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论
    • 过碳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234) HTML (58) PDF 1.91 M (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活化过碳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由于低成本、安全、稳定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处理水中的各类有机污染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通过查阅近十年大量国内外文献,在总结了活化过碳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均相活化、非均相活化、物理活化、联合活化等不同过碳酸盐的活化方法与活化反应机制,并针对活化过碳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降解废水中的各类有机污染物、膜污染控制、污泥脱水及污泥厌氧消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开阐述。最后指出目前水处理研究领域活化过碳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碳基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88) HTML (20) PDF 2.08 M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甲醇氧化电催化剂是决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DMFCs)性能、寿命与成本的关键。为获得高功率密度和低生产成本的DMFCs,设计合成具有组成、结构、形貌可控的阳极催化剂备受关注。阳极催化剂的颗粒尺寸、粒径分布、形貌结构、稳定性、分散性以及催化活性都和负载它的载体息息相关,而碳基载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DMFCs领域。本文分别介绍了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中甲醇氧化反应的机理,然后对不同形式的碳基载体材料,例如炭黑、介孔碳、碳纳米材料、氧功能化碳、杂原子掺杂碳、以及金属氧化物改性碳作为催化剂载体在DMFCs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DMFC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β-环糊精聚合物在水体污染物吸附中的应用

      2024, 41(2).

      摘要 (84) HTML (19) PDF 4.70 M (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且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针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治理迫在眉睫。高性能吸附剂的成功制备使得吸附技术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β-环糊精聚合物既保留了β-环糊精结构中具有吸附位点的羟基基团和空腔结构,又解决了β-环糊精单体在水体中易溶解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去除水体污染物方面备受关注。然而,β-环糊精聚合物会因不同的制备方法而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基于此,该文详细阐述了交联型、星型、线型、固载型四种β-环糊精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制备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对水体污染物中重金属、染料、内分泌干扰物等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和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氨基化改性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137) HTML (20) PDF 2.47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胶原蛋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织蛋白,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等,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然而未改性的胶原蛋白理化性质较差,如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及耐酶性等,限制了胶原蛋白的应用范围。因此,如何改性胶原蛋白,从而提高其理化性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氨基作为胶原蛋白侧链上的主要活性基团之一,是胶原蛋白表面正电荷的主要来源,在与其他物质的交联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氨基化改性胶原蛋白可以增加胶原蛋白上的活性位点,提高其表面电荷,有利于拓宽其应用范围。在此背景下,该文主要介绍了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主要的改性方法,综述了氨基化胶原蛋白在生物医学、环境治理及皮革工业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氨基化胶原蛋白在皮革清洁无铬鞣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酚酸类化合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126) HTML (11) PDF 1.40 M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单介绍了酚酸类化合物的来源和生物活性,综述了酚酸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化合物,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抑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加速分解肌肤中的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等途径起到的美白淡斑、抗衰老、抗炎、屏障修护等多重护肤功效,并介绍了酚酸类化合物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酚酸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低、低水溶性等实际应用问题,采用生物基纳米颗粒负载酚酸类化合物可使部分实际应用问题得到改善。最后阐述了目前酚酸类化合物在化妆品行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酚酸类化合物在护肤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 MXene/PVDF复合膜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146) HTML (15) PDF 3.95 M (1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一种新型二维碳化纳米材料,具有横向比率大、传输途径短和纳米通道多等独特优点。该文首先综述了MXene/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MXene与PVDF膜的电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抗菌性能、化学稳定性等性能之间的调控关系;然后综述了MXene/PVDF复合膜在分离膜、高介电膜、电磁屏蔽膜等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MXene/PVDF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在当前的研究阶段中,对PVDF膜进行抽滤处理仍然是发挥MXene优异性能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手段;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MXene对PVDF膜定向调控的多功能性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MXene与PVDF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此外,应该加强应用型研究,形成较完善的实际应用体系,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MXene/PVDF复合膜的自身性质和性能,推动MXene/PVDF复合膜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实际发展。

    • 钒基催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机理

      2024, 41(2).

