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精细化工》2020年第4期
P. 202

·836·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

            制得系列交联酸 EAC-1,观察 EAC-1 体系成胶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1.2.4   交联酸 HC-1 的制备
                 25 ℃下,向 300 mL 烧杯中依次加入 150.27 g               2.1   复合酸组分配比优选及红外光谱分析
            水和 176.78 g 盐酸,混合均匀后,形成质量分数为                           图 1 为乳酸、葡萄糖酸、乳酸及葡萄糖酸不同
            20%的盐酸溶液,然后按照质量分数 0.8%称取 2.64 g                    比例混合的复合酸与碳酸钙充分反应后残酸中沉淀
                                                               形成情况。
            稠化剂 TP369,在 300 r/min 的搅拌速度下缓慢加入

            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溶液 300 mL,搅拌 10 min,
            至酸液均匀透明后,按照质量分数 1.0%加入 3.33 g
            有机锆交联剂 JL369,搅拌形成交联酸 HC-1。
            1.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1.3.1   复合酸红外光谱测试
                 对乳酸/葡萄糖酸物质的量比为 1∶1 的酸液与
            碳酸钙粉末反应后的残酸液进行 FTIR 扫描,扫描                          a—乳酸; b—n(乳酸)∶n(葡萄糖酸)=1∶2; c—n(乳酸)∶n(葡萄
                                                               糖酸)=1∶1; d—n(乳酸)∶n(葡萄糖酸)=2∶1; e—葡萄糖酸
                             –1
            范围 500~4000 cm ,扫描次数 24 次,分辨率小于
                –1
            2 cm 。                                             图 1   乳酸与葡萄糖酸物质的量比对残酸中沉淀生成的
                                                                     影响
            1.3.2   交联酸成胶时间及黏度测试
                                                               Fig. 1    Effect of molar ratio of lactic acid to gluconic acid
                 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107—2005             [20] ,        on precipitation in residual acid
                                    –1
            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 170 s 下体系表观黏度,表观
                                                                   由图 1c 可知,乳酸及葡萄糖酸物质的量比为
            黏度稳定时对应的时间即为交联酸成胶时间,稳定                             1∶1 混合形成的复合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的残酸液澄
            时的黏度即为成胶黏度。                                        清透明,而单独使用乳酸(图 1a)、葡萄糖酸(图
            1.3.3   交联酸流变性测试及微观结构观察                            1e)时,残酸液中存在大量的白色固体粉末,乳酸
                 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107—2005             [20] ,  及葡萄糖酸物质的量比为 1∶2(图 1b)、2∶1(图
                                   –1
            采用旋转流变仪在 170 s 下测定温度由 30 ℃升至                       1d)时,反应后残酸液中亦有较少白色固体粉末存
            110 ℃时 EAC-1 交联酸的黏度变化。同时,在 60 ℃                    在。这些现象表明,当乳酸与葡萄糖酸单独使用时
            的振荡模式下,对交联酸进行应变扫描(频率 f=1 Hz,                       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钙盐在残酸中溶解度低所以沉
            应变 γ=1%~500%),在相应的线性黏弹性区域内,                        淀出来;而混合使用时,乳酸、葡萄糖酸与碳酸钙
                                                               反应形成的钙盐在残酸中溶解度明显增高,因此溶
            以适当的应变值(γ=1%)对其进行频率扫描(角频
                                                               液中白色固体粉末显著减少,尤其是乳酸及葡萄糖
            率 ω=0.1~100 rad/s),得到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
                                                               酸物质的量比为 1∶1 时,残酸溶液澄清透明,表明
            量(G)。
                                                               两种有机酸与钙离子可能通过螯合作用在残酸中形
                 在此基础上,将基液 EA-1 与交联酸 EAC-1 样
                                                               成了高溶解度的钙盐,从而不会产生二次沉淀而伤
            品置于液氮中急速冷冻后剪断形成断面,立即将样                                   [13]
                                                               害储层     。
            品置于50 ℃的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在氮气氛围                               为了更深入分析图 1c 的现象,图 2 列出了乳酸
            下利用离子溅射法对样品断面喷金 20 s,应用冷场发                         及葡萄糖酸物质的量比为 1∶1 的复合酸与碳酸钙
            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形貌结构。                                  粉末反应后残酸液的红外光谱图。
            1.3.4   交联酸反应动力学实验
                 将碳酸盐岩制成直径 2.5 cm、长 2 cm 的标准岩
            心,利用酸岩反应旋转岩盘仪,测定不同温度及酸
            浓度下 EA-1、交联酸 EAC-1 以及盐酸作为主体酸
            的交联酸 HC-1 与岩石的反应速率,从而获得酸岩
            反应动力学方程。酸岩反应速率根据式(1)计算。
                                    
                                   2 Δm
                               J                     (1)
                                   MSt
                                            2
            式中:J 为酸岩反应速率,mol/(cm ·s);Δm 为岩心

            反应前后质量差,g;M 为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S                                        图 2   残酸液红外光谱图

                             2
            为岩盘表面积,cm ;t 为反应时间,s。                                      Fig. 2    FTIR spectrum of residual acid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