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精细化工》2020年第9期
P. 17

第 9 期                      刘远峰,等: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阳极产电菌的研究进展                                   ·1731·




































             图 3   胞外电子传递路径:硫还原地杆菌(a),希瓦氏菌(b),沼泽红假单胞菌(c),铁氧化革兰氏阴性菌(d)                                    [14-15]
            Fig. 3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s: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a),  Shewanella oneidensis  (b),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c), Sideroxydans lithotrophicus (d) [14-15]

                 直接电子传递还可以通过从微生物表面延伸到                          的过程,菌毛蛋白协助胞内电子穿过细胞外膜并到达电
            细胞外基质的纳米导线传输电子,通常具有独特性质                            极表面,可见菌毛具有纳米导线的作用。研究报道                     [18] ,
            的鞭毛或者菌毛可作为纳米导线。鞭毛的主要作用是                            菌毛与铁氧化物的直接接触对铁氧化物的还原至关重
            通过摆动来控制细胞的运动,但它同时也参与直接电                            要,在铁氧化物丰富的环境中,硫还原地杆菌可还原
            子传递   [14,17] 。四型菌毛在微生物黏附及运动功能中发                   Fe(Ⅲ)氧化物将其用作终端电子受体。电极表面的单
            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细菌与电极表面起到了连接                            层浮游细胞输出的功率密度与电极表面积有关,当缺
            作用,图 4 描绘了细菌表面菌毛结构及菌毛传递电子                          乏足够的供纳米导线附着的空间时,产电效率降低。




















                                                 图 4   纳米导线微观结构      [14,17]
                                             Fig. 4    Microstructure of nanowires [14,17]

            1.2   间接电子传递                                       移,因此,需要添加一些介质来促进电子的传递。
                 电子传递的另一种机制是通过氧化还原穿梭体                          当有电子产生时,这些氧化态的介质被还原,然后
            来实现电子转移,由于大多数微生物细胞的外层由                             穿过细胞膜,将电子释放到阳极电极,这种循环过
            不导电的脂质膜、肽聚糖及脂多糖组成,通常这些                             程加快了电子传递速率,从而增加了功率输出                     [19] 。
            物质作为电子传递的抑制剂,阻碍了电子的直接转                                 间接电子传递机制需要添加人工介质或通过分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