      摘要 (68) HTML (12) PDF 2.77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苯羟基化制苯酚是C—H键向C—O键转变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该文论述了钒基催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以钒活性中心为主线,着重从自由基、非自由基和双活性催化机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归纳,同时分析中涵盖了此类催化剂高效性的本质和催化微环境的重要性。由于此类催化体系及催化机理能够为解决苯环上C—H键难活化和苯酚的深度氧化等科学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很有必要聚焦经济与安全并存的苯酚合成方法,同时依托已有的催化反应机理,开发更稳定且高性能的催化剂,促进我国丰富的烃类有机化合物资源利用的原始创新。

    • 热驱动CO2多相催化合成化学品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56) HTML (13) PDF 3.28 M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CO2分子较高的化学惰性,导致其选择性活化及可控转化极具挑战。相比于电和光驱动CO2催化转化,热驱动CO2多相催化转化反应是操作简便、目标产物可调且产品收率较高的方法。通过该类反应实现CO2还原或非还原制备多种化学品既可促进CO2的资源化利用,又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在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基于作者在CO2捕集和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目前热驱动多相催化CO2转化为CO、CH4、甲酸、甲醇、碳氢化合物和其它精细化学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重点讨论反应机理、所用催化剂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前景展望和探讨。

    • 光热转换材料在相变储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202) HTML (21) PDF 11.66 M (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相变储能是热储能的一种,即利用相变材料的储热特性来储存或释放热量,达到调控温度的效果。但相变材料往往不具备光吸收能力,不能及时收集太阳光,导致其光热转换效率较低。将相变材料与光热转换材料复合可以在增强吸光能力的同时将获得的能量存储在相变材料中,赋予复合相变材料高光热转换能力。该文对光热转换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其光热转换机理、对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的吸收能力以及在相变领域的应用。此外,还阐述了光热复合相变材料 的复合策略,包括浸渍法、溶胶-凝胶法、涂层法和改性微胶囊法,分析表明,不同复合策略下制备的光热复合相变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导热系数、光热转换效率几乎都得到了提高。因此,将光热转换材料拓展到相变储能领域将进一步优化太阳能资源。

    • 芯片制造用含氟电子特气的研究进展

      2024, 41(2).

      摘要 (126) HTML (27) PDF 610.96 K (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对芯片制造用含氟电子特气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目前,开发出的含氟电子特气包括传统含氟电子特气和新型含氟电子特气两类。其中,新型含氟电子特气环境性能优异,可在刻蚀和清洁领域实现对传统含氟电子特气的替代。该文总结了新型含氟电子特气的主要合成路线,并指出最佳的产业化路线。由于当前含氟电子特气的主要知识产权被国外发达国家所垄断,而且刻蚀和清洁工序分步操作,导致工序繁复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端芯片集成度和良品率等更高的精度需求。今后研究重点在于,开发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一代含氟电子特气,具备刻蚀/清洁协同双功能,具有简化工序、提高效率、提升芯片制造良品率的优点,实现对当前刻蚀和清洁仅能分步操作的含氟电子特气的理想替代。

    • >功能材料
    • 全钒液流电池用磺化聚芴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2024, 41(2).

      摘要 (72) HTML (17) PDF 861.53 K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质子交换膜(PEM)作为全钒液流电池(VRFB)的核心组件之一,应当解决成本高昂、合成过程复杂等问题,并具备高质子传导率、低钒离子渗透率、高机械强度和优异化学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本文基于四甲基双酚芴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芴醚酮化合物PFEKs,再利用溴代反应将苯甲基功能化为溴甲基,接着通过4-羟基苯磺酸钠的SN2亲核取代制得了一系列不同离子交换容量的磺化聚芴醚酮聚合物(SPFEKs)。通过溶液浇铸法成膜并酸化,得到一系列新型低成本PEMs。该合成路线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不涉及危险的磺化反应,易于工业放大。所得膜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氧化稳定性,其中SPFEK-40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及离子选择性、较低的钒离子渗透率及面电阻,综合性能优异。以SPFEK-40膜组装的VRFB在电流密度为80 mA/cm2时的能量效率(EE)为88.2%,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的84.8%。此外,以SPFEK-40膜组装的VRFB在3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仅衰减至84.3%,远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的66.1%。

    • 急-锂单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界面稳定性

      2024, 41(2).

