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精细化工》2021年第4期
P. 70

·704·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8 卷

                 最初研究的聚二乙炔变色可逆性并不好,例如                                  表 2  PDAs 衍生物的热致变色行为
            具有羧酸头基的 1a~1c 是常见的二乙炔单体,由这                           Table 2    Thermochromic behavior of PDAs derivatives
            些单体聚合所得的聚合物加热具有明显的由蓝到红                              单体     加热颜色变化        可逆性     T c/℃   参考文献
            的颜色变化,但这种颜色变化一般是不可逆的                      [23] 。     1a       蓝到红        不可逆      55      [35]
            为了探究聚二乙炔变色不可逆的原因,CARPICK 等                  [24]      2       蓝到红        可逆      120      [36]
            深入研究了单体的聚合过程和聚二乙炔热致变色过                                3       蓝到红        可逆       75      [37]
            程,发现在聚合之前,单体长链烷基之间的范德华                                4       蓝到紫        可逆       55      [38]
            力相互作用使其有序排列,而在聚合过程中,这种                                5       紫到红        可逆       70      [39]
            紧密堆积迫使聚二乙炔的主链形成一种存在内应力                                6       蓝到红        可逆       60      [26]
            的构象,即亚稳态的蓝色构象。而当聚二乙炔加热                                7       绿到红        可逆       37      [27]
            到一定温度时,侧链获得足够能量发生重排,分子                                 注:T c 为完全变色时的温度,下同。
            主链转变到一种比较松弛的构象,即热力学稳定的
            红色构象,释放了内应力,从而使其表现为不可逆
            的颜色变化,不可逆变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二
            乙炔热致变色材料的广泛使用。
                 为了找出影响聚二乙炔变色可逆性的关键因
            素,KIM 等    [25] 设计了一系列二乙炔单体,主要探究
            以下 3 部分:(1)起连接作用的酰胺基团;(2)影
            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芳香族头基;(3)起增溶作用
            的烷基链。结果表明,聚二乙炔侧链间相互作用(如
            氢键或 π-π 作用)的增强可使变色过程变得可逆。

            通常,链间相互作用的增强主要包括化学修饰和掺
                                                                 图 3   复合膜的减色混合现象以及热致变色现象               [26]
            杂复合。
                                                               Fig. 3    Subtractive color mixing phenomenon and thermochromism
                 常见的二乙炔单体都带有一个羧基,这是一个                               of composite film [26]
            很好的反应位点,易进行化学修饰。因此,将一些
            可增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团引入到单体中,例如:                                另外,将变色不可逆的 PDAs 与其他材料复合
            由单体 2~5(表 2)聚合得到的聚二乙炔均表现为可                         也可以达到变色可逆的目的。例如:与金属阳离子
            逆热致变色。在此基础上,PDAs 还可进一步功能化。                         (Na 、Li 、Zn 或 Tb )     [28-30] 、金属氧化物(ZnO、
                                                                            2+
                                                                   +
                                                                       +
                                                                                   3+
            2018 年,KIM 等    [26] 合成了单体 6,在实现可逆变色               SiO 2 或 FeOOH) [31-33] 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34]
            的基础上,根据减色混合的原理,将单体 6、分散                            复合。聚二乙炔的聚集态具有层状结构,客体分子
            黄颜料和聚环氧乙烷混合均匀,浇铸成膜,经紫外
                                                               或离子可通过弱相互作用插入到层与层之间,进而
            诱导聚合制得绿色聚合物薄膜,该薄膜具有可逆的
                                                               影响复合物变色性能,此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可操
            绿到红的颜色变化,见图 3,改善了聚二乙炔颜色
            单一的缺点。随后,MERGU 等            [27] 使用萘酰亚胺(呈          作性强。
                                                               1.1.2   聚噻吩
            黄色)作为头基,合成了单体 7,聚合后直接得到
            绿色可逆热致变色的聚二乙炔。                                         聚噻吩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
                                                               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

                                                               极管和传感器等领域          [40] ,其部分衍生物也具有热
                                                               致变色性质,例如:聚(3-烷基噻吩)及其衍生物,
                                                               变色机理同样是由聚合物共轭骨架构象的变化引
                                                               起的,见图 4     [41] 。








                                                                       图 4   聚噻吩衍生物热致变色机理         [41]
                                                                                                           [41]
                                                               Fig. 4    Thermochromic mechanism of polythiophene derivatives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