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精细化工》2020年第8期
P. 127

第 8 期               姚金环,等:  烧结温度对 Fe(OH) 3 胶体制备 Fe 2 O 3 材料储锂性能的影响                      ·1625·


            是因为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极极化增大,使得
            电极材料的储锂性能变差。当电流密度从 5.0 A/g 重
            新回到 0.5 A/g 时,4 种样品电极都有很好的充放电
            恢复能力,其中 400 和 500  ℃烧结的样品电极表现
            出较优的倍率性能。值得注意的是,400  ℃烧结的
            样品电极较 500  ℃烧结的样品电极循环过程中容量
            波动较大。因此,综合来看,500  ℃烧结的样品电
            极的倍率性能最佳。当电流密度为 4.0  A/g 时仍有
            352.3 mA·h/g 的放电比容量。图 5b~e 分别为 4 种烧
            结温度下 Fe 2 O 3 样品电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第 1 次
            倍率测试(循环 1~30 圈)时的充放电曲线。从充放
            电曲线中可以看出,在 0.5 A/g 的电流密度下,4 种
            样品电极都存在明显的充、放电平台,但是当电流
            密度从 0.5 A/g 增加到 1.0 A/g 时,4 种样品的充、放
            电平台逐渐缩短,其中 400  ℃烧结的样品电极变化
            最明显,说明该材料极化程度大,500  ℃烧结的样
            品电极极化程度相对较小,在 4.0 A/g 电流密度测试
            时仍然有较明显的充、放电平台。


                                                                    b—400  ℃;c—500  ℃;d—600  ℃;e—700  ℃
                                                               图 5  4 种烧结温度下样品电极的倍率性能图(a)及对应
                                                                    的充放电曲线(b~e)
                                                               Fig. 5    Rate performances (a) and typical discharge/charge
                                                                     curves (b~e) of four samples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图 6a~d 为 4 种烧结温度下样品电极在循环前和
                                                               在 1.0  A/g 电流密度下在全充电的状态下循环不同
                                                               圈数后的 Nyquist 图谱。循环之前,4 种样品电极都
                                                               是由两部分组成,即高频区的 1 个半圆和低频区的
                                                               1 条斜线组成。其中,高频区的半圆对应的是电荷
                                                                                                    +
                                                               转移阻抗 R ct ,低频区的斜线代表的是 Li 扩散效应
                                                                                    [18]
                                                               引起的 Warburg 阻抗 W o      。不难发现,4 种样品在
                                                               循环前的 W o 近乎垂直,说明循环前电极材料并无
                                                                 +
                                                               Li 的嵌入。当 4 种样品电极分别循环至 73 圈、
                                                               45 圈、300 圈和 154 圈之后,在高频区开始出现 2
                                                               个半圆,第 1 个半圆对应电极活性物质表面的 SEI
                                                               膜阻抗(R sf //CPE1),第 2 个半圆对应的是电极进行
                                                               电化学反应的电荷转移阻抗(R ct //CPE2)            [19] ,在低
                                                               频区仍然有 Warburg 阻抗 W o 。分别采用图 6f 和图
                                                               6g 所示等效电路对循环前电极和循环后电极的
                                                               EIS 图谱进行拟合,图中 R e 、R sf 、R ct 、CPE 和 W
                                                               分别表示溶液电阻、SEI 膜电阻、电荷传递电阻、
                                                               常相位角原件和扩散阻抗。图 6e 是拟合得到的阻
                                                               抗值(R sf+ct )。4 种样品的阻抗值 R sf+ct 总体呈现先
                                                               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4 种样 品分别在 73 圈
                                                               (154.0 Ω)、45 圈(114.6 Ω)、300 圈(172.4 Ω)
                                                               和 154 圈(91.7  Ω)出现阻抗最大值。循环至 450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