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精细化工2019年第9期
P. 187

第 9 期                   何云鹏,等: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1915·


                                                                   如表 4 所示,ΔG<0 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
                                                               并且是物理吸附(-20 kJ/mol <ΔG<0)的过程;ΔH>0
                                                               说明该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和 Langmuir 等温吸
                                                               附模型分析一致;ΔS>0 说明固液界面的混乱度增
                                                               加,H 6P 2W 18O 62/MIL-101(Fe)对 MB 的亲和力在增大。
                                                               2.2.7    重复利用实验
                                                                   为了探究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吸附亚甲基
                                                               蓝的稳定性,对材料做了重复利用实验。图 11 为复
                                                               合材料在 H 6 P 2 W 18 O 62 负载量 35%,pH=4,吸附剂

            图 10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吸附 MB 的 Langmuir(a)  用量为 0.5  g/L,MB 质量浓度为 40  mg/L 的条件下
                   和 Freundlich(b)等温线                          进行 5 次循环实验,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对 MB
            Fig. 10    Langmuir (a) and Freundlich (b) isotherm of MB
                    adsorbed by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   的吸附量仅降低了 4.9  mg/g,说明该复合材料具有
                                                               很高的稳定性与循环利用价值。
                 计算得出 Langmuir 和 Freundlich 等温曲线的参

            数见表 3。其中,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系
                                                     2
                2
            数 R 比 Freundlich 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系数 R 更接
            近 1,说明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吸附亚甲基蓝的
            过程符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随着温度的增加,
            吸附量 q m 逐渐增大,证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
            程。R L 值在 0~1 之间进一步说明该吸附为良好吸附。

            表 3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吸附 MB 的 Langmuir 与
                  Freundlich 参数
            Table 3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MB onto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
                                                                图 11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吸附 MB 的重复利用
                                  吸附模型                          Fig. 11    Reuse of MB adsorbed by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
                          Langmuir             Freundlich
                                                               3    结论
                                        2
                 q m/(mg/g)  K L/(L/g)   R L   R    K F   n   R 2
                                    –5
             303 K  148.1481  269.64  6.15×10 0.9824  117.9075  4.7699 0.6268  通过溶剂热法将杂多酸 H 6 P 2 W 18 O 62 与金属有机
                                    –3
             313 K  151.5152   14.85  1.12×10 0.9896  125.9872  4.8362 0.8746  骨架 MIL-101(Fe)复合,制备吸附剂 H 6 P 2 W 18 O 62 /
             323 K  156.0062   7.97   2.08×10 0.9859  134.2119  4.8994 0.8827  MIL-101(Fe)。该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电离出大量杂
                                    –3
                 注:R L 为分离因子。R L 的计算公式为:R L=1/(1+K Lρ 0),其中,   多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对亚甲基蓝等阳离子染料
            K L 为 Langmuir 等温吸附常数,L/g;ρ 0 为初始质量浓度,mg/L。
                                                               具有很强的吸附效果。在 303  K 下 H 6 P 2 W 18 O 62 /
                 热力学数据计算公式如下,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MIL-101(Fe)对 MB 的最大吸附量可达 148.1 mg/g。
            热力学参数见表 4。                                         表征结果表明,H 6 P 2 W 18 O 62 以客体的形式存在于
                             Δ  G=–RTlnK L             (5)     MIL-101(Fe)框架中,两者成功复合。实验结果表明,
                           l  n  ρ e =ΔH/(RT)+lnK L    (6)     在 H 6 P 2 W 18 O 62 的负载量为 35%,溶液 pH=4 的条件
            式中:R 为气体常数;T 为实验温度,K;K L 是                         下吸附剂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Langmuir 等温吸附常数,L/g。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吸附亚甲基蓝实验符合拟

             表 4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吸附 MB 的热力学参数   二级动力学模型和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并且是
            Table 4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MB adsorption on   一个自发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该吸附剂将MIL-101(Fe)
                    H 6 P 2 W 18 O 62 /MIL-101(Fe)
                                                               的高孔隙率、巨大比表面积等特性与 H 6 P 2 W 18 O 62 的
                                         T/K
                                                               独特配位能力、大量杂多阴离子的优良特性集于一
                              303        313        323
                                                               身,通过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材料稳定性,增强了
                K L/(L/g)   269.64      14.85       7.97
                                                               吸附性能。理论上该吸附剂对于工业中带有正电荷
               ΔG/(kJ/mol)   –14.947    –7.443     –7.443
                                                               的污染物均有选择吸附性能,适用于工业生产。
               ΔH/(kJ/mol)             132.012

             ΔS/〔J/(mol·K)〕            451.9                                                 (下转第 1929 页)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