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精细化工2019年第9期
P. 69

第 9 期                     乐   薇,等:  木犀草素配位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1797·


            体积减少至约 1/5,收集沉淀,用少量甲醇和水洗涤                          为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量,mg/g;Q NIPs 为空白印迹
            沉淀。 在上 述沉淀 中加 入 25  mL 水、 0.462 g                  聚合物吸附量,mg/g。
            (3.0 mmol)MBA 和 50  mg  AIBN,超声振荡脱气                1.2.5.2    等温吸附实验
            5 min,进一步通氮脱氧 5  min,密封反应体系,于                          准确称取 20.0 mg 优化条件下制备的 LUT-CIPs
            75 ℃下热聚合 10 h。待反应完成后,收集固体聚合                        (或 NIPs),分别加入 10.00 mL 不同质量浓度(0、
            物,用 50 mL 乙醇洗涤聚合物 2~3 次,洗去未聚合                      0.01、0.02、0.03、0.04、0.05、0.06、0.07、0.08、
            的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以 150  mL〔V(甲醇)∶                        0.09、0.10 g/L)LUT 的甲醇水溶液(体积分数 50%),
            V(HAc)=9∶1〕溶剂为提取剂,经索氏提取 24 h 后,                    于 25 ℃下按 1.2.5.1 操作,计算 LUT-CIPs 与 NIPs
            过滤,固体聚合物用 1 mmol/L 的 EDTA 溶液洗涤数                    对 LUT 的吸附容量 Q。同时,分别采用 Scatchard、
            次,再用乙醇洗涤,干燥即得 LUT-CIPs。制备空白                        Langmuir 及 Freundlich 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
            印迹聚合物(NIPs)和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                                Scatchard 模型方程:
            (LUT-MIPs)时除分别不加模板分子和以木犀草素                                         Q e    Q m  a  x    Q  (3)
            为模板分子外,其他条件相同。                                                       e  K d  K d
                 配位印迹分子的合成路线及识别原理如下所示。                         式中:Q e 为聚合物的平衡吸附量,mg/g;Q max 为最
                                                               大表观吸附量,mg/g;K d 为平衡离解常数。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
                                                                                    1      
                                                                               e            e          (4)
                                                                              Q e  K Q m  a  x  Q m  a  x
                                                                                    L
                                                               式中:K L 为 Langmuir 的吸附系数,mL/g;Q max 为
                                                               饱和吸附容量,mg/g。
                                                                   Freundlich 吸附等温方程:
                                                                                          1
                                                                              lnQ   ln K   ln        (5)
                                                                                       F
                                                                                 e
                                                                                          n    e
                                                               式中:K F 为 Freundlich 的吸附系数,mL/g;n 为
                                                               Freundlich 吸附强度常数。
                                                               1.2.5.3    吸附动力学实验
                                                                   准确称取 20.0  mg  LUT-CIPs(或 NIPs),置于
                                                               25 mL 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10.00 mL 0.10 g/L LUT
                                                               的甲醇水溶液(体积分数 50%),25  ℃下振荡吸附,
                                                               每隔一段时间(0、5  min 及 0.25、0.5、1.0、1.5、

            1.2.4    木犀草素配位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2.0、4.0、6.0、8.0、10.0 h)后,用 0.45 μm 有机膜
                 对 LUT-CIPs 及 NIPs 的红外光谱进行扫描,对                 过滤,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 LUT 的质量浓度( e ,
            其结构进行分析。                                           g/L),平行做 3 次实验,取平均值。按式(1)计算
            1.2.5    木犀草素配位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LUT-CIPs 与 NIPs 对 LUT 的吸附容量 Q,并分别采
            1.2.5.1   LUT-CIPs 吸附量的测定                          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
                 准确称取 20.0 mg 待测 LUT-CIPs(或 NIPs)置                 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       ln  e  Q   Q   lnQ   e  k t(6)
                                                                                                       1t
            于 25 mL 锥形瓶中,加入 10.00 mL 0.10 g/L 的 LUT                                           1 t   1
                                                                   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          t    (7)
            甲醇水溶液(体积分数 50%),25 ℃振荡吸附 10  h                                             Q t  kQ  e  2  Q e
                                                                                            2
                                                                                           –1
            后,过滤,取上清液,测定 LUT 的浓度,平行 3 次,                       式中:k 1 为一级速率常数,min ;k 2 为二级速率常
            取平均值,计算 LUT-CIPs 与 NIPs 对 LUT 的吸附容                 数,g/(mg·min);Q t 为 t 时刻吸附容量,mg/g。
            量 Q (mg/g)及印迹因子α。                                  1.2.5.4    吸附选择性实验
                                 (       )   V                 准确称取 20.0  mg  LUT-CIPs(或 NIPs),置于
                             Q    0   e              (1)
                                     m                         25 mL 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 10.0  mL 含有木犀草
                             =Q LUT-MIPs  Q NIPs     (2)      素、芹菜素、芸香叶苷的混合溶液(各物质质量浓

            式中: 0 为 LUT 的初始质量浓度,g/L; e 为吸附                   度均为 0.10 g/L,溶剂为体积分数 50%甲醇水溶液),
            平衡时溶液中 LUT 的质量浓度,g/L;V 为混合液                        25  ℃振荡吸附 10 h 后,用 0.45 μm 有机膜过滤,取
                                                               上清液,利用 HPLC 检测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并
            的总体积,mL;m 为 LUT-CIPs 的质量,g;Q LUT-MIPs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