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1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论
    • 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

      2024, 41(3).

      摘要 (220) HTML (49) PDF 11.51 M (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聚氨酯材料由于其固有的氢键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愈合材料。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能将超分子化学体系引入聚氨酯中,就可以获得性能更加出色的自愈合材料。这些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展现出优异性能。该文从不同类型的愈合机理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包括被广泛应用的氢键体系,基于芳香基的π-π堆叠,链段侧链中含有离子并彼此形成交黏点的离子交联聚合物体系,金属离子与配体进行配位引起材料交联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体系,大环分子与特定大小的分子形成包合物的主客互动体系等。最后展望了自愈合聚氨酯未来发展优势。

    • PDMS仿生表面及其在防护领域的应用进展

      2024, 41(3).

      摘要 (148) HTML (113) PDF 16.12 M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生物启发的仿生功能表面设计与制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且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在日常生活、工业及农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由于其高柔顺性、低表面能和化学稳定性,在仿生表面功能性改性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文对PDMS仿生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防腐、防冰、防生物污染和光学领域等领域的防护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稠油油溶性降黏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2024, 41(3).

      摘要 (369) HTML (16) PDF 14.28 M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稠油各类开采技术中,物理降黏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好等优点,但存在生产成本高、稀油资源短缺等不足;化学降黏具有见效快、能耗低等优点,却存在处理工艺复杂等短板。油溶性降黏剂技术结合了物理降黏与化学降黏的优点,具有添加量少、效果好、成本低及后处理简单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引起了业内专家的重点关注。该文介绍了稠油高黏度的原因;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总结了各类油溶性降黏剂的合成工艺;点评了不同类型降黏剂的优点与不足。相较于二元和三元油溶性降黏剂,四元油溶性降黏剂的多种极性基团能够更好地与稠油中的大分子相互作用并破坏胶质沥青质层状结构,从而可大幅度降低稠油黏度;降黏剂的复合及复配使用可增强降黏效果。对油溶性降黏剂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认为还需从分子层面进一步对降黏机理开展深入研究、从绿色环保的角度优化降黏剂合成工艺,以上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高效油溶性降黏剂分子的设计、制备与广泛应用。

    • 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高效除盐研究进展

      2024, 41(3).

      摘要 (169) HTML (19) PDF 14.08 M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MDCs)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可持续循环能源技术,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作用同步驱动除盐、产电及降解有机污染物。首先概括传统能源密集型除盐工艺(热法和膜法)的能耗及局限性,重点从典型MDCs系统的工作原理、构型演变、运行参数、微生物群落等方面对MDCs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多种MDC耦合工艺协同高效处理废水及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MDCs在高效、可持续和低碳废水处理、盐水淡化和能源/资源回收方面的研究前景。

    • 可得然胶功能特性及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进展

      2024, 41(3).

      摘要 (163) HTML (31) PDF 12.22 M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可得然胶是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因其良好的增稠、持水、凝胶以及成膜等性能,近些年在肉类加工及保鲜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可得然胶的功能特性,重点阐述了可得然胶对肉及肉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及其对肉品的品质提升机制,最后总结了由可得然胶制备的不同类型可食性复合膜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可得然胶在肉类加工和保鲜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双碳”下金属纳米颗粒优化暗发酵制氢策略及前景

      2024, 41(3).

      摘要 (141) HTML (11) PDF 21.67 M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氢能是“双碳”下推动化石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微生物暗发酵制氢是实现生物质绿氢转化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用具有量子尺寸效应、比表面积大和电导率高的金属纳米颗粒(MNPs)优化暗发酵制氢技术是近年研究热点。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添加MNPs用于优化暗发酵制氢性能的作用机制、技术难点和制氢效果等,重点阐述并比较了铁、镍和锌基三类热门MNPs优化策略在提高产氢酶系活性、增强代谢产氢途径和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展望了暗发酵制氢可深入MNPs优化氢化酶活性、拓宽生物质发酵底物以及产氢菌筛选和反应器设计、生物质发酵技术开发等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2024, 41(3).