      摘要 (48) HTML (12) PDF 771.17 K (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对苯乙烯磺酸基)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STFSI)、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和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TFMA)、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OF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单体,合成了三种锂单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隔膜。采用FTIR、SEM、EIS和LSV对隔膜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合成的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90 ℃,10-5 S/cm)、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4.5 V)和高的锂离子迁移数(≈1)。将隔膜组装CR 2025扣式电池进行恒电位间歇滴定法(PITT)测试,结果显示电解质隔膜拥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60 ℃,10-9 cm2/s)。经热处理后,电解质膜与锂金属的界面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这与含氟侧链基团在聚合物电解质的表面富集有关。

    • 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Co-MOFs衍生物用于L-Cys的比色和智能手机双模检测

      2024, 41(2).

      摘要 (41) HTML (9) PDF 3.75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实现对L-半胱氨酸(L-Cys)的简便、快速、低成本和可视化检测,通过室温合成-热解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性质的金属钴有机框架衍生纤维棒状碳材料(Co-DM)。利用SEM、TEM、XRD和XPS等手段对其形貌、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活性氧捕获实验研究了其催化机理,Co-DM可催化H2O2使其释放出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从而使无色的显色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成蓝色的oxTMB,在652 nm处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峰;而L-Cys具有抗氧化性,能够还原oxTMB使蓝色褪色。基于此原理建立了一种检测L-Cys的比色检测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L-Cys的浓度与吸光度在0.1~15.0 μmol/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0.35 μmol/L。此外,借助自制的智能手机光学设备和Color Garb软件,通过记录不同浓度L-Cys下溶液在白色(0,0,0)至黑色(255,255,255)范围内颜色变化的特征值R(红)、G(绿)、B(蓝)值,建立了L-Cys的相对活性与颜色特征值的定量关系,检测范围为0.1~70.0 μmol/L,LOD为0.27 μmol/L。该方法还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人血清中L-Cys的检测,回收率超过96%。结果表明,基于Co-DM催化TMB-H2O2体系构建的比色传感在L-Cys的测定方面具有灵敏、快速且无需昂贵设备的广阔前景。

    • (急)FeO@C/MAX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动力学研究

      2024, 41(2).

      摘要 (58) HTML (19) PDF 1.63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α-Fe2O3@C作为碳源,与钛粉和铝粉一同进行高温煅烧,制备FeO@C/MAX复合材料(FCM)。采用XRD、SEM等表征了不同Ti/C比、Al/C比制备的FCM的结构、组成及形貌变化,通过电化学测试进行动力学分析,定量计算FCM的赝电容占比,并推测出FCM可能的电荷储存机理。结果表明,随着Ti/C比以及Al/C比增加,FCM中MAX相(Al2Ti4C2-Ti3AlC2混合物)的含量增加,且α-Fe2O3转变为不稳定的FeO。根据电化学测试,当Ti、Al、C的摩尔比为3:1:2时,在10mV/s扫速下FCM的比电容最大为168.37F/g,约为α-Fe2O3的8倍。动力学分析表明,FCM中存在的MAX相在电化学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粒子的快速电子输运提供了条件,增加了FCM赝电容的占比,其中FCM-312在10mV/s的扫速下赝电容占比为22.12%。

    • >中药现代化技术
    • 代谢组学探究刺梨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

      2024, 41(2).

      摘要 (47) HTML (16) PDF 2.28 M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大鼠模型,以别嘌醇为阳性药物对照,将刺梨提取物分为低、中、高剂量组。使用LC-MS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大鼠血清数据分析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通过MBRole 2.0通路分析功能进行代谢途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刺梨提取物均能降低HUA大鼠的尿酸水平,并在血清中鉴定出242种代谢物。在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alue, VIP>1)值、P(p-value)值<0.01以及差异倍数(fold change, FC≥2)的标准下,共筛选出44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与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途径共有58条。刺梨提取物降低尿酸可能与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血清脂质和氨基酸代谢的调节有关。这为刺梨在预防或治疗HUA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

      2024, 41(2).

