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精细化工》2020年第8期
P. 198

·1696·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

            pH)于锥形瓶中,在 25  ℃空气摇床以 250 r/min 反                  ρ e 为 GM 吸附后上清液中染料质量浓度,mg/L;V
            应 24 h;吸附动力学实验中,取一定量 GM 加入到                        为溶液体积,mL;m 为吸附剂用量,g。
            不同质量浓度的 MB 溶液中,在 25  ℃下以 250 r/min                 1.4    再生实验
            的转速振荡吸附,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溶液质量浓                                 称取 0.1 g GM 加入到 50 mL 10 mg/L 的 MB 溶
            度;吸附等温线实验中,配制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                             液中,置于 25  ℃空气摇床以 250 r/min 反应 24 h 后
            MB 溶液(5~20 mg /L),加入一定量的 GM,在不                     过滤得到吸附剂,经烘干后进行解吸实验。将吸附
            同温度下以 250 r/min 的转速振荡 24 h。                        饱和的吸附剂加入到 50 mL 0.001 mol/L 的盐酸和
                 GM 对 MB 的去除率(R)和吸附量(Q)分别                      50 mL 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置于 25  ℃ 250 r/min
            按式(1)和(2)计算:                                       空气摇床中 24 h,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烘干。重
                                 ρ   ρ 
                           R / %   0  e    100       (1)     复上述操作,进行再生实验。
                                   ρ 0
                                 (ρ  ρ   )V                   2    结果与讨论
                             Q   0   e               (2)
                                    m
            式中:R 为 GM 对 MB 去除率,%;Q 为 GM 对 MB                   2.1  GM 的表征
            吸附量,mg/g;ρ 0 为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mg/L;                          过筛(80 目)后的 GM 的 SEM 图如图 1 所示。















                                         a—全景图;b—单个 GM 放大图;c—GM 表面放大图
                                                    图 1  GM 扫描电镜图
                                                  Fig. 1    SEM images of GM

                 从图 1a、b 可以看出,GM 为单分散的球形,
            粒径在 100~180  μm,球形度很好;由图 1c 可以看
            出,微球 GM 外表面较为粗糙,可以为吸附提供更
            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吸附位点。
                 GM 的 XRD 谱图如图 2a 所示;氮气吸附比表
            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结果如图 2b 所示;微球的粒径
            分布情况如图 2c 所示;pH 3~10 范围内 GM 的 Zeta
            电位随 pH 的变化情况如图 2d 所示;GM 的 FTIR
            谱图如图 2e 所示。
                 由图 2a 可知,GM 为非晶相,GM 在 2θ=22°~28°
            弥散峰相对于 MK 在 2θ=20°~26°弥散峰出现偏移,
            表明发生了从 MK 到地质聚合物的转变。由比表面
            积及孔径分布测试仪可知,GM 的 BET 比表面积为
                   2
            64.87 m /g, 高于文献报 道的磷酸基 地质聚合物
                                2
            ( PAGPs )( 33.39 m /g )  [15]  和介孔地质聚合物
                      [16]
                   2
            (62 m /g) 。由图 2b 可知,孔径主要分布在 7~10
            nm 处。由图 2c 可知,GM 的粒径分布符合“M”
            型分布    [11] ,且粒径主要集中于 100~180 μm,为避免
            粒径大小对吸附效果产生的干扰,所有实验和表征

            均使用该粒径 GM。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