      摘要 (121) HTML (19) PDF 18.01 M (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是一种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阴离子黏土,其具有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及独特的结构记忆效应等性质,因此在废水处理方面广受关注。调控LDHs自身结构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首先介绍了LDHs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其自身性质。其次,主要总结了LDHs最常用的五种制备方法,即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尿素水解法、煅烧复原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然后综述了LDHs的结构调控对其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LDH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最后,指出了目前LDHs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改性HA纳米粒子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2024, 41(3).

      摘要 (46) HTML (24) PDF 15.60 M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羟基磷灰石(HA)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骨修复、再生和置换等骨组织工程,但HA纳米粒子难分散、强度低、高分子相融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员致力于探索改性或复合HA的方法,以改善其分散性、亲水性、抗菌性以及机械强度等,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本篇综述总结归纳了当前主流的HA纳米粒子改性方法,包括离子掺杂、表面改性、材料复合等。最后,我们还讨论了当前HA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以期为HA复合材料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 抗菌型纳米材料在制革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2024, 41(3).

      摘要 (51) HTML (18) PDF 16.28 M (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皮革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贮存过程中容易滋生菌落或发霉,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抗菌型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耐热性好、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和反应活性高等特性在制革加工领域被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归纳了抗菌型纳米材料的类型、特点和制备方法,随后,阐述了抗菌型纳米材料的抗菌机理,并对其作为加脂剂、鞣剂和涂饰材料等皮革化学品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就现阶段抗菌型纳米材料在制革加工过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推进皮革行业的新材料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 >功能材料
    • 纳米SiO2复合粒子/有机硅低聚物透明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2024, 41(3).

      摘要 (153) HTML (19) PDF 14.43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Stober法制备的胶体SiO2粒子与粉体SiO2粒子结合的SiO2复合粒子在玻璃基底构建粗糙表面,以三乙氧基甲基硅烷(MTES)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聚体制备的酸性有机硅低聚物作为粘接剂,使用偶联剂KH540与氟硅烷PFDT进行改性,通过喷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SiO2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复合透明超疏水涂层,然后探究SiO2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偶联剂KH540以及氟硅烷PFDT对复合涂层的影响。研究表明:当SiO2复合粒子由粒径为110 nm的胶体SiO2粒子与粒径为50 nm的粉体SiO2粒子两种粒子组成,SiO2复合粒子溶液与酸性有机硅稀释液的混合质量比为4:1,添加偶联剂KH540与氟硅烷PFDT的质量比为混合液的1%时,复合涂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透光率可达88%,静态接触角能达155°,在800目砂纸上磨损60 cm后仍能保持超疏水性能,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为透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提供一种简便、低成本方案。

    • 马明兰,马兴元*

      2024, 41(3).

      摘要 (59) HTML (11) PDF 17.19 M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端NCO双组份低粘度微孔聚氨酯(LVMPU)预聚体,以1,4-丁二醇(BDO)、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空气中微量水为发泡剂,室温浇注在模具中静置消泡后在高温(130℃)下反应固化得到力学性能、耐黄变、耐光性能优异的双组份低粘度LVMPU弹性体。探讨了不同IPDI:PTMEG质量比、TMP:BDO质量比、剩余NCO含量对双组份低粘度LVMP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PDI:PTMEG的质量比小于250:300,剩余NCO含量小于2.4%时,可以得到无NCO的双组份LVMPU弹性体;当IPDI和PTMEG质量比为200:300,TMP:BDO质量比0:1,剩余NCO含量为1.4%时,双组份LVM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最佳;随着剩余NCO含量的增加,双组份LVMPU弹性体的表面无泡孔结构,截面泡孔逐渐增多,且多为圆形闭孔结构,孔径较大;当TMP:BDO的质量比逐渐增加时,双组份LVMPU弹性体的表面出现大量开孔结构,截面的圆形开孔结构逐渐增多,孔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孔径降低。

    • Na2CO3?10H2O-Na2HPO4.12H2O/SiO2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2024, 41(3).

