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精细化工》2023年第3期
P. 46
·502·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40 卷
已深入应用于多个领域,是目前商用 OLED 的主流 产率达 38%的强烈室温磷光。这种材料已成功应用
材料。但在一些技术专利层面以及批量生产合成过 于制作高性能 OLED 器件,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可达
程中该类材料仍存在较大的障碍,如使用重金属伴 11.5%。这项工作证明了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有代替
随的高毒性与低产能、繁琐的生产过程导致的高成 贵金属发光材料的潜力。2021 年,WANG 等 [37] 基于
本等问题。近些年,由于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低成 上述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以双酚噻嗪萘(图
本、低毒性等特点,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使用这类材 9 中 β-DPTZN)作为磷光敏化剂、红荧烯(图 9 中
料构建电致发光器件。 Rubrene)作为荧光掺杂剂、苯并咪唑-三嗪(图 9
2013 年,BERGAMINI 等 [34] 首次将纯有机室温 中 TRZ-BPM)作为主体材料构建了基于纯有机磷光
磷光材料用于 OLED 器件,制作了一种由六硫代苯 分子敏化荧光薄膜,该薄膜具有更高的量子产率
核和外围甲苯取代基组成的分子 RTP A(图 9),RTP (55.0%~60.3%)和外量子效率(15.7%)。这一研
A 在粉末状态下能显示出高达 80%的磷光量子产 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纯有机磷光材料制备高效
率。由于该化合物在薄膜状态下发光环境改变,制 率、低成本 OLED 器件的新方法。
成的 OLED 器件只表现出最高为 0.1%的外量子效 尽管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近些年快速发展,但
率,远没有达到实际应用的性能水平。但该器件能 其在 OLED 的应用上还不成熟,面临着诸多挑战:
够随着电压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电致发光光谱,因而 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三线态激子寿命相对较长,电
可以通过对器件结构的改进来提高发光性能,表明 流密度的增大会引起激子浓度猝灭,从而导致效率
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有潜力用于 OLED 器件的制备。 滚降现象,严重影响器件的寿命;由于蓝色磷光需
2019 年,WANG 等 [35] 通过在双咔唑化合物上 要更高的能量,所以其器件稳定性劣于红色和绿色
引入不同的取代基,设计了一系列具有聚集诱导磷光 磷光器件,并且这一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由
(AIP)分子(图 9 中 BCZ 1~4),该类材料能够发射 于上述各种原因,目前的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能够
两种不同的磷光,在纯固态下量子产率高达 64%。其 用于 OLED 器件的较少,但通过对纯有机室温磷光
OLED 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达 5.8%,超过传统荧光 材料稳定性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合理的分子设计
OLED 器件的理论极限值 5%。聚集诱导发射策略 和器件优化,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有望代替现有主
的引入有效减少了 OLED 器件的效率滚降现象。 流材料,以一种绿色而经济的方式生产稳定、高效
的发光器件。
3 生物成像
生物成像一直是临床医学诊断定位以及研究生
理过程机理的重要工具,目前已开发了超声成像、
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X 射线成像、荧光
成像等成像技术。与其他传统成像技术相比,荧光
成像技术尽管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但生物自
发荧光和背景干扰使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而长寿
命发光和较大的 Stokes 位移使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生物自身荧光和背景干扰的影
响,还能够提供较高的信噪比,在生物成像上具有
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38]
图 9 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分子结构 2016 年,CHEN 等 报道了以不同电子供体修饰
Fig. 9 Molecular structur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rganic N-取代萘二甲酰亚胺(NNI)所得的一系列衍生聚合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物(如图 10a 所示),这些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室温磷
由于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实现对分子环境的 光性质并能很好地同生物大分子结合。其中,聚乳酸
要求较高,所以将其制成薄膜态时都难以保持较好 聚合物(1,2-OPh-PLA)在无重原子诱导的条件下具
的发光效率,这一问题限制了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有长达 1.12 s 的超长磷光寿命。除此之外,他们根据天
应用于 OLED 器件。2019 年,WANG 等 [36] 报道了 然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与 NNI 染料的亲和性,研究了
一种室温磷光体系,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其衍生物(Br-BSA)在神经元组织中的磷光成像能力,
他们以双酚噻嗪萘(图 9 中 β-DPTZN)为发光单元, 其稳态发射光谱见图 10b。将 Br-BSA 和神经元细胞一
以苯并咪唑-三嗪(图 9 中 TRZ-BPM)为主体材料, 起培养 10 min 后,通过显微镜获得了较清晰的红色磷
通过主客体掺杂构建的体系能在薄膜态表现出量子 光图像,实现了磷光标记的生物成像(图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