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201903
P. 169

第 3 期                    付   英,等:  源于钛白粉废料的含钛混凝剂效果及污泥特性                                  ·515·


            温静聚 24 h,制得液体 M-PTF(图 1b),并采用二                     15 min 后测 其污泥体积;同时测量投药量为
            安替吡啉甲烷法、邻菲啰啉比色法和密度计直接测                             3 mmol/L 时 M-PTF 与 PAC 在不同沉降时间(5~
                                                               20 min)的污泥体积,根据式(1)计算得到污泥沉
            量法分别测出其 TiO 2 的质量分数为 12.98%、Fe 2 O 3
                                                      3
                                                3
            的质量分数为 0.45%、密度为 1.35×10  kg/m 。将                  降速率(mL/min)。
            液体 M-PTF 置于 70 ℃烘箱中干燥 24  h,研磨成                                               V  V j
                                                                                            i
                                                                            污泥沉降速率                     (1)
            粉末状固体(图 1c)。                                                                   T  T i
                                                                                            j
            1.2.2    M-PTF 微观特性                                式中:T j 、T i 指实验选取的相邻的两个沉降时间,
                 与其他金属混凝剂类似,M-PTF 投加到水中,                       min;V j 、V i 分别指沉降时间为 T j 、T i 时具有明显分
            立刻水解成系列带正电的水解产物                 [21-22] ,然后与带      界面的污泥体积,mL。
            负电的污染物进行电中和/脱稳等系列反应,沉淀后                                污泥减量率与含水率:以 PAC 为基准,根据污
            形成含有大量水分的污泥,污泥含水量的大小对其                             泥沉降行为中投药量为 2.0~4.5  mmol/L 且沉降
            浓缩、脱水等后续处理影响很大。而污泥含水性能                             15 min 后的污泥体积计算不同投药量下 M-PTF 的污
            除了与污染物性质相关外,还与 M-PTF 自身特征有                         泥减量率,同时将其放入干燥箱,70 ℃下干燥 26 h,
            密切关系。采用 SEM 对比 WAFC 和固体 M-PTF                      得到不同投药量的固态污泥质量。根据污泥体积及
            的表面形貌,电压为 10 kV。分别采用 XRD 和 FTIR                    固态污泥质量计算不同投药量 M-PTF 与 PAC 的污
            对固体 M-PTF 的物相和键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泥含水率。污泥减量率按式(2)计算。
            XRD 分析:角度重现性 0.0001°,角度分辨率 0.02°,                     污泥减量率/%       V (PAC) V  (M PTF)    100 (2)
                                                  1
            扫描速度 5()/min。IR:分辨率 0.5 cm 。                                              V (PAC)
            1.2.3    M-PTF 混凝效果                                式中:V(M-PTF)与 V(PAC)分别表示沉降结束
                 采用烧杯实验、FM 对 M-PTF 效果及污泥表观                     后具有明显泥水分界面的 M-PTF 与 PAC 的污泥体
            形貌、沉降行为和含水率进行考察,以综合分析其                             积,mL。
            污泥特性。                                                  由于污泥在浓缩脱水前的含水率一般很高,故
                                                                                        3
                 实验水样取自济南大学校园生活污水,水质如                          其相对密度可假设为 1 kg/m ,所以可根据污泥体积
            下:浊度=74.6~182  NTU,色度=1.12~1.14  CU,               和固态污泥质量,按式(3)计算污泥含水率。
                                                                                          ( 
            pH=8.16~8.45,温 度 =15 ℃, COD Cr 质 量浓度 为                       V (     )混凝剂  液态  1  m 混凝剂)
                                                                                                 固态
                                                               含水率   /%                              100 (3)
            620.16~654.2 mg/L。                                                  V (     )混凝剂  液态  1
                 烧杯实验:以 M-PTF 与 PAC 为混凝剂,由于                    式中:V(混凝剂)表示 M-PTF 与 PAC 的污泥体积,
            二者没有共同的主要金属元素,为较合理地对比,                             mL,m(混凝剂)表示两者的固态污泥质量,g。
            投药量 M-PTF 以水样中的钛浓度计,PAC 以水样中
                                                               2    结果与讨论
            的铝浓度计,投药量取 2.0~4.5 mmol/L。混凝程序:
            混合速度和时间为 200 r/min 和 1 min;絮凝速度和                   2.1    M-PTF 的微观特征
            时间为 60 r/min、10 min,40 r/min、5 min;沉淀 15 min;      2.1.1    M-PTF 的表面形貌
            从距液面 2~3 cm 处取得水样,采用浊度仪及重铬酸                            M-PTF(图 2b)    [3]   与 WAFC(图 2a)的 SEM
            钾法测浊度、色度及 COD Cr 去除率,测定 3 次,取                      图见图 2。可以看出,二者形貌差别很大。M-PTF                   [3]
            平均值作为终值。                                           表面呈现一种由不规则样与晶状样多形态搭建的粗
            1.2.4    M-PTF 污泥特性                                糙网类形貌,表面积较大。不规则状类含量较高,
                 污泥实际形貌:采用 FM 对比 M-PTF 与 PAC                   且形态之间的空隙尺寸较小、形状多样,而含量较
            形成的污泥形态。将烧杯实验中投药量为 3 mmol/L                        低的晶状类结构间的空隙尺寸明显较大,呈现沟渠
            且沉降 15 min 后的污泥取出,导入到盖玻片上,利                        类形貌。WAFC 是由单一的棉花团类形貌组成的不
            用 FM 拍照,由于放大 100 倍出现模糊现象,因此,                       规则结构,结构间的连接较为紧密,空隙较少。
            实验中采用 40 倍放大倍数。                                    M-PTF 与制备原料间形貌的差别说明铁、钛等元素
                 污泥沉降行为:污泥体积是指絮体沉降不同时                          参加了聚合反应,改变了原料的结构和组成。从图
            间或沉降结束后具有明显泥水分界面的絮体总体                              2 还可看出,PAC 是由一种不规则的凸凹结构组成
                                                                              [4]
            积。将烧杯实验中投药量为 2.0~4.5 mmol/L 且搅拌                    的类山体形貌,其中一些形态呈现出大面积的光滑
            结束后的水样分别移到 6 个 250  mL 量筒内,沉降                      平面。总之,M-PTF 的表面积远大于 PAC。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