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精细化工》2022年第1期
P. 49
第 1 期 庞 杰,等: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磁性炭的水处理应用进展 ·39·
其饱和磁化强度为 15.0 emu/g。 容易,加热更均匀快速,可减少挥发成分的二次反
3.3 炭化温度 应,无热滞后现象,具有高效、低能耗、可控性好
炭化温度是影响生物质炭性质最重要的条件之 等特点 [51] ,现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
一,其对生物质磁性炭的产率、结构、比表面积、
孔容、孔径和吸附能力等性质特征均有明显影响。
康彩艳等 [44] 分别以香蕉秸秆、木薯秸秆为原料,
采用限氧热解法在不同炭化温度下制备生物质炭,
探究不同炭化温度对其理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
炭化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产率下降,H、O、N 等
元素含量减小,且灰分、pH、等电点等均随炭化温
度升高而增大。LIU 等 [45] 分别在 650、700、750 和 [52]
3+
800 ℃下炭化 Fe 浸渍后的花生壳粉制备生物质磁 图 4 常规加热方式和微波加热方式的对比
Fig. 4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heating and microwave
性炭并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炭化温度由 heating [52]
2
650 ℃升高至 800 ℃时,材料的比表面积由 2.4 m /g [53]
2
3
增大至 8.81 m /g、总孔容由 0.020 cm /g 增大至 LAM 等 将 NaOH 和 KOH 以 1∶1 的浸渍质
3
0.05 cm /g,对三氯乙烯的去除效率由 37.3%增大至 量比对果皮进行化学浸渍,在 550 W 功率下微波炭
化 5 min 得到了生物质炭并用于染料吸附,结果表
100%。且随着炭化温度的提高,部分铁氧化物由原
明,采用微波辅助炭化技术炭化生物质,所得产物
来的 γ-Fe 2 O 3 转变为 Fe(0),说明随炭化温度的变化,
炭质量分数达 87.0%,以孔雀绿为目标吸附物,其
生物质磁性炭内负载的磁性颗粒会随之变化,从而
吸附量达 28.5 mg/g。相较于常规加热炭化方式,该
影响磁性多孔炭的性能。
方法用时短、节能、且炭化效率更高 。
3.4 炭化时间
OMORIYEKOMWAN 等 [54] 在 500 和 600 ℃下微波炭
炭化时间对生物质炭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化棕榈壳前驱体制备中空炭纳米纤维,发现微波产
随着炭化时间的延长,生物质炭的石墨化程度增加,
生的电弧可以促进生物质颗粒脱除挥发物,挥发物
稳定性更好。
CROSS 等 [46] 将甘蔗渣在最高炭化温度 350 ℃ 进一步固化凝结形成焦油,焦油不断从生物质颗粒
内自挤出,在通过纳米尺度通道的过程中促进中空
时的停留时间从 20 min 提高到 80 min,生物质炭的
炭纳米纤维的形成。
稳定性提高;但当甘蔗渣的最高炭化温度为 550 ℃
时,提高甘蔗渣在最高温度的停留时间对生物质炭 4 生物质磁性炭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的稳定性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炭化温度和炭
化时间共同影响着生物质炭的稳定性。此外,炭化 生物质炭的吸附作用与其组成、多级孔结构以
时间对孔径和孔体积有一定影响,闫双娇 [47] 探究制 及表面官能团种类等有关 [55] 。生物质炭的多级微孔
备条件对秸秆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时发现,当 结构有利于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拦截,从而降
炭化温度为 400 ℃、炭化时间由 10 min 延长至 低重金属离子活性及移动性,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
30 min,生物质炭的孔径由 70 nm 减小至 67 nm,孔 也为重金属离子提供了丰富的结合位点。通常,木
3
3
体积由 0.36 cm /g 增大至 0.45 cm /g,但其影响远小 质素含量高的原料(如杨木等木本植物)炭化后大
于炭化温度对孔径和孔体积的影响。 孔增多,而纤维素含量高的原料(如稻草秸秆等草
3.5 炭化方式 本植物)炭化后多以微孔为主 [56] 。就表面官能团种
根据生物质炭化过程中升温速率及在最高温度 类而言,生物质炭表面的羧基、酚羟基、内酯基等
时保留时间的差异,可将其炭化方式分为慢速炭化、 含氧官能团呈酸性,利于负电性有机染料的吸附,
快速炭化、气化炭化、水热炭化和新型炭化方式 [48] 。 氨基、酰胺基等含氮官能团呈碱性,利于正电性有
微波炭化是一种新型炭化方式,其和传统炭化 机染料的吸附。研究表明,草本类生物质炭表面含
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加热模式不同。传统炭化通 氧官能团含量高于木本类生物质炭 [57-58] ,非纤维素
过热传导或热对流方式将能量从外部传递至内部,而 类生物质炭相比纤维素类生物质炭具有更多的含氮
微波设备通过颗粒内部的偶极旋转和离子传导 [49-50] 官能团 [59] 。由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机制可知,草本类
将能量直接供应在碳层(图 4)。由于微波炭化独特 生物质炭对单层吸附或负电吸附依赖性更高的目标
的传热传质规律,其加热机制与传统炭化方式相比, 污染物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除了生物质炭本身
炭化过程更简单,对反应条件和预期产物的控制更 的吸附效能,通过引入磁性组分制备得到的磁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