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201812
P. 156

·2124·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5 卷

                   2+
            选取 Cd 初始质量浓度为 100 mg/L 较为适宜。                       2.6   吸附动力学考察
                                                                                             2+
                                       2+
            2.5   吸附时间对 ZE 吸附 Cd 性能的影响                             为了探究 ZE 去除废水中 Cd 的动力学特征,
                                            2+
                                                                                           2+
                 在 pH=7、ZE 投加量 0.1 g、Cd 初始质量浓度                 考察了吸附时间对 ZE 吸附 Cd 性能的影响,结果
            100 mg/L、吸附温度为 25 ℃条件下,实验方法同                       见图 9。本文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
                                         2+
            1.2.2 节,吸附时间对 ZE 吸附 Cd 性能的影响见图 9                   学方程、双常数模型和内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
                                            2+
            内插图。从图 9 可以看出,ZE 对 Cd 的吸附分为两                       拟合。吸附动力学参数如表 2 所示。
            个阶段,在 0~30 min 内,随着吸附时间延长,ZE                           由表 2 可知,准二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拟合 ZE
                 2+
            对 Cd 去除率逐渐增大,当吸附时间为 30 min 时,                      对 Cd 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 R 为 0.9999,吸附过
                                                                                           2
                                                                    2+
                     2+
            ZE 对 Cd 的去除率和吸附量达到 98.68%和 49.38
                                         2+
            mg/g,在 30~60 min 内,ZE 对 Cd 的吸附趋于平衡。                程受化学吸附控制,真实表征了该反应的外部液膜
                                                               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过程                [22-23] 。由该模型
            这主要是由于在吸附初期,ZE 表面存在大量的吸附
                                                                            2+
                                        2+
            位点,吸附传质动力大,对 Cd 吸附速率迅速增强                           预测 ZE 对 Cd 的吸附量为 49.75 mg/g,数据拟合
                               2+
            [20] 。随着 ZE 吸附 Cd 时间的延长,ZE 表面吸附位                   度良好。
                                      2+
            点逐渐减少,导致 ZE 对 Cd 的吸附率降低,直到                             在内扩散模型中,ZE 中 q t 对 t       0.5  曲线为不通过
                                                 2+
            ZE 达到饱和     [21] ,吸附在 ZE 表面的 Cd 会扩散到               原点的直线,说明吸附过程存在颗粒内扩散,但不
                                                                                             2+
            ZE 内部,并与之形成复合体。因此,ZE 去除废水                          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ZE 对 Cd 的吸附通过颗粒
            中 Cd 的最佳时间为 30 min。                                内扩散和膜扩散共同控制,导致在平衡阶段溶液中

                                                                        2+
                                                               过低的 Cd 浓度内扩散速率减缓,这与准二级动力
                                                               学结论一致。FA 改性后,内扩散模型的相关系数增
                                                                                               2+
                                                               大,说明内扩散过程对 ZE 吸附 Cd 的影响增大,
                                                               这也表明,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 ZE 内扩散的传
                                                               质驱动力。
                                                               2.7   吸附等温线测定
                                                                   吸附等温线对揭示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的机理
                                                               有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了吸附温度(25、35、45 ℃)
                                                               对 ZE 吸附 Cd 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 10。为进一
                                                                            2+

                                          2+
                  图 9   吸附时间对 ZE 吸附 Cd 性能的影响                   步解释 ZE 对 Cd 的吸附机理,采用 4 种模型对 ZE
                                                                             2+
            Fig. 9    Effect of adsorption time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2+
                   of zeolite for Cd 2+                        吸附 Cd 等温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见表 3。

                                                         2+
                                            表 2   沸石对 Cd 的吸附动力学相关参数
                                                                         2+
                                       Table 2    Adsorptionkinetic parameters of Cd on zeolite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双常数模型                  内扩散模型
              q e/(mg/g)   q e,exp/   K 1/   2  q e,exp/   K 2/   2             2      K 3/〔mg/           2
                                -1
                                                                                           1/2
                       (mg/g)  min    R    (mg/g)   〔g/(gmin)〕  R    A  B     R      (gmin )〕     C    R
               49.38   40.03  0.059 0.8862  49.75  0.0586  0.9999  3.7589 0.0347  0.9033  0.6416  43.981 0.6873

                                    2+
                      表 3   沸石对 Cd 吸附等温参数                          根据 Giles  [24] 等对等温曲线分类可知,ZE 对
                                                 2+
            Table 3    Adsorption isotherm parameters of Cd  on zeolite   Cd 的吸附为“L”型吸附,主要表现为 Cd 低质量
                                                                                                     2+
                                                                 2+
                                           吸附温度/¥
             吸附模型方程         参数                                 浓度时吸附量增加较快,并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
                                       25     35      45
               Langmuir    b/(L/mg)   0.192  0.1793  0.4822    吸附量逐渐趋于平衡(图 10)。由表 3 可知,Langmuir
                                                                                                         2+
                          q m/(mg/g)  86.21  90.09  99.01      模型和 Fredunlich 模型可较好地拟合 ZE 对 Cd 的
                          R 2         0.9966  0.9968  0.9845   吸附,相关系数在 0.95 以上,说明 ZE 吸附 Cd 是物
                                                                                                       2+
               Fredunlich    K F      9.76  24.11   32.68
                          1/n         0.5927  0.4324  0.3922   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Langmuir
                                                                       2
                          R 2         0.9600  0.9585  0.9679   模型的 R 最大,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当吸附达到饱
               Temkin     A           0.09  41.86   45.82      和时,吸附量不再增加           [25] 。Freundlich 模型假设吸
                          B          63.17  49.49   45.82
                          R 2         0.9207  0.9105  0.8590   附剂表面是不均匀的,拟合常数 1/n 反应吸附强度                  [26] ,
               D-R        q m/(mg/g)  58.83  63.17  66.34      1/n 介于 0~1,说明 ZE 对 Cd 的吸附易于进行。本
                                                                                         2+
                          E/(kJ/mol)   41.67  50    90.91      实验表明,ZE 对 Cd 的饱和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
                                                                                2+
                           2
                          R           0.815  0.8237  0.8174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