      摘要 (47) HTML (30) PDF 12.41 M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十水合碳酸钠(SCD)、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DHPD)为相变主体,制备了低过冷度,无相分离的共晶水合盐(EHS),以九水合硅酸钠为成核剂。进一步使用气相SiO2为支撑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相变前后形状稳定的 EHS/SiO2定形相变储能材料(SSPCM)。所得SSPCM的相变温度为 24.08 ℃,焓值为 146.6 J/g,过冷度为 0.55 ℃,热导率为 0.5454 W/m?K。同保温泡沫相比,其可将模拟房内部中心温度的升温时间延长 3.26 倍,降温时间延长 1.39 倍,具有优异的“热缓冲”性能,在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基于酚酞结构共聚型高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

      2024, 41(3).

      摘要 (99) HTML (28) PDF 10.82 M (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邻甲酚酞与2-氯-5-硝基三氟甲苯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有机反应——芳香亲核取代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芳香二胺单体——4,4"-(2,2’三氟甲基)-二氨基苯氧基-3,3"-二甲基酚酞。利用共聚改性的思路,由两种二胺单体〔4,4"-(2,2"三氟甲基)-二氨基苯氧基-3,3"-二甲基酚酞和2,6-二氨基甲苯〕与一种二酐单体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通过不同投料比以一步法高温缩聚制备得到同时含酚酞、三氟甲基和烷基结构系列共聚型聚酰亚胺。该系列共聚型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在室温下不仅可溶于常见的高沸点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SO),在低沸点溶剂氯仿(CHCl3)、二氯甲烷(CH2Cl2)和四氢呋喃(THF)中也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可便利地通过其溶液浇筑制备得到系列高性能聚酰亚胺膜材料。该类膜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75~314 ℃,其在N2和O2氛围中热失重10%时的温度分别为477~507 ℃和477~49 0 ℃。该类膜材料具有低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在1 MHz下介电常数在2.69~2.92之间,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在80~92 MPa、1.2~1.8 GPa和9.2 %~13.5%之间。

    • 季铵盐化糖原衍生物/明胶复合水凝胶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024, 41(3).

      摘要 (63) HTML (18) PDF 16.06 M (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逐步修饰制备强正电性的糖原衍生物,第一步利用乙二胺对糖原进行氨基化修饰得到氨基化糖原衍生物(N-Gly),第二步利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季铵盐)对N-Gly进行部分季铵盐化修饰,得到季铵盐化糖原衍生物(QA-N-Gly)。然后以明胶为基材通过酰胺键交联制备季铵盐化糖原衍生物/明胶复合水凝胶(QA-N-Gly/Gel)。对糖原衍生物进行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NMR)、粒径、Zeta电位以及微观形貌的考察,结果表明糖原的氨基化和季铵盐化修饰成功,QA-N-Gly为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在100-200 nm,Zeta电位在90-100 mV,粒子带有明显的正电荷,具有抗菌性。对QA-N-Gly/Gel水凝胶进行理化性能和生物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糖原衍生物的加入可以提高明胶基水凝胶体系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QA-N-Gly/Gel的断裂应力为66.8 KPa,压缩模量为13.3 KPa。QA-N-Gly/Gel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7%和50%。此外,QA-N-Gly/Gel无溶血性,细胞毒性低,NIH-3T3细胞的48 h存活率在80%以上。

    • 氮杂环苯基吡啶类铱配合物合成及器件性能

      2024, 41(3).

      摘要 (43) HTML (11) PDF 10.93 M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2-甲基-8-(2-吡啶基)苯并呋喃[2,3-B]吡啶辅助配体进行修饰,在吡啶的4号位引入吸电子基团苯基,并对其进行全氘代,同时对5-甲基-2-对甲苯基吡啶主配体的两个甲基进行全氘代,分别合成了两种铱磷光配合物Ⅳ和Ⅳ-d20,采用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确认。利用UV-Vis 光谱、荧光发射光谱(PL)和循环伏安法对其光物理性质及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铱配合物的Ⅳ和Ⅳ-d20光致发光光谱发射波长分别为546.85nm和548nm;它们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237ev和-2.645ev、-5.082ev和-2.50ev,都是潜在的黄绿色磷光材料。以铱配合物Ⅳ和Ⅳ-d20为客体,制备了结构为ITO/HT:NDP-9(100nm,2%)/HT(130nm)/EB(10nm)/GH:化合物Ⅳ或Ⅳ-d20(40nm,5%)/HB(10nm)/ ET:Liq(35nm,50%)/Liq(10nm)/Al(150nm)的OLED器件,并研究了它们的器件性能。结果表明:铱配合物Ⅳ-d20表现出更优异的器件性能。电流密度为20mA/cm2,铱配合物Ⅳ-d20的器件发射波长为552nm,CIE 坐标为 (0.422,0.569),电流效率为 87.00cd/A,外量子效率(EQE)高达23.82%。

    • 超支化聚硅氧烷/Ni/石墨烯纳米带/BMI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024, 41(3).

