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精细化工》2022年第1期
P. 70

·60·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9 卷

            流动。在实验室岩心驱替实验中,可以采收 82%残                           [68-69] 。虽然国外文献中也常常将微乳液泡沫驱替称
            余油  [60] 。荷兰 TU Delft 大学也通过岩心驱替实验,                 为低张力泡沫驱,但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不但测量
            验证了此工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油水中相                             了油水界面张力,而且对相态的影响也做了详细研
            微乳液的采收率比油水下相高 5%,注入预制泡沫的                           究和说明    [60-61,66] 。所以,特此作出对比说明,希望
            采收率比原位泡沫高 13%          [62]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            引起研究人员对微乳液本身作用的重视。
            油藏存在重力分离和非均质现象。注入的微乳液可                                 早在 2000 年,中国已经率先实现了低张力泡沫
            能会从已波及区域和底部流走,而随后的泡沫可能                             的油田应用。因为传统的 ASP/SP 配方已经可以有
            会转向未波及区域和油藏顶部。这样,微乳液不能                             效降低界面张力,所以直接使用 ASP 配方产生的低
            触及未波及区域,而泡沫本身在高原油饱和度下又                             张力泡沫,其采油效果优于 ASP 三元复合驱                  [53] 。胜
            不稳定,可能会造成此微乳液泡沫驱油的失效。                              坨油田在 2011 年使用磺酸盐-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配
                 因此,法国 TOTAL 石油公司、荷兰 TU Delft                  方产生了低张力泡沫,将单井产油量从 6.3 t/d 提高
            和美国 Rice  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另一种方案:使                        到了 9.2 t/d [70] 。所以,中国的微乳液/低张力泡沫驱
            用一种表面活性剂配方,在得到油水下相和足够低                             起步早,在应用层面上处于绝对的国际领先地位。
                               –2
            的界面张力(1.0×10  mN/m)的同时,产生稳定泡                       但是对于基础研究,尤其是油水相态对泡沫稳定性
            沫。这样虽然不能达到油水中相,但是配方也可以                             的研究不够细致充分,导致现场应用中出现了如初
            有效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微观驱替效率,同时保证                             期起泡慢、中期泡沫不稳定、后期乳液黏度大等问
            了水相中有充足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稳定的泡                             题 [71-72] 。所以,中国微乳液泡沫驱替应该在表面活
            沫。在岩心驱替实验中,这种微乳液泡沫驱可以提                             性剂和注入工艺两个层面上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具
            高 12%~50%的原油采收率          [61,63-64] 。荷兰 TU Delft   有发泡更快,泡沫更稳定,微乳液黏度低,易分离
            利用 CT 成像和岩心驱替实验对微乳液泡沫驱进行                           等特点。
            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微乳液处于油水下相,                             3.3   研究建议
            但是远离油水中相和最佳盐度时,其最终采收率很                                 综上所述,虽然微乳液泡沫驱结合了两个技术
            低,只与水气交替注入(WAG)相当。只有当微乳                            的优点,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微观和宏观采收率的共
            液接近油水中相,但是仍然处于下相时,采收率才                             同提高,但是在理论和应用上还面临如下挑战。
            会得到显著提高(采收率提高值 ΔE=15%OOIP)。                           (1)表面活性剂有效窗口狭窄。为了同时保证
            这是因为,只有接近油水中相时才能产生足够量的                             微乳液的产生和泡沫的稳定,油水乳液需要处于油
            微乳液。此微乳液不但保护了泡沫稳定性,还增加                             水下相,但是又要接近油水中相,导致有效窗口狭
            了局部压力梯度,有利于泡沫的产生,从而起到了                             窄。而油水相行为对温度、盐度、油组分等参数非
            与泡沫的良性协同作用           [65] 。                        常敏感,所以对于特定油藏条件需要开发相应的表
                 美国 Chevron 公司宣称找到了一种配方可以同                     面活性剂配方。这不仅增加了配方开发难度,还减
            时得到油水中相并产生稳定泡沫,并且在非均质填                             弱了配方的普适性,增加了工作量。
            砂管驱替实验中验证了此配方的优秀性能:普通泡                                (2)注入工艺需要模拟优化。将微乳液泡沫剂
            沫采收率为 45%,此微乳液泡沫驱的采收率达到                            拆分为微乳液剂和泡沫剂两段,分别进行注射,可
            71% [66] 。但是此配方的增溶参数只有 5~7,远低于                     以降低配方的开发难度,提高配方的普适性。但是
            一般油水中相的增溶参数(>10)。而且,作者也没                           此注入工艺需要进行模拟优化,避免两段表面活性
            有展示相关油水相态的照片。因此,对于此类配方                             剂流入不同区域,保证微乳液和泡沫可以产生良性
            的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的协同作用。在数值模拟领域,已经对微乳液和泡
                 另外,微乳液泡沫剂配方对盐度、温度和原油                          沫强化采油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微乳液
            构成很敏感,不具有普适性。针对特定的油藏条件,                            泡沫技术的数值模拟还鲜有报道。
            需要重新设计表面活性剂配方。而且需要根据油藏                                (3)物理化学和流体流动的基础研究还需要进
            条件,对泡沫的原油耐受度进行调整,使其满足:                             一步深化。虽然微乳液泡沫驱的基本原理已经被广
            泡沫在已驱替区域中稳定存在,起到调剖封窜的作                             泛讨论,但是对于微乳液和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产
            用;在进入未驱替区域时,泡沫需要迅速破裂并释                             生、破裂和运移,以及二者的互相影响还没有被充
            放出微乳剂      [67] 。                                  分理解。这些基础研究可以为表面活性剂配方的精
                 中国对微乳液泡沫驱的研究与微乳液驱的研究                          准设计,数值模型的改进优化,注入工艺的创新设
            类似,都是聚焦于界面张力的降低,而忽视了微乳                             计等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液本身的作用。因此,通常被称为低张力泡沫驱                                  针对以上挑战,作者提出如下研究建议。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