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精细化工2019年第8期
P. 47

第 8 期                   张世锋,等:  自乳化微乳液法两亲水溶性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1535·


            水单体聚合,反应一段时间后冲出胶束,继续引发                             液的表面张力迅速降低;当疏水单体浓度过高时,
            水溶液中亲水单体的聚合。如此反复进行,就可以                             如图 6c 所示,聚合物溶液中气-液表面达到吸附饱
            将疏水单体以微嵌段的形式引入亲水高分子长链                              和,表面张力下降变得缓慢            [15] ,并最终达到平衡。
            中,从而制备出两亲水溶性聚合物,也避免微乳液
            聚合中对于小分子乳化剂后处理的问题。图 4 是自
            乳化微乳液聚合的示意图。
















                                                                 图 6    溶液中分子链聚集状态随 St 含量变化示意图
                                                               Fig.  6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hange  of  molecular

                      图 4    自乳化微乳液聚合示意图                              chain aggregation state with St content in solution
            Fig. 4    Schematic diagram of self-emulsifying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2.6   聚合物溶液黏度分析
                                                                   图 7 是 St 用量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从图
            2.5   聚合物溶液表面张力分析                                  7 可以看出,随着聚合物中 St 质量分数从 0.5%增加
                 图 5 是 St 用量对聚合物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到 1.5%,聚合物溶液的黏度缓慢地提升;继续提高

                                                               St 的含 量, 聚合 物黏度 迅速 增加, 最大 可 达
                                                               1260 mPa·s;当聚合物中 St 的质量分数大于 2.5%后,
                                                               所制备的聚合物溶液黏度开始下降。这是由于,当
                                                               St 浓度过低时,聚合物分子链的疏水缔合作用不明
                                                                                                    –
                                                               显,如图 6a 所示,由于分子链中—COO 静电排斥
                                                               作用的存在,使得溶液内部分子链成舒展状态,此
                                                               时聚合物溶液黏度较低。进一步增加 St 浓度,如图
                                                               6b 所示,溶液内部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疏水微嵌段发
                                                               生疏水缔合,形成以分子间缔合为主的超分子结构-
                                                               动态物理交联网络        [16] ,使得黏度有较大提升。当 St

                  图 5  St 用量对聚合物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的浓度过高时,如图 6c 所示,溶液内部分子链存在
            Fig. 5    Effect of St content on the surface tension of copolymer   过多的疏水微嵌段,导致分子链内部疏水微嵌段的
                   solution
                                                               缔合作用大于分子链之间疏水微嵌段的缔合作用,
                 如图 5 所示,随着聚合物中 St 质量分数由 0 增                   导致分子链发生卷曲,破坏分子链的交联结构,使
            加至 2.5%,其水溶液表面张力由 55.731 mN/m 降至                   黏度开始下降。
            26.113  mN/m,继续增加 St 的浓度表面张力趋于稳
            定。说明疏水单体 St 和丙烯酰胺及丙烯酸共聚后赋
            予了两亲水溶性聚合物溶液较低的表面能。图 6 为
            溶液中分子链聚集状态随 St 含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6a 所示,此时溶液中疏水单体含量过少,疏水基团
            的疏水作用不明显,分子链主要存在于在溶液内部,
            溶液表面布满的水分子受溶液内部水分子的作用力
            较大,导致聚合物溶液表面张力较高。适当增加疏
            水单体含量,如图 6b 所示,由于聚合物中有疏水微
            嵌段结构的存在,微嵌段结构中的疏水基团会避免

            与水的接触而吸附在溶液的气-液表面,溶液内部水                                     图 7  St 含量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
            分子对溶液表面疏水基团的作用力较小,从而使溶                               Fig. 7    Effect of St content on the copolymer viscosity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