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精细化工》2021年第11期
P. 156
·2302·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8 卷
状。图 2b~d 分别为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的表面 Vis 光谱和光学带隙图如图 4 所示。从图 4a 可以看
出,WO 3 /Bi 2 WO 6 -8 薄膜的吸收谱线产生明显的红
SEM 图,可以发现 Bi 2 WO 6 样品成花状生长在 WO 3
薄膜表面,且随溶剂热反应时间延长,附着在 WO 3 移,表明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可提高太阳光利用
表面的 Bi 2 WO 6 材料沉积量增多。图 3a~d 分别为 率,从而使光谱的响应范围得到拓展。从图 4b 可以
WO 3 纳米片薄膜和溶剂热反应不同时长的 WO 3 / 看出,WO 3 薄膜的带隙宽度约为 2.75 eV,WO 3 /
Bi 2 WO 6 复合薄膜的截面 SEM 图。结果发现,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的带隙宽度约为 2.59 eV,表明
薄膜的厚度约为 0.81 µm;WO 3 /Bi 2 WO 6 -6 厚度约为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带隙宽度变窄。这可能是由
8.47 µm;WO 3 /Bi 2 WO 6 -8 厚度约为 8.56 µm;WO 3 / 于 WO 3 与 Bi 2 WO 6 之间形成了异质结结构 [22] ,造
Bi 2 WO 6 -10 厚度约为 8.64 µm。与单一 WO 3 纳米薄 成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与单一 WO 3 相比有效地减
小了带隙,并拓宽了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范围。
膜相比,随溶剂热反应时长的增加,花状 Bi 2 WO 6
材料的颗粒厚度变大,但 Bi 2 WO 6 材料的附着并没
有破坏原有 WO 3 纳米片状结构,Bi 2 WO 6 样品从无
定形态粒子到颗粒聚集态,最后生成花状结构,这
与文献[27-29]的实验结果相同。
图 2 WO 3 (a)、WO 3 /Bi 2 WO 6 -6(b)、WO 3 /Bi 2 WO 6 -8(c)
WO 3 /Bi 2 WO 6 -10(d)薄膜的表面 SEM 图
Fig. 2 SEM images of the surface of WO 3 (a), WO 3 /Bi 2 WO 6 -
6 (b), WO 3 /Bi 2 WO 6 -8 (c) and WO 3 /Bi 2 WO 6 -10 (d)
thin films
图 4 WO 3 纳米片薄膜与 WO 3 /Bi 2 WO 6 -8 复合薄膜的
UV-Vis 谱图(a)和带隙图(b)
Fig. 4 UV-Vis spectra (a) and band gap diagrams (b) of
WO 3 thin film and WO 3 /Bi 2 WO 6 -8 composite thin
film
2.4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
WO 3 纳米片薄膜和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的光
电流性能如图 5a 所示。可以看到,在偏置电压为
1.5 V 时不同样品间的差异最大,WO 3 纳米片薄膜的
2
光电流密度为 0.74 mA/cm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
的光电流密度均高于单一 WO 3 纳米片薄膜的光电
图 3 WO 3 (a)、WO 3 /Bi 2 WO 6 -6(b)、WO 3 /Bi 2 WO 6 -8(c)
流密度,其中溶剂热反应时长为 8 h 的 WO 3 /Bi 2 WO 6
WO 3 /Bi 2 WO 6 -10(d)薄膜的截面 SEM 图 2
Fig. 3 SEM images of the section of WO 3 (a), WO 3 / 复合薄膜样品的光电流密度最高,为 1.22 mA/cm ,
Bi 2 WO 6 -6 (b), WO 3 /Bi 2 WO 6 -8 (c) and WO 3 /Bi 2 WO 6 - 溶剂热反应时长为 6 和 10 h 的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
10 (d) thin films 2
膜的光电流密度分别为 1.13 和 0.91 mA/cm 。结果
2.3 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的 UV-Vis 光谱分析 表明,WO 3 /Bi 2 WO 6 复合薄膜与单一 WO 3 纳米片薄
WO 3 纳米片薄膜和 WO 3 /Bi 2 WO 6 -8 薄膜的 UV- 膜相比具有更高的光电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