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201901
P. 41
第 12 期 张亚明,等: UiO-66 膜的制备及其对正/异丁烷体系的分离 ·27·
配制如 1.2.1 节的晶种液倒入内衬中,将反应釜放入 体成功合成。随着乙酸含量的增多,在 2θ=7.2、8.3
120 ¥的烘箱中反应 24 h 后取出,冷却至室温,膜 处峰强度逐渐增大,峰宽逐渐减小,说明材料的结
片经 DMF 冲洗,浸入无水甲醇 12 h 后取出,在 晶度增强。晶体 U0、U25、U50 的 SEM 图见图 2b、
120 ¥下真空干燥 24 h。重复此步骤 2 次,制得 c、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乙酸加入量为 0 时,晶
UiO-66 膜。 体成不定形状态。随着乙酸加入量的增加,晶体逐
1.3 膜性能测试 渐成形,在图 2d 中显示出标准的正八面体状态。由
气体渗透实验采用如图 1 所示装置。实验前, 此可见,在反应中,乙酸的加入明显促进了 UiO-66
将制备的 UiO-66 膜在 120 ¥下真空干燥 6 h 后组装 晶体的形成。
在自制膜组件中,并用圆形硅胶垫圈密封,膜片的
2
4
有效渗透面积约为 3×10 m 。然后,将膜组件置于
可控温加热套内,通过调节加热套温度,控制实验
温度在 25~200 ¥内变化。通过控制进料侧的针阀,
调节跨膜压差在 0.02~0.14 MPa 内变化。膜的渗透
侧连接到没有扫气的电子皂泡流量计上(即渗透侧
5
压力保持在约 1.0110 Pa)。采用电子皂泡流量计测
试膜后侧的气体流量,按照 P=J/(Δp·S)计算得出单
组分气体的渗透速率 P A 和 P B ,根据渗透速率利用
α A/B =P A /P B 计算各组分间的理想渗透选择性(α A/B )。
2
其中,P 表示渗透速率,mol/(m ·s·Pa);J 表示渗透
通量,mol/s;Δp 表示跨膜压差,Pa;S 表示膜片的
2
有效渗透面积,m 。
图 2 不同乙酸加入量制得 UiO-66 晶体的 XRD 图(a)和
SEM 图(b、c、d)
Fig. 2 XRD patterns (a) and SEM images (b, c, d) of
UiO-66 samples using different dosage of acetic
acid as modulator, respectively
2.1.2 ZrO 2 过渡层对 UiO-66 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如 1.2.1 节所述制得 UiO-66 晶种颗粒的 SEM 图
见图 3a。从图 3a 可以看出,晶体大小均一,直径大
约为 150 nm。未引入 ZrO 2 过渡层接晶种二次生长
图 1 气体渗透实验装置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gas permeation test 制得 UiO-66 膜(空白 UiO-66 膜)表面和截面的
SEM 图见图 3b、c。α-Al 2 O 3 支撑体引入 ZrO 2 过渡
2 结果与讨论 层后接晶种二次生长制得 UiO-66 膜(ZrO 2 -UiO66
膜)表面和截面的 SEM 图见图 3e、f。
2.1 UiO-66 膜制备条件考察 由图 3b、e 看出,图 3e 中晶体互相交叠互锁,
UiO-66 膜是晶体附着晶核在载体表面交错生 形成了致密的 UiO-66 膜。图 3b 中,晶体互相堆叠,
长的结果,生长的晶体纯度和尺寸是制得良好 形成的 UiO-66 膜较疏松。由图 3c、f 看出,图 3f
UiO-66 膜的关键。因此,本文考察了调节剂乙酸含 中形成的 UiO-66 膜与 ZrO 2 过渡层结合紧密,无分
量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和 ZrO 2 层对成膜的影响,确定 层现象,膜层覆盖度高且膜厚度均匀,约为 5 μm,
了最佳制膜条件。 而图 3c 中形成的 UiO-66 膜与 α-Al 2 O 3 之间结合不
2.1.1 调节剂乙酸含量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紧密,出现堆叠现象,这将导致膜层易脱落。同时,
在 n(ZrCl 4 ) : n(CH 3 COOH)=1 : X(X=0、10、25、 从图 3d 也可以看出,无 ZrO 2 过渡层的 UiO-66 膜,
50,制得的 UiO-66 晶体分别记为 U0、U10、U25、 XRD 特征峰较弱,是因为 UiO-66 膜层较薄导致。
U50)下,考察了乙酸含量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加 过渡层 ZrO 2 的存在,使得 UiO-66 膜生长更致密。
入不同含量乙酸调节剂后制得 UiO-66 晶体的 XRD 这是因为 α-Al 2 O 3 支撑体的粒径较大,撑体表面可
图见图 2a。从图 2a 可以看出,在 2θ=7.2°、8.3°、 能会有较大的粒间距,使得接晶种时晶种会掉落入
17.0°处出现了 UiO-66 的特征峰 [10] ,证明 UiO-66 晶 孔中,撑体表面晶种分布不均匀。而 ZrO 2 层的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