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精细化工》2023年第6期
P. 16

·1166·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40 卷

            吸附作用形成保护膜来抑制腐蚀,即覆盖在金属基                             对海水中铜的缓蚀作用,探究了分子量和杂原子数
            体表面起到屏蔽作用          [38-39] 。因此,其缓蚀性能主要             目对缓蚀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缓蚀剂浓度
                                                                      –3
            受表面覆盖率、润湿性以及吸附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 5×10  mol/L 时,4 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分别为
            其中,表面覆盖率主要受有机缓蚀剂浓度的影响,                             84.35%、91.91%、92.17%、94.43%。其中,6-苄基
            润湿性和吸附强度则和其自身分子结构以及协同效                             氨基嘌呤的缓蚀性能最优异,缓蚀效率随缓蚀剂分
            应有关。                                               子量和杂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1.2.1   浓度
                 有机缓蚀剂的浓度会对金属基体表面吸附膜的
            完整性产生影响        [40] 。当有机缓蚀剂浓度较低时,吸
            附膜的致密性、均匀性较差,因此缓蚀效率较低。

            通常有机缓蚀剂浓度的增加会提高表面覆盖率,从
            而提升缓蚀效率。一旦有机缓蚀剂分子吸附并覆盖                             1.2.2.3   取代基
            金属基体的整个表面,缓蚀效率就不会再发生显著                                 有机缓蚀剂分子骨架上取代基的存在不仅可以
            变化,即有机缓蚀剂达到了最佳浓度。此外,有机                             改变分子尺寸和溶解度,还可以增加吸附位点的电
            缓蚀剂的吸附方式也会受其自身浓度的影响。低于                             子密度,从而提高缓蚀效率            [46] 。LIAO 等 [47] 合成了 5
            最佳浓度时,缓蚀剂分子以水平方向吸附在金属基                             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三聚氰胺衍生物(T 1 ~T 5 ,结构
            体表面,金属基体表面与缓蚀剂分子间的引力占主                             式如下所示),并通过失重法探究了甲基和叔胺基的
            导地位;高于最佳浓度后,缓蚀剂分子则以垂直方                             引入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 1 ~T 5  5 种三
            向吸附,缓蚀剂分子间分子内斥力占主导地位                      [41] 。   聚氰胺衍生物的缓蚀效率分别为 61.1%、83.9%、
            1.2.2   分子结构                                       85.3%、95.1%、95.8%。由此可见,在三聚氰胺分
                 目前普通认为,有机缓蚀剂的分子结构很大程                          子结构中引入叔胺基相比于甲基具有更优异的缓蚀
            度上决定了其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受烷基疏水链的                             性能,缓蚀效率随取代基、氮原子数目和烷基链长
            长度、杂原子、供/吸电子取代基的存在、杂环的尺                            度的增加而增加。
            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2.1   烷基疏水链
                 有机缓蚀剂分子上烷基链的长度对有机缓蚀剂
            的疏水性和成膜性具有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
            影响着有机缓蚀剂的润湿行为。烷基链长度的增加
            可以提高有机缓蚀剂的疏水性,改善暴露金属表面
            的拒水倾向,进而提高表面的保护程度                   [42] 。WANG
            等 [43] 合成了不同烷基链(碳原子数目为 1~3)连接
            的单/二苯并三氮唑衍生物,探究了杂环数目和烷基
            链长度对有机缓蚀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烷基
            链碳原子数目为 3,缓蚀剂浓度为 0.15 mmol/L 时,二
            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的缓蚀性能最为优异,对铜的缓
            蚀效率可达 98.2%,高于单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的

            89.2%。缓蚀效率随苯并三氮唑数目或者烷基疏水链
            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1.2.2.4   环尺寸
            1.2.2.2   杂原子                                          有机杂环化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杂原子以及不
                 目前,杂环化合物是有机缓蚀剂领域中研究最                          饱和键,可稳定吸附在金属基体表面。环尺寸的
            为广泛的一类,杂原子的变化和杂环的引入都可对                             增大会引起分子面积的增大、吸附中心杂原子和 π
            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引入电负                             键数量的增加以及键角的改变,从而导致缓蚀剂
            性杂原子、将电负性低的杂原子替换为电负性较高                             分子疏水性的改善、金属基体表面有机缓蚀剂分
            的杂原子、相对于母体分子加入额外的氮、硫原子、                            子取向的变化以及吸附行为的改变                 [44] ,进而提高
            用杂环取代苯环等皆可有效提高有机缓蚀剂的缓蚀                             缓蚀效率。HADISAPUTRA 等          [48] 通过密度函数理
            性能  [44] 。MIHAJLOVIĆ 等 [45] 研究了咪唑及其衍生物             论(DFT),采用 B3LYP/6-31(G)计算方法得出了 5
            嘌呤、腺嘌呤和 6-苄基氨基嘌呤(结构式如下所示)                          种二苯并冠醚衍生物 DB12C4、DB15C5、DB18C6、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