗菌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和来源广的绿色材料一直备受关注。壳聚糖与Ag、Au和Zn等金属粒子复合后会产生协同抗菌效果,且微生物很难对其产生耐受性,可用于伤口敷料薄膜、敷料抗菌添加剂等领域。该文结合壳聚糖的抗菌性质,总结其抗菌机制和抗菌活性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壳聚糖与Ag、Au和Zn等纳米粒子复合后的生物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此类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生物抗菌材料提供信息支撑。

    • 电极改性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同步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2021, 38(9).

      摘要 (494) HTML (0) PDF 8.69 M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愈显复杂性和难降解性,这些毒害性有机污染物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去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就能实现同步产电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绿色能源装置。电极作为MFC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污染物降解及产电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MFC阳极和阴极改性强化有机污染物降解同步产电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MFC电极材料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做出展望。

    • 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1, 38(9).

      摘要 (509) HTML (0) PDF 9.52 M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频繁发生的溢油事故,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危害,特殊润湿性材料因对油水两相的润湿性不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具有高效的分离效果。本文对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根据除油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过滤型、吸附型及可选择性分离的智能型材料,并详细介绍了过滤型材料的各种基材包括金属网、纺织物、聚合物膜等,吸附型材料的各种基材如沙子、海绵、泡沫、气凝胶等。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必定向绿色、自修复、多功能响应方向发展。

    • 植物基生物质资源在自修复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 38(9).

      摘要 (794) HTML (0) PDF 3.50 M (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植物基生物质资源因具有来源广、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而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利用其制备或改性聚合物可缓解石化资源危机,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其分子结构中富含的活性官能团和氢键,使其用于自修复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例,综述了近几年植物基生物质资源在自修复材料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其自然特性及在自修复材料制备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具体讨论了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二硫键和氢键等动态化学键在自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原理,最后提出了植物基生物质资源用于自修复材料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展望了植物基生物质资源在未来自修复材料中应用的研究方向。

    • >功能材料
    • 希夫碱改性Fe3O4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21, 38(9).

      摘要 (406) HTML (0) PDF 1.34 M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制备的Fe3O4@SiO2-NH2磁性杂化材料依次经过丙烯酸甲酯(MA)、乙二胺(EDA)和水杨醛(SA)的接枝,得到希夫碱改性的Fe3O4杂化材料(Fe3O4@SiO2-S2),并通过IR、XRD、SEM、TEM、VSM对杂化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SiO2-S2材料核壳结构明显,饱和磁化强度为45.9 emu/g。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e3O4@SiO2-S2对Hg2+具有选择吸附性,pH=6、45 ℃条件下,饱和吸附量可达到362 mg/g(1.12 mmol/g),优于Fe3O4@SiO2-NH2、Fe3O4@SiO2-HO-S等吸附剂,且在5次循环使用后吸附性能仍能保持89%,吸附时间约300 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 二维MoSe2及其柔性光电探测器的制备与性能

      2021, 38(9).

      摘要 (762) HTML (0) PDF 2.51 M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维过渡金属硫属族化合物因其优异的电学、光学、力学等物理化学性质,在电子、光电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二硒化钼(MoSe2)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制备出的MoSe2呈花状微球,粒径约为200 -300nm之间。采用真空抽滤法以柔性有机尼龙膜为衬底制备MoSe2光电探测器,在不同激光波长和不同激光功率下对其进行光电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其在520 nm下的响应度最高为7.5×10-5A/W,;激光功率为0.5mW时,光探测率最大为1×107 cm·Hz1/2/W;光响应度和光探测率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变大,响应时间较快,上升响应时间为4.6 ms,下降响应时间为1.3 ms。

    • 聚硅氧烷表面改性二氧化钛粒子及超疏水性能

      2021, 38(9).

      摘要 (699) HTML (0) PDF 1.66 M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二氧化钛的疏水性,解决无机二氧化钛填料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相容性等问题,采用含氟含氢乙烯基聚硅氧烷(F-PMHS)对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改性二氧化钛。通过FT-IR、TGA、SEM、接触角测试、沉降实验等方法研究改性后二氧化钛粒子的结构,测试其超疏水性能,分析超疏水表面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F-PMHS相对二氧化钛粉体质量分数仅为8%时,改性后二氧化钛粉末涂层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即可达152.4°,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且二氧化钛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得到显著提高。

    • 硬脂醇@Co3O4/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021, 38(9).

