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201811
P. 166

·1952·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5 卷

                 为了验证 AMC-CQDs 在 279 nm 处出现的吸收                 上解决了 AMC 水溶性较差的缺点,二者具有较好
            峰归属于碳量子点本体,将 AMC-CQDs 水溶液在紫                        的互补作用。
            外灯下照射 3、6、9、12 h,然后获得相应紫外吸收                        2.2.2   荧光光谱表征
            光谱。选择 279 nm 处吸收峰位为标记,将不同照射                            AMC-CQDs 水溶液(质量浓度为 0.2 g/L)的荧
            时间获得的紫外吸收强度乘以相关系数(相关系                              光光谱如图 8 所示。由图 8 可知,AMC-CQDs 的荧
            数=F 0 /F t 。其中,F 0 指辐射 0 h 时 279 nm 处的吸收           光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呈现较好的镜面对称,其最
            峰强度,F t 指辐射 t h 时 279 nm 处的吸收峰强度),                 大激发波长为 372 nm,最大发射波长为 431 nm,荧光
            以保证各紫外吸收光谱在 279 nm 处吸收峰强度一                         发射位于蓝紫光区,说明 AMC-CQDs 具有蓝色荧光。
            致,对比 357 nm 处吸收峰强弱变化,结果如图 6
            所示。从图 6 可以看出,随着光照时间增加,357 nm
            处吸收峰强度减弱的速率快于 279 nm 处吸收峰。结
            合图 5 中 AMC 和 AMC-CQDs 的紫外吸收光谱,认
            为 357 nm 处吸收峰归属于 AMC 特征吸收,279 nm
            处吸收峰归属于 AMC 影响下的碳量子点本体吸收。






                                                                        图 8  AMC-CQDs 的荧光光谱图
                                                                     Fig. 8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AMC-CQDs

                                                                   将 AMC-CQDs 水溶液在激发波长 250~400 nm
                                                               内每间隔 4 nm 进行一次激发,得到三维荧光发射光谱
                                                               图,如图 9 所示。由图 9 可知,随着激发波长红移,

                                                               荧光发射强度不断增强,在 370 nm 波长激发下荧光达
            图 6  AMC-CQDs 的紫外吸收光谱随紫外光照射时间的                     到最大值,当激发波长继续红移时,荧光发射强度逐
                  变化                                           渐减弱。此外,在不同激发波长下,荧光发射峰位
            Fig. 6    Change of absorbance of AMC-CQDs with UV
                   irradiation time                            基本不变,这可能源于 AMC 接枝后,使碳量子点形
                                                               成了稳定的表面态,且该碳量子点的表面态对荧光
                 不同质量浓度 AMC-CQDs(0.1、0.2、0.4、0.6、
                                                               发射贡献最大,因而不显示激发波长依赖性。
            0.8 g/L)在 357 nm 下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图见
            图 7。
















             图 7   不同质量浓度 AMC-CQDs 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Fig. 7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AMC-CQDs dispersed
                   in water with various mass concentrations            图 9  AMC-CQDs 的三维荧光光谱
                                                                       Fig. 9    3D FL spectra of AMC-CQDs
                 由图 7 可知,随着 AMC-CQDs 质量浓度的增大,
            吸光度也不断增强,呈现出线性关系,符合 Lambert-                       2.2.3  AMC-CQDs 的荧光量子产率
            Beer 定律。这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MC-CQDs                          根据 AMC-CQDs 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可知,在
            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碳量子点与 AMC 的结                           370 nm 激发时,AMC-CQDs 荧光强度最高。同时考
            合,利用碳量子点自身良好的水溶性,在一定程度                             虑标准物(硫酸奎宁)的紫外吸收范围,因此 AMC-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