      摘要 (46) HTML (11) PDF 10.86 M (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沙棘叶为原料,以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估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以沙棘叶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为指标,考察其成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40%、50%、60%、70%、80%)沙棘叶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与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以60%乙醇提取的沙棘叶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最强,分别为(85.80±1.39)%,3.06±0.18,(97.14±0.809)%,可作为抗氧化剂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后的沙棘叶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1.086±0.144)mg/mL,并且根据酶的抑制动力学分析得出对乙酰胆碱酯酶是竞争性大于非竞争性的混合可逆抑制类型。AutoDock分子对接结果也表明,沙棘叶活性成分与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对接亲和力。剂效相关性分析表明沙棘叶提取物的抗氧化、酶抑制活性与功能成分之间均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P<0.05),沙棘叶提取物中起主要抗氧化与酶抑制作用的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高效雷尼镍催化1,4-丁炔二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

      2024, 41(2).

      摘要 (127) HTML (17) PDF 1.07 M (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控制加热电流强度的方法,制备了不同Ni2Al3质量分数的镍铝合金。选取高Ni2Al3质量分数的合金进行预刻蚀和二次刻蚀处理,得到两种颗粒状雷尼镍催化剂,并用于1,4-丁炔二醇(BYD)加氢制1,4-丁二醇(BDO)。结果表明,二次刻蚀法得到的雷尼镍催化BYD加氢,在140℃、5MPa压力下反应1 h,转化率可达100%,BDO收率92%;而预刻蚀雷尼镍达到相同BDO收率所需时间为3 h。采用ICP、BET、XRD、XPS、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次刻蚀相较预刻蚀得到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更大,达到12.83 m2/g;并且表面微观结构更粗糙,富含缺陷活性位,Ni元素质量分数达到了61.45%。此外,金属Ni的分散性提高,表面金属Al完全消失,而Al和Ni的氧化物增多,这使得催化剂表面的骨架结构更加稳定,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直接Z-Scheme异质结Al-PMOFs/CdZn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苯甲胺氧化性能

      2024, 41(2).

      摘要 (62) HTML (12) PDF 2.82 M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立方柱状结构的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Al-PMOFs),然后通过共沉淀法将CdZnS纳米颗粒沉积在Al-PMOFs棱柱上,得到了界面接触良好的异质结Al-PMOFs/CdZnS纳米杂化材料。将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催化苯甲胺氧化偶联反应中,结果表明,Al-PMOFs/CdZn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室温下当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时,经可见光照射7 h后,苯甲胺可以发生氧化偶联反应生成N-苄基-1-苯基甲亚胺(BPMI),苯甲胺的转化率可达97%,BPMI 的选择性超过99%,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较相同条件下单一的CdZnS和Al-PMOFs提高了2倍。Al-PMOFs/CdZnS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Al-PMOFs与CdZnS之间形成了直接Z-scheme异质结,该异质结能够促进Al-PMOFs和CdZnS界面上的电荷传输,抑制Al-PMOFs/CdZnS杂化材料表面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等提出了适合该体系的直接Z-scheme光催化反应机理以及电荷转移路径。

    • >香料与香精
    • 异丁香酚-β-D-葡萄糖苷的合成及热裂解转移率

      2024, 41(2).

      摘要 (71) HTML (11) PDF 540.50 K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乙酰溴-α-D-葡萄糖(I)作为糖基供体与异丁香酚(Ⅱ)进行反应,合成了异丁香酚-2, 3, 4, 6-四-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Ⅲ)和异丁香酚-β-D-葡萄糖苷(Ⅳ)。合成化合物Ⅲ的过程中分别探索了相转移催化法和离子液体催化法。所得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HRMS进行确证。将化合物Ⅳ加入卷烟中,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在卷烟主流烟气粒相中的转移率。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均可得到化合物Ⅲ,其中离子液体催化法优于相转移催化法。离子液体催化法的反应条件为: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为催化剂,氯仿为溶剂,氢氧化钠水溶液为缚酸剂,n(I) : n(Ⅱ) = 0.8:1,n(I) : n(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 = 1:1,室温反应8 h,化合物Ⅲ的收率为56.8%。化合物Ⅲ在甲醇钠/甲醇溶液中反应脱去四乙酰基,得到化合物Ⅳ,收率87.6%。卷烟燃吸过程中,化合物Ⅳ热裂解为异丁香酚向主流烟气粒相中的转移率为3.2%。

    • >医药与日化原料
    • 含噻吩并[3,2-d]嘧啶的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增殖活性

      2024, 41(2).