      摘要 (413) HTML (0) PDF 1.58 M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硬脂醇 (Stearyl alcohol,SAL) 作为相变材料,Co3O4/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EG) 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熔融共混-压制成型制备了一种新型的SAL@Co3O4/EG复合相变材料(PCM)。EG的添加用于改善PCM的导热性能,同时采用ZIF-67煅烧后的Co3O4对其进行了化学改性。由ZIF-67衍生而来的Co3O4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o3O4/E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Co3O4/EG具有三维耦合网络和分级多孔结构。同时,EG可以有效防止金属有机骨架(MOF)衍生材料结构的坍塌和团聚。采用SEM,DSC和红外成像仪器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SAL@ Co3O4/EG-8%的熔化温度为51.25℃,其潜热为191.63 kJ/kg。随着Co3O4和EG比例从1:1一直增加到1:8,复合相变材料SAL@ Co3O4/EG 的导热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当Co3O4 :EG为1:8时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大约是纯SAL(0.248 W/(m?K))的47倍。而红外成像结果则验证了复合相变材料样品的瞬态温度变化与其热导率密切相关。所有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相变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热性能,因而在储热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对负离子对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电磁性能的影响

      2021, 38(9).

      摘要 (459) HTML (0) PDF 1.32 M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控制掺杂质子浓度为1 mol/L,分别以Cl-、CSA-(樟脑磺酸根)和SO42-为对负离子,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得到掺杂态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采用SEM、FTIR和XRD对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采用四探针法、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试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并计算材料的阻抗和反射损耗(RL)。结果表明,3种复合材料均呈现聚苯胺纳米椎体包覆氧化石墨烯片层的三明治形貌。对负离子为SO42-时,复合物的电导率最高为5.500 S/cm,同时介电损耗能力最强。而樟脑磺酸掺杂复合物的驻波比在14.2 GHz处可达到1.1,更接近行波状态,具有最佳阻抗匹配性能。其最佳反射损耗为-30 dB(9.925 GHz,2.75 mm),有效吸波频宽(RL小于–10 dB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至4.845 GHz(12.305~17.15 GHz,2 mm)。

    • 磷酸二苯酯催化的2-吲哚甲烷胺衍生物的合成

      2021, 38(9):0-0.

      摘要 (622) HTML (0) PDF 454.56 K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磷酸二苯酯为催化剂,3-甲基吲哚类化合物与亚胺通过Friedel-Crafts加成反应一步合成了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2-吲哚基甲烷胺类化合物,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n(3-甲基吲哚类)∶n(亚胺)∶n(磷酸二苯酯)=1.0∶2.0∶0.1,其中,磷酸二苯酯0.0025 mmol,1 mL无水二氯甲烷作溶剂,室温下反应0.5 h时,即可得到高收率2-吲哚基甲烷胺类衍生物(85%~90%)。产物经 1HNMR、13CNMR 和 HRMS 进行了结构确定。

    • 高安全富勒烯化妆品原料及其美白、抗炎,修复功效

      2021, 38(9):0-0.

      摘要 (634) HTML (0) PDF 891.35 K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了两种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富勒烯透明质酸钠(MHAF60)、富勒烯聚乙烯吡咯烷酮(PPF60)〕,并对其护肤性能进行了测试。UV-Vis和FTIR结果显示,富勒烯依然保持了其特征吸收。DLS结果显示两种材料粒径分别为368.5nm和500.6nm。GC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无有机溶剂残留。EPR结果显示MHAF60淬灭自由基的能力要显著优于PPF60、维生素C和水溶性虾青素。以人表皮角质细胞(HEK-A)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在双氧水损伤条件下MHAF60对细胞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结果显示MHAF60的效果显著优于维生素C和水溶性虾青素。斑马鱼模型试验结果显示MHAF60具有显著的抑制黑色素、抗炎修复功效,安全性更高。

    •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中PEO与PPO的协同效应

      2021, 38(9):0-0.

