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1811
P. 34
·1820·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5 卷
C.I.PR31 之间的色差。 2.1.2 FTIR 分析
耐热性测试:用热失重分析方法表征颜料样品 对 C.I.PR31 和 C.I.PR31*(松香酸质量分数 3%)
的耐热性能。 采用 KBr 压片法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见图 2。
分散稳定性测定:取适量颜料分散色浆放入离
心管中,采用离心机在转速为 4000 r/min 下离心,
每隔 20 min 取离心液液面下 1 cm 处的颜料分散液
0.1 g 经稀释 2500 倍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最大
波长处的吸光度 [15] ,并比较水性化处理前后分散液
的比吸光度。
流变性能测试:颜料分散色浆放置 24 h 后,采
#
用黏度仪选取 2 转子测定分散色浆的黏度,并比较
分散液的流变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图 2 原始有机颜料 C.I.PR31 和松香酸改性有机颜料
C.I.PR31*的红外光谱图
Fig.2 FTIR spectra oforiginal organic pigment C.I.PR31
2.1 松香酸的亲水化改性
and C.I.PR31* treated by rosin acid
2.1.1 松香酸最佳用量的确定
松香酸分子中含有—COOH 基,吸附于颜料表 由图 2 可知,两条曲线均出现了酰胺基、硝基、
面后能够提升其亲水性能。为确定颜料达到最佳亲 甲氧基的特征峰,其中 1677 cm –1 处为酰胺基中
–1
水性时松香酸的用量,在偶合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 C==O 双键的吸收峰,1644 cm 处为 N—H 的弯曲
–1
量的松香酸对颜料进行改性处理,其用量与颜料接 振动吸收峰;1529 和 1480 cm 处为硝基中 N==O
–1
触角和 Zeta 电位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键的特征吸收峰,890 cm 处为硝基在苯环间位 C—N
键的特征吸收峰;颜料上甲氧基的特征吸收峰出现
–1
在 1445 和 2842 cm 处。主要峰表征的结构与设计
目标物一致,由此推断 NASBS 萘环上的 C 原子已
与重氮盐上—N==N—相连生成了 C.I.PR31。二者相
–1
比,C.I.PR31*在 3412 和 1730 cm 处出现了—COOH 的
特征吸收峰,分别为 O—H 和 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但强度都不大,主要由于颜料中—COOH 含量较低所致。
—COOH 特征峰的出现,表明松香酸成功参与了
C.I.PR31 的改性,生成了目标产物 C.I.PR31*。
2.1.3 形貌及粒径分布
图 1 松香酸用量对颜料样品表面水滴接触角和 Zeta 电 松香酸改性前后 C.I.PR31 的晶体形貌见图 3。
位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amount of rosin acid on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and Zeta potential of the pigment sample
由图 1 可知,随着松香酸用量的增加,颜料的
接触角呈现减小趋势,其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 3%
时,颜料具有最小的接触角值(52.8°)和最大的 Zeta
电位绝对值(20.7 mV),继续增加松香酸的用量接 a—C.I.PR31;b—C.I.PR31*
触角值增大,Zeta 电位绝对值减小。这说明 w(松 图 3 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香酸)=3%时,能够完全作用于颜料表面提升颜料 Fig. 3 SEM images of samples
的亲水性能;超过该量后,颜料粒子的亲水化链会发
生相互缠绕,不利于颜料的分散及分散稳定性 [16-18] , 由图 3 可知,原始 C.I.PR31 是具有长条状结构
并且也会对颜料的色光、黏度等产生影响。基于上 的有机颜料,在偶合过程中经过松香酸改性后颜料
述测试结果最终确定松香酸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 的晶体形貌由长条状转变为圆片状,颜料颗粒晶体
的 3%。 成长方式、大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颜料的晶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