      摘要 (47) HTML (13) PDF 18.40 M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改善石墨烯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并使其在摩擦过程中快速形成高质量自润滑转移膜,本文以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和纳米Ni粒子共同改性石墨烯纳米带(GNRs)制备出HBPSi/Ni/GNRs复合粒子,并将其引入BMI树脂中制备出HBPSi/Ni/GNRs/BMI复合材料。采用FT-IR、SEM、TEM、摩擦磨损试验机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复合粒子的结构、形貌及引入量和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HBPSi和Ni纳米粒子成功负载到GNRs表面。HBPSi/Ni/GNRs相比于GNRs能够显著提升其BMI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当HBPSi/Ni/GNRs添加量为0.6 wt%时,HBPSi/Ni/GNRs/BMI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均降至最低值,分别为0.18和1.9×10-6 mm3/(N.m)。此外,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HBPSi/Ni/GNRs与BMI强的界面作用是导致其复合材料抗剪切能力提升的关键。

    • 基于正交实验法优化制备疏水聚丙烯及性能

      2024, 41(3).

      摘要 (74) HTML (18) PDF 23.79 M (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3,5-三甲基-1,3,5(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原料,开环聚合得到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FSI),随后通过自由基聚合方式将全氟己基(TE-6)接枝于FSI,合成含氟聚硅氧烷(FSI-F),采用NMR、GPC、FTIR等表征了FSI-F的结构与相对分子质量。以FSI-F为疏水改性材料、注塑级聚丙烯(PP)为基材、正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ynasylan 9116)为相容性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FSI-F/PP复合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FSI-F质量分数、TE-6与D4Vi物质的量比、Dynasylan 9116质量分数等不同工艺条件对FSI-F/PP复合材料的疏水、疏油、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AFM和TG-DSC等揭示了FSI-F/PP复合材料形貌与热学性能与其综合性能的内在联系。当n(D4Vi):n(TE-6)比例为1:2、FSI-F质量分数为6 %、Dynasylan 9116质量分数为2 %时,FSI-F/PP复合材料的疏水角、疏油角、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30.4°、52.8°、37.56 MPa、1125.67%,有望应用于自清洁、管道减阻等领域。

    •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 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Pd/ZrO2及其碱金属改性

      2024, 41(3).

      摘要 (75) HTML (8) PDF 12.05 M (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Zr(OH)4焙烧所得ZrO2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Pd/ZrO2和碱金属改性的Pd/M/ZrO2催化剂,通过BET、XRD、CO2-TPD、XPS和TEM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1,4-丁炔二醇(BYD)选择性加氢制1,4-丁烯二醇(BED)反应中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气氛、碱金属改性等对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Pd/ZrO2在50 ℃,2.40 MPa H2下,能够催化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生成1,4-丁烯二醇,有较高的催化活性〔0.048 molBYD/(gPd·s)〕,在BYD完全转化的条件下,BED选择性为91.2%。反应体系中引入氨,能够显著抑制催化剂加氢活性,提高BED选择性。在BYD接近完全转化时,BED选择性可达95.6%。向ZrO2载体中引入少量的碱金属(Li、Na、K、Rb、Cs)能够提高BED选择性,其中Rb的影响最为显著,BED选择性可达94.1%。

    • 锌酞菁基多孔有机聚合物催化CO2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

      2024, 41(3).