      摘要 (509) HTML (0) PDF 620.67 K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月桂醇为原料,经丙氧基化、乙氧基化、硫酸酯化和中和等系列反应合成了月桂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钠(SLP3E3S)。采用FTIR、ESI-MS和1HNMR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SLP3E3S的界面化学性质和应用性能,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SLE3S)和月桂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SLP3S)对比,考察引入聚氧乙烯链(PEO)与延展型表面活性剂中聚氧丙烯链(PPO)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PEO链与PPO链的协同效应使SLP3E3S在低泡性(49 mL)、对极性油的乳化力(19.4 min)和钙皂分散力(55.8 mol/mol)等方面显著优于另3种表面活性剂;而其电解质抗性(尤其是钙离子抗性)远超SDS和SLP3S,并达到与SLE3S同等水准。

    • 绿色有效合成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碱

      2021, 38(9):0-0.

      摘要 (551) HTML (0) PDF 531.60 K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绿色合成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碱的方法。首先,以1-金刚烷胺为原料,以碳酸二甲酯(DMC)为甲基化试剂,合成中间体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盐。然后,中间体与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最终产物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碱。通过1H NMR和13C NMR对季铵盐和季铵碱的结构进行表征。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反应物的摩尔比[n(1-金刚烷胺):n(DMC)],反应温度和时间对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盐的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催化剂,且m(DMF):m(1-金刚烷胺) = 0.25,n(1-金刚烷胺):n(DMC) =1:8,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40 ℃和5 h。此反应条件下,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季铵盐的收率可达97.3%。与传统工艺中采用硫酸二甲酯(DMS)为甲基化试剂相比,本工艺更安全、绿色、高效。

    • >电子化学品
    • 氟气氟化含氢氟聚醚制备双端官能团全氟聚醚

      2021, 38(9).

      摘要 (484) HTML (0) PDF 2.52 M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含氢氟聚醚(E10H)为原料,利用氟氮混合气进行氟化制备了双端羟基全氟聚醚(F-E10H-AL),分别探索了常温氟化、低温氟化及先低温后常温氟化的3种氟化工艺。然后与双三氟甲烷磺酸亚胺锂(LiTFSI)制备成锂离子电解质。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氟谱分析氟化后的产物结构,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阻抗和计时电流。结果表明,低温氟化工艺具有较高的氟化效率,在-10℃对E10H直接氟化12h后,分子链上有21.0%的H被F取代,但是产生较多的封端基团CF3O-。当利用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酯化保护E10H上的羟基时,采用先低温后常温氟化工艺,分子链上有48.3%的H被F取代。最后将氟化产物还原,得到F-E10H-AL,分子链末端基本没有CF3O-,含量为0.7%。结合阻抗和计时电流的数据,计算出F-E10H-AL/LiTFSI的离子迁移数为0.32,高于PFPE-OH/LiTFSI(0.07)。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聚卟啉的制备及其在光氧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2021, 38(9).

      摘要 (370) HTML (0) PDF 1.70 M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Sonogashira偶联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多孔结构的网状交联聚卟啉作为光催化剂,解决单体卟啉在光催化过程中的分离、循环利用及产物纯化困难等问题,具体工作如下:设计了两种结构的卟啉单体,双溴双炔卟啉和四溴卟啉,通过双溴双炔卟啉自聚得到多孔有机聚卟啉(PPOP-1),通过四溴卟啉与含双炔基的单体(1,7-辛二炔、对苯二炔、联苯二炔)共聚得到聚卟啉PPOP-2、PPOP-3和PPOP-4。通过扫描电镜和物理吸附仪观测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和表征孔结构,结果显示这四种聚合物均具有均匀颗粒的形态和微孔结构。以PPOPs为异相光催化剂,通过可见光诱导二苄胺、缩硫酮、二苄基硫醚的有氧氧化证实了其对C-N和C-S键的氧化均具有优于单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且经过五次循环催化后,PPOPs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 硅铝源对Ni-Pd-La/Hβ催化苯制环己基苯的影响

      2021, 38(9).

