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1807
P. 45
第 7 期 李玉峰,等: 无皂苯胺/硅丙共聚乳液的制备及其防腐蚀性能 ·1113·
由表 1 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较高时,共聚乳 由于反应速度快,使得 Ani 在硅丙乳胶粒子表面未
液的粒径变大,稳定性变差;乳胶膜的接触角变小, 充分接枝的情况下直接自聚,造成乳胶粒子的团聚,
吸水率升高,疏水性下降,附着力也略有降低。比 平均粒径增加,破坏了共聚乳液的分散性,对乳液
较来看,不同温度得到的共聚乳液乳胶膜的抗冲击 稳定性及乳胶膜的疏水性和附着力产生不良影响,
性和柔韧性都能达到使用要求。当采用先 20 ℃反应 乳胶膜的防腐蚀性能随之变差。因此,本文采用分
6 h 然后升温 80 ℃反应 2 h 时,制备的共聚乳液的 段控温的方法,先 20 ℃反应 6 h 以保证 Ani 单体的
基本性能及其乳胶膜的性能相对较好,说明此时 Ani 充分接枝,避免 Ani 的自聚和 PANI 的团聚;再升
在硅丙乳胶粒子表面的接枝和聚合都较为充分。 温 80 ℃反应 2 h,使 H 2 O 2 的氧化能力完全发挥,
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制备的系列共聚乳液乳胶膜 Ani 聚合反应完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
的防腐蚀性能进行测试,不同反应温度的苯胺/硅丙 反应温度为先 20 ℃后 80 ℃时,共聚乳液乳胶膜的阻
7
2
共聚乳液的电化学阻抗谱见图 3,内插图为相应温度 抗值达到 4.70×10 Ω·cm ,具有最佳的防腐蚀性能。
时曲线的放大。 不同温度下反应得到的苯胺/硅丙共聚乳液的
极化曲线见图 4。
图 4 不同反应温度的苯胺/硅丙共聚乳液的极化曲线
Fig. 4 Polarization curves of Ani/SiAc copolymer emulsion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由图 4 可以看出,反应温度为 20 ℃的共聚乳液
比 10 ℃的共聚乳液腐蚀电流密度低,腐蚀电位高。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H 2 O 2 分解效率逐渐增
加,体系中 PANI 的含量增加,其氧化还原作用和
钝化作用提高了金属表面的电位,降低了腐蚀电流
A—Bode 图;B—Nyquist 图 密度。但是当温度继续升高,腐蚀电流密度升高,
图 3 不同反应温度的苯胺/硅丙共聚乳液的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电位降低。而当反应温度为 20 ℃反应 6 h、80 ℃
Fig. 3 EIS plots of Ani/SiAc copolymer emulsion synthesized 反应 2 h 时,共聚乳液的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密度最低,防腐蚀性能最佳。这与电化学阻抗谱的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从 10 ℃升高到 测试结果一致。
80 ℃时,共聚乳液乳胶膜的阻抗值呈现先增加后减 2.4 H 2 O 2 用量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
小的趋势。分析认为,苯胺/硅丙共聚乳胶粒子的形 由于 Ani 的聚合机理为阳离子自由基聚合,因
成遵循无皂乳液机理中非均相“核-壳”增长模式, 此需要过量的氧化剂,所需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一般
其本质是体系中 Ani 单体先在硅丙乳胶粒子表面接 为 Ani 的 0.8~2 倍 [22] 。Ani 聚合常用的氧化剂为 APS,
枝,再进行链增长,最后得到核壳结构的共聚乳胶 APS 反应后向体系中带入的铵根离子会给排放液中
粒子。当温度为 10 ℃时,H 2 O 2 分解速率较慢,反 带入大量的氨氮和盐分(硫酸铵),造成废水后处理
应体系中以 Ani 在硅丙乳胶粒子表面的接枝为主, 的困难。同时,所制备的乳胶膜中含有的硫酸铵,
链增长反应缓慢。当温度升高到 20 ℃,H 2 O 2 分解 会对乳胶膜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选择 H 2 O 2 为引发
速率加快,接枝在硅丙乳胶粒子表面的 Ani 聚合反 剂,其分解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可以避免上述不利
应程度增加,PANI 含量增多,共聚乳液乳胶膜防腐 因素。表 2 为不同 H 2 O 2 用量下制得的共聚乳液的基
蚀能力变强。当温度继续升高时,H 2 O 2 逐渐达到最 本性能及其乳胶膜基本性能的测试结果,温度条件
佳分解温度,Ani 聚合反应程度进一步增加,但是 为先 20 ℃(6 h)后 80 ℃(2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