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精细化工》2023年第1期
P. 168

·160·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40 卷

                                  
                        Mn +2OH      Mn(OH)         (13)      为铁氧化物、铁氢氧化物和锰的氧化物。
                           2+
                                             2
                     2 Mn(OH)   2  O   2  2MnO(OH)    (14)      (2)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图分析可知,甲基橙模
                                               2
                     Mn 2+    O   H O   MnO(OH)    (15)     拟染料废水中主要存在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以
                             2    2            2               及类腐殖酸类物质,经 Fe/Mn/C 三元微电解处理后,
                 为了进一步研究 Mn 对 Fe/C 微电解反应速率的
                                                               甲基橙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偶氮键或磺酸基被氧
            影响,利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对 Fe/Mn/C 微电解和
                                                               化去除,苯环结构遭到破坏,生成含有不饱和键或
            Fe/C 微电解体系降解甲基橙的过程进行动力学研
                                                               共轭键的短链化合物。
            究,该方程如式(16)所示:
                                                                  (3)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知,Fe/Mn/C 三
                            ln    0  ln    t  kt    (16)   元微电解体系降解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时,反应
            式中:ρ 0 为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mg/L;ρ t 为反应
                                                               15 min 偶氮键和苯环的特征吸收峰强度大幅度下
            t 时刻甲基橙质量浓度,mg/L;k 为反应速率常数,                        降,微电解体系处理后,苯环结构被打开、偶氮键
                –1
            min ;t 为反应时间,min。
                                                               断裂,并使甲基橙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去除,脱
                 图 8 为甲基橙降解反应动力学曲线。由图 8 可
                                                               色效果显著,Fe/C 微电解体系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
            知,Fe/Mn/C 微电解和 Fe/C 微电解体系降解甲基橙                     时有其他中间产物生成。Fe/Mn/C 三元微电解体系
                                           2
            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R 分别为 0.99337
                                                               最佳反应 pH 为 4,相比于 Fe/C 微电解体系,pH 适
            和 0.99797)。Fe/C 微电解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为                      用范围略有扩宽。
                          –1
                     –4
            5.7381×10  min ,当 Mn 加入后,反应速率常数提
                                                                  (4)通过对 Fe/Mn/C 微电解和 Fe/C 微电解体
                          –4
                               –1
            高至 9.3834×10  min ,Fe/Mn/C 微电解体系对甲基
                                                               系反应动力学分析可知,甲基橙的降解符合准一级
            橙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 Fe/C 微电解体系。这是因为
                                                               反应动力学方程,Fe/Mn/C 微电解反应速率常数为
            与传统 Fe/C 微电解体系相比,Mn 的加入使微电解                        9.3834×10  min ,显著高于 Fe/C 微电解反应速率
                                                                             –1
                                                                        –4
            体系在生成 Fe/C 原电池的基础上,又生成了 Mn/C                       常数(5.7381×10  min )。Mn 使微电解体系额外生
                                                                              –4
                                                                                   –1
            和 Fe/Mn 原电池,增加了原电池与电子受体的数量,                        成了 Mn/C 和 Fe/Mn 原电池,同时生成氧化能力较
            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使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加快。                             强的 MnO 2 、Mn 2 O 3 和 Mn 3 O 4 ,增加了原电池与电子
                     2+      –
            同时,Mn 在 OH 存在下生成 Mn(OH) 2 ,Mn(OH) 2                受体的数量,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增强了微电解
            被水解成氧化能力较强的 MnO 2 、Mn 2 O 3 和 Mn 3 O 4 ,           反应的氧化还原能力,使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加快。
            增强了微电解反应的氧化还原能力,提高了有机物                                 本文分析了经 Fe/Mn/C 三元微电解工艺处理前
            的降解效率。                                             后模拟染料废水的有机物成分变化,揭示了模拟染
                                                               料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机理,通过反应动力学分析
                                                               Fe/Mn/C 和 Fe/C 微电解体系的反应速率,为 Fe/C
                                                               微电解工艺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后续会进一步
                                                               研究如何改进 Fe/Mn/C 三元微电解体系(如将
                                                               Fe/Mn/C 微电解填料制成规整化材料、采用超声等
                                                               辅助手段对微电解进行强化以及加入少量两性金属
                                                               作为催化剂强化微电解等),使 COD、色度的去除
                                                               率更高,同时对 Fe/C 微电解工艺的改进(例如,加
                                                               入 Al、Cu 的微电解体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图 8   甲基橙降解反应动力学曲线                       参考文献:
            Fig. 8    Kinetic curves of MO degradation  reaction under   [1]   DOS SANTOS R F, RAMLOW H,  DOLAN N,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s             different textile fibers on characterization of dyeing wastewater and
                                                                   final effluent[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8,
                                                                   190(11): 1-12.
            3   结论                                             [2]   BILAL M, ASGHER M, PARRA R,  et al.  An innovative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ve technology to tackle dye-based  industrial
                                                                   pollutant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576(1):
                (1)通过 SEM-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                          646-659.
            拉曼光谱分析可知,反应前的铸铁屑及活性炭表面                             [3]   WANG L (王磊), CHENG X X (成先雄), LIAN J F (连军锋), et al.
                                                                   Degradation of azo dyes by catalyzed persulfate with spinel
            存在大量孔隙,金属锰的表面较为平滑,反应后的                                 c-CuFe 2O 4[J]. Fine Chemicals (精细化工), 2021, 38(10): 2117-2124.
            铸铁屑、金属锰和活性炭表面被大量沉积物所覆盖,                            [4]   HU H N (胡海娜), LYU L H (吕丽华), XIONG X Q (熊小庆),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dyes suitable for textile fluorescent dyeing and
            空隙被堵塞,反应过程受到阻碍;表面附着物主要                                 their applications[J]. Fine Chemicals (精细化工), 2020, 37(6):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