      摘要 (42) HTML (10) PDF 432.35 K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药物分子片段原理及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10个含噻吩并[3,2-d]嘧啶的查尔酮类衍生物,并对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抗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 (ESI)表征。以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三种肿瘤细胞为测试细胞株,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体外活性实验表明,10个化合物对三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Ⅶh活性突出,对三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 值分别为0.87 μmol/L、2.43 μmol/L和2.02 μmol/L,优于阳性对照药索拉非尼。含噻吩并[3,2-d]嘧啶的查尔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皮革化学品
    • 三聚氯氰与氨基葡萄糖反应产物的鞣革性能

      2024, 41(2).

      摘要 (52) HTML (9) PDF 843.52 K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聚氯氰(TCT)和氨基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N,O-二-(4,6-二氯-1,3,5-三嗪基) -氨基葡萄糖(简称CG)。通过FTIR和1HNMR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生皮鞣制实验,以脱灰软化状态的绵羊皮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宜的鞣制工艺条件为:CG鞣剂用量为7.5% (以灰皮质量计),鞣制过程采用30、40、45℃阶梯控温模式进行,各温度对应下的鞣制时间为1、1.5、2h;通过提碱使得浴液pH最终维持在6.0~6.5。实验结果表明:CG鞣制的坯革收缩温度可达78.9℃,革面洁白细腻,身骨柔软。该鞣剂是一种具有良好鞣制效果和应用前景的新型的有机合成鞣剂。

    •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 含氟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在储层润湿逆转中的应用

      2024, 41(2).

      摘要 (75) HTML (14) PDF 1.18 M (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PE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可改变储层润湿性、防止储层水锁的含氟纳米乳液(FPA)。采用FT-IR、SEM、XRD、粒径对FPA乳液的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A成功引入到聚合物链上,随着PEA质量分数增加,乳液粒径增大,当PEA质量分数大于1.5 %时,乳液出现分层, PEA质量分数为1.5 %时(FPA-3),乳液稳定性最好。采用表面张力、排出率、毛细管自吸、接触角等测试方法,考察了FPA-3溶液质量分数对改变岩心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PA-3溶液质量分数增大,FPA-3水溶液表面张力减小,排出率增大,毛细管自吸高度减小, 与水的接触角增大。当FPA-3乳液质量分数为2.0 %时,其表面张力由46.01 mN/m减小至22.68 mN/m,表面张力减少了50.7 %;排出率由19.89 %提高至29.47 %,排出率提高了48.16 %;毛细管自吸高度由42 mm减小至30 mm,毛细管自吸高度减少了28.6 %;岩心的表面自由能由73.2 mN/m减小至8.7 mN/m,岩心的表面自由能减少了88.11 %;使岩心由亲水性(θ=69.8 °)转变为疏水性(θ=125.1 °)。因此,含氟纳米乳液可作为润湿反转剂改变储层润湿性,提高气井采收率。

    • 耐温耐盐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2024, 41(2).

      摘要 (121) HTML (15) PDF 1.80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丙烯酰胺(AM)、疏水单体烯丙基十二胺和耐盐单体H-66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一种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RDTA。通过1H NMR和FTIR表征聚合物结构,通过表观黏度、SEM和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RDTA在不同溶液中的缔合效应和该缔合行为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RDTA的临界缔合质量分数(W*)在0.25% ~ 0.3%。盐离子对RDTA高分子链的刺激作用能够增强该分子链的结构黏度。弹性模量G′随RDTA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溶液体系表现出弹性体,体系的空间结构更加密集。70℃、90℃和120℃,170 s-1剪切下,0.5% RDTA在6% NaCl盐溶液中剪切时间 < 300 s时,溶液黏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说明RDTA在NaCl盐溶液中存在盐刺激RDTA溶液增稠的现象,继续剪切1 h后,剪切剩余黏度仍60 mPa·s以上。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羟乙基乙二胺的连续流制备工艺研究

      2024, 41(2).

      摘要 (82) HTML (19) PDF 669.95 K (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乙二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连续流微反应器内发生乙氧基化反应合成羟乙基乙二胺。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乙二胺含水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乙二胺) : n(环氧乙烷) = 3:1、乙二胺含水量控制在5%(质量分数)以内、反应温度为80 ℃、停留时间为60 s。在此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接近100%,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7.4%,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9.2%。间歇釜式反应工艺在相同物料比和反应温度条件下,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3.5%,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15.9%,与之相比,连续流微反应器能有效提高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