      摘要 (291) HTML (0) PDF 1.71 M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不同的硅、铝原料,通过水热晶化法合成Hβ分子筛,再以Hβ分子筛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Ni、Pd、La负载型多功能催化剂。采用XRD,BET,NH3-TPD,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苯(BZ)加氢烷基化制备环己基苯(CHB)。结果表明:相比于用硅溶胶和NaAlO2为硅、铝源经典方法所合成Hβ-3(25)(25代表Si/Al物质的量比为25)制备的催化剂Ni-Pd-La/Hβ-3(HAC-3),以硅酸四乙酯和金属铝粉为硅、铝源,所合成Hβ分子筛(Hβ-2)制备的催化剂Ni-Pd-La/Hβ-2(HAC-2)对BZ加氢烷基化制CHB反应具有较高活性和CHB选择性。重复使用过程中HAC-2呈现较好的稳定性。表征分析发现:HAC-2优越性能源自Hβ-2有着较高的比表面积,且铝原子在Hβ-2骨架中分布更均匀。以HAC-2(25)为催化剂、在190 ℃、2.0 MPa H2条件下反应90 min,BZ转化率可达46.8%,CHB的选择性可达79.6%。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活性下降2.0%,表面积炭率只有0.21%。

    • 温控相分离纳米Pd催化α, β-不饱和酮的选择加氢

      2021, 38(9).

      摘要 (357) HTML (0) PDF 1.11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压氢气条件下在α, β-不饱和酮的选择加氢反应中温控相分离Pd纳米催化剂显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查尔酮的转化率和C=C双键加氢产物的选择性均>99%。温控相分离Pd纳米催化剂易于与产物分离并可以循环使用7次,转化率和选择性均保持在>99%。转化频率(TOF)可达1470 h-1,高于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常压氢气条件下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催化查尔酮选择加氢反应的最高值。

    • Bi2S3/CNFs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2021, 38(9).

      摘要 (410) HTML (0) PDF 1.17 M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硫化铋(Bi2S3)和活性纳米碳纤维掺杂硫化铋复合材料(Bi2S3/CNFs),以降解水溶液中甲硝唑(MTZ)抗生素。通过XRD、SEM、TEM、FT-IR、XPS、UV-vis和PL等对样品的晶型、形貌、结构、元素组成、表面官能团、光学性质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纳米碳纤维(CNFs)引入Bi2S3中,可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Bi2S3/CNFs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MTZ的活性,发现CNFs掺量为47%(以Bi2S3质量计,下同)时,Bi2S3/CNFs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优异,在3 h内,MTZ的降解率为92%。Bi2S3/CNFs复合材料在三次循环后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此外,活性基团捕获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OH)、光生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2-)参与了Bi2S3/CNFs上对MTZ的降解,而·OH和h+是该体系的主要活性组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光催化反应机理。

    • 超薄MOF纳米片前驱体高效电催化OER反应

      2021, 38(9).

      摘要 (432) HTML (0) PDF 3.42 M (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前驱体制备特定形貌的纳米材料用于水氧化反应(OER),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使用溶剂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合成超薄的NiCoFe-MOF纳米片,在保留其纳米片形貌的基础上原位电化学转化为金属氢(羟基)氧化物。在1 M KOH电解液中,10 mA?cm-2电流密度时的过电位仅为189 mV,Tafel斜率为35 mV/dec,且长时间电解实验表明其具有较高稳定性。原位拉曼结果表明,反应的高活性来源于反应过程中的“活性氧物种”中间体。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呋咱及二氢卟吩e6缀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抗肿瘤活性评价

      2021, 38(9).

      摘要 (397) HTML (0) PDF 653.04 K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无创治疗肿瘤的方法,其特点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富集于肿瘤细胞中的光敏剂,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OS),诱导细胞损伤及死亡,但肿瘤组织附近氧气浓度低,限制了光敏剂产生活性氧的水平,影响了PDT的治疗效果。本文以苯丙烯醇为原料,合成了4-苯基-3-羟甲基-氧化呋咱,与二氢卟吩e6经酯化反应,得到含有呋咱的二氢卟吩e6缀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呋咱基团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细胞内NO水平,增强细胞内ROS数量,协同提高光动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约20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光敏剂结构中,引入呋咱类NO供体结构,能显著提高光敏剂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为新型、高效的光敏抗肿瘤治疗剂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 β-地西他滨制备工艺改进

      2021, 38(9).

