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1901
P. 19
第 1 期 郑环达,等: 超临界 CO 2 微乳液及其在纺织中的研究进展 ·5·
3.2 其他应用
研究人员还对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体系在其他纺
织品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2013 年,
Panayiotou [43] 等首次利用超临界 CO 2 /水/CaCO 3 微乳
液进行了蚕丝和棉织物的清洗研究,发现染色或未
染色织物上的污渍易于分散在微乳液内部,并可以
通过快速释压过程进行分离去除。随后的研究中,
又利用 Ca(OH) 2 分散水溶液在超临界 CO 2 流体中形
成的微乳液进行了纺织品清洗实验,结果显示在
120 MPa、40 ℃、Ca(OH) 2 质量分数 5%的最优工艺
图 1 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体系在纺织中的潜在应用
条件下,对油迹、橄榄兔皮胶、甜菜根的污物去除 Fig. 1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CO 2 microemulsion
效率可以达到 97%、99%和 97%,且不会对纺织品 system in textile
的其他部分造成污染 [44] 。Long [45] 等利用生物酶(-
4 结束语
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AOT 和超临界 CO 2
构建的微乳液体系成功进行了原棉织物的退浆预处 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体系依其相较脂溶性物质更
理,研究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原棉的杂质, 为多样的选择溶解性,显著拓展了超临界 CO 2 流体
并改善织物的亲水性;系统温度、压力、酶用量、 的应用范围,从而展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AOT 含量、含水量、初始 pH 和处理时间对棉织物 尽管现阶段研究人员们对于超临界 CO 2 微乳液的研
失重和毛细上升高度具有显著影响,并由此优化得 究不断深入,但仍需在以下方面进行系统探究:
出原棉织物退浆的最优工艺为系统温度 50 ℃、压力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超临界 CO 2 微乳液通
13 MPa、处理时间 60 min、pH=7~8。郑来久 [11,46] 常涉及多元相平衡体系,加强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体
等针对麻纤维传统脱胶、煮漂过程的水污染问题, 系的相行为研究,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进一
提出以超临界 CO 2 为介质萃取麻纤维中的半纤维 步深化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和宏观性质探索,
素、木质素、果胶等杂质;通过添加纤维素酶、木 有助于发现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体系的基本规律。
聚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水溶液,亚麻纤维残胶率可 (2)超临界 CO 2 /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构建。在
以达到 18%以下,白度达到 40 以上;但由于未形成 新型低成本表面活性剂结构设计基础上,结合超临
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亚麻纤维煮漂均匀度仍有较大 界 CO 2 和离子液体的绿色环保优势,开发超临界
的提升空间。综上所述,构建适宜于纺织产业工程 CO 2 /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可以拓宽超临界 CO 2 微
乳液的应用领域,并在纺织、材料、化学、生物等
化应用的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体系,有望在纺织材料
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及纤维改性等清洁化加工方
面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临界 CO 2 微乳液体系 参考文献:
在纺织中的潜在应用见图 1。 [1] Zheng H D, Xu Y Y, Zhang J, et al. An ecofriendly dyeing of w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