      摘要 (62) HTML (17) PDF 11.20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环氧化物双重活化模型,以四氨基酞菁锌和均苯三甲醛为原料,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制备了锌酞菁基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ZnPc-POP,采用FTIR、13C MAR NMR、XPS、TEM和氮气吸-脱附表征其结构,以环氧氯丙烷(ECH)和CO2的环加成反应为模型,以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助催化剂,考察ZnPc-POP的催化性能、循环使用性和其催化不同环氧化物的底物适用性,并对催化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ZnPc-POP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孔容约为0.64 cm3/g,平均孔径约为20 nm)和高的比表面积(171.6 m2/g);ECH在100 ℃和1.0 MPa的条件下生成环状碳酸酯的选择性>99%,收率为96%,转化频率(TOF)高达533.3 h-1;ZnPc-POP至少可以循环使用5次,且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ZnPc-POP催化不同环氧化物作为底物的环加成反应,选择性在95%~99%。环氧化物中三元环氧原子与ZnPc-POP的Lewis酸位点锌中心发生配位作用而被有效活化,助催化剂TBAB中溴离子通过亲核进攻促进环氧化物开环,此双重活化环氧化物开环是CO2环加成反应的控速步骤。

    • PCN/CoPc异质结高效界面电荷转移活化PMS降解四环素

      2024, 41(3).

      摘要 (99) HTML (15) PDF 14.17 M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高可见光利用率和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是石墨相氮化碳(g-C3N4)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污染物的一大挑战。通过磷掺杂g-C3N4纳米片(PCN)增强与酞菁钴(CoPc)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以达到高效活化PMS降解四环素(TC)的目的。将尿素和次亚磷酸钠通过高温磷化工艺制备PCN,继而与CoPc在马弗炉中煅烧构建异质结。结果表明:异质结的构建不仅使光的吸收边缘增宽至可见光区,还使50 mL的溶液在经过40 min后,20 mg的最优催化剂可以活化30 mg的PMS对TC( 10 mg/L)的降解率到达98.8%,降解速率为0.087 min-1。这是由于PCN与CoPc界面处的异质结势垒加速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强界面相互作用为电子转移提供通道,使O2还原生成大量的?O2?自由基,并活化PMS产生?SO4-自由基和?OH自由基来降解TC。

    •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 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

      2024, 41(3).

      摘要 (62) HTML (21) PDF 14.15 M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降解和异构化。利用制备的高顺式番茄红素作为包埋对象,筛选天然表面活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通过稳定性实验探究合理贮存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的方法。结果表明,油水比为1:3,酪蛋白酸钠溶液浓度6%,剪切转速12 000 r/min,剪切时间15 min,此条件下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包埋率最高为(88.09±0.92)%。稳定性实验表明在低温、避光、充氮、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贮存,添加金属离子Al3+、盐离子NaCl、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乙二胺四乙酸(BHT))、蔗糖,可减少和抑制纳米乳液中番茄红素异构体的氧化降解和回复转化。此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的稳定性及溶解度,从而提高番茄红素生物利用度。

    • >淀粉化学品
    • 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的制备及表征

      2024, 41(3).

      摘要 (76) HTML (30) PDF 12.17 M (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丙交酯熔融体系中制备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建立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取代度的1H-NMR测试方法,并以取代度为响应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丙交酯添加量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的合成工艺,得到最优工艺为:反应时间12.46h,反应温度111.75℃,丙交酯添加量为淀粉的258%,预测最大取代度为0.0253,实际取代度为0.0238。通过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聚乳酸改性淀粉进行系列表征,证实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的颗粒结构没有被完全破坏,晶型、分子量等性能优于溶剂法传统技术,使其在可降解材料、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精细化工中间体
    • 催化剂酸碱性与催化酯醛缩合性能的关系

      2024, 41(3).

      摘要 (75) HTML (17) PDF 11.20 M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γ-Al2O3和S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引入不同含量Na、K和Cs碱金属制备了一系列酯醛气相缩合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和C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表征,并以丙酸甲酯与甲醛为原料,考察了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0.2 MPa、370 ℃和质量空速为1.2 h-1的条件下,催化剂10% Cs/SiO2对丙酸甲酯转化率最高(41.03%),甲基丙烯酸甲酯选择性为99.20%。在有丰富碱活性中心的前提下,催化剂表面弱碱性位点比例与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呈正相关关系,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和中强碱性位点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