      摘要 (431) HTML (0) PDF 594.79 K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脱氧-D-核糖为起始原料,用乙醇/乙酰氯替代甲醇盐酸,进行缩醛反应得到1-乙氧基-2-脱氧核糖;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用对氯苯甲酰氯代替对甲基苯甲酰氯保护1-乙氧基-2-脱氧核糖的3,5-二羟基得到1-乙氧基-2-脱氧-3,5-二对氯苯甲酰氧基-D-呋喃核糖,1-乙氧基-2-脱氧核糖转化率为100 %,并用低温析晶方法除去过量对氯苯甲酰氯。再经5’-氮杂胞嘧啶与糖苷缩合反应,氨甲醇脱保护反应,分离异构体得到β-地西他滨,同时用1H-NMR,13C-NMR,MS(ESI),IR和X-单晶衍射对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小试总收率达到30.61 %,并且经公斤级放大反应,β-地西他滨的总收率为30.00 %以上。

    •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 柚皮热解炭应用于对\邻苯二酚电化学传感器

      2021, 38(9).

      摘要 (358) HTML (0) PDF 3.74 M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柚子皮为原料,分别以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对其进行活化,然后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一类生物炭材料。使用SEM、XRD、全自动比表面分析仪表征了几种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和循环伏安法(CV)测试了几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于其它材料,经氢氧化钾活化处理后制得的热解炭孔道分布最为丰富,同时表现出最大的电导率与电活性表面积。通过滴涂法将该类炭材料分别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在PBS溶液(pH=7.0)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考察了对苯二酚(HQ)和邻苯二酚(CA)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钾活化后制得的炭材料修饰电极对HQ和CA的同时检测效果最佳。在最优化条件下和0.5~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时,HQ和CA对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值随浓度线性增大,检测下限分别为0.023 μmol/L和0.040 μmol/L。同时,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相对标准偏差值(RSD)分别为2.3%和3.5%。通过加标回收法对实际样品中的HQ和CA进行检测,加标回收范围为97.8% ~ 101.7%。

    • >皮革化学品
    • 马桑皮植鞣剂与铝盐结合鞣制性能及机理

      2021, 38(9).

      摘要 (451) HTML (0) PDF 936.06 K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提取于马桑皮的植物鞣剂为原料,与铝盐进行绵羊酸皮结合鞣制,优化鞣制工艺并建立基于马桑皮鞣剂的植铝结合鞣制方法,对鞣制后皮革性能及鞣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马桑皮鞣剂用量为酸皮质量的15%、Al3(SO4)2•18H2O用量为酸皮质量的20%、渗透pH为4.0、结合pH为4.5的条件下,皮革收缩温度可达110.5 ℃。皮革表观性能良好,增厚率为82.2%,抗张强度为10.0 MPa,撕裂强度为52.5 N/mm,断裂伸长率为76.8%,优于橡椀植物鞣剂结合鞣制的皮革。鞣制后皮革胶原纤维变粗,形成紧密的网状结构。马桑皮植物鞣剂能充分渗透至皮革胶原纤维中,并与其产生氢键交联。在结合鞣制时,铝盐与皮革胶原纤维中结合的单宁类成分产生络合,使交联作用增强,从而显著提高成革的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

    • >建筑用化学品
    • 1-苯甲氧基-3-烷氧基-2-丙醇成膜助剂的制备及应用

      2021, 38(9).

      摘要 (392) HTML (0) PDF 4.27 M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苯甲醇和异丙基缩水甘油醚、正丁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1-苯甲氧基-3-烷氧基-2-丙醇成膜助剂。探究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苯甲醇)∶n(烷基缩水甘油醚)=1∶1.5,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9h,催化剂为复合催化剂(m甲醇钠∶m四丁基溴化铵=2∶1),催化剂用量0.8%(总质量比)。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验证了成膜助剂的化学结构。测定1-苯甲氧基-3-异丙氧基-2-丙醇成膜助剂的沸点为267℃~270℃,1-苯甲氧基-3-正丁氧基-2-丙醇成膜助剂的沸点为276℃~280℃。探究了合成的成膜助剂在乳胶漆中的应用,分别做了在最低成膜温度、涂膜表面形态AFM图、涂膜的透光率、涂膜的硬度、涂膜的吸水率、热储存稳定性、展色性和耐水性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表示合成的成膜助剂总体性能优于传统成膜助剂十二醇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