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精细化工》2021年第5期
P. 24
·878·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8 卷
ZIF-8 纳米颗粒与 PVDF 粒子混合,再用全氟辛基三
乙氧基硅烷对 PVDF/ZIF-8 纳米复合材料改性,所
得涂层具有 160°的水接触角,对大肠杆菌有良好的
抗菌活性。
总的来说,无机纳米粒子或低表面能聚合物在
单独实现抗菌性能或疏水性能方面效果良好,但同
图 7 采用纳米 Ag 结合低表面能有机物制备超疏水抗菌 时实现超疏水抗菌性能需要表面的高粗糙度及低自
表面 由能的共同影响,仅仅靠纳米粒子或有机物单独制
Fig. 7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antibacterial surface
with nano Ag combined with low surface energy 备时,存在条件复杂,聚合不稳定的问题。因此,
organic 有机、无机材料结合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
有效方式。
虽然层层处理的方法简单易行,但层间材料缺
少价键结合,导致上层材料容易磨损从而影响耐久 4 超疏水抗菌表面的应用
性。将低表面能材料通过化学键接枝到纳米 Ag 粒
子表面,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持久性,如图 7Ⅱ 潮湿环境下,细菌、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大量繁
所示。冯宇超 [44] 以铜粉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树 殖在工业器械、房屋建筑、食品包装、服饰穿着等
枝状的微-纳复合结构的银,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 方面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害人
烷进行表面修饰后使其成为超疏水银,水接触角超 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具有疏水、抗菌性能的
过 150°,且具有较好的抗菌性。 表面在油水分离、防污涂层、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
重要意义。
3.4 基于其他纳米粒子制备超疏水抗菌表面
除上述无机纳米粒子外,纳米 Cu [45] 、多面体低 4.1 油水分离
聚倍半硅氧烷(POSS) [46] 、沸石型咪唑盐骨架 由于工厂含油污水的频繁排放和海上溢油事故
(ZIF) [47] 也被用于制备超疏水抗菌表面。 的发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54-55] ,油
纳米 Cu 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成本较低、来 水分离是一个关键而紧迫的问题。采用超疏水型吸
源广泛。SURYAPRABHA 等 [48] 将织物浸入抗坏血酸 附材料或过滤膜实现油水分离是常用方法之一,但
还原醋酸铜溶液中,制备了超疏水抗菌 Cu 涂层棉 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并在表面形成生
织物;该织物在用砂纸打磨后仍能排斥水,但用水 物膜,导致材料泄漏,影响分离效果,因此具有抗
洗涤 10 次后失去超疏水性。TRIPATHY 等 [49] 制备了 菌性能的超疏水膜分离材料受到广泛关注 [56] 。LYU
一种氢氧化铜纳米线,通过机械剥离将纳米线转移 等 [57] 将纤维素膜表面的一侧用纳米 Ag 粒子固定,
到 PDMS 表面,该表面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在拉伸、 对另一侧用硬脂酸进行疏水改性制得 Janus 纤维素
扭曲、砂纸磨损下仍具有超疏水性。 膜,对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液的分离效率高达
POSS 是一种纳米级三维笼型结构的有机-无机 96%以上,其两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
杂化材料,硅含量高,通过其在材料表面形成的粗 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糙度能有效降低材料的表面能,获得良好的疏水性。 响应型超疏水抗菌油水分离材料含有对环境响
CHEN 等 [50] 以 POSS 为核,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 应的基团 [58] ,可通过 pH、温度、光线、电位等调控
聚 N-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壳,制备了树莓状 表面的润湿性,拓宽了油水分离的条件。FU 等 [59]
超疏水薄膜,将聚维酮碘络合到 PVP 上,通过缓释 将具有 pH 响应的含甲基聚脲甲醛纳米粒子(PUF
I 2 使薄膜具有自清洁和持久的杀菌作用。WU 等 [51] NPs)、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引入到季铵
在棉布样品上依次沉积乙烯亚胺、纳米 Ag 和氟化 盐中,制备得到改性含氟聚合物(RC polymer)并
POSS,该多功能棉织物能够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杆 用于织物整理,如图 8 所示,获得杀菌率在 80%以
菌的生长,且经过 5000 次磨损后,水接触角仍可恢 上的 pH 响应型的超疏水抗菌棉织物。
复至 155°。 大部分报道的超疏水油水分离材料都是针对单
2+
2+
ZIFs 是一类以 Zn 、Co 为过渡金属,咪唑或 一油相与水相的混合物,对于实际应用中复杂的油
咪唑衍生物作为有机连接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 水混合体系仍具有较大的挑战。因此,进一歩提高
料 [52] 。其中,ZIF-8 最具代表性,其抗菌活性来源 分离材料抗菌性能以及对复杂油水混合液的分离效
2+
于有机配体 2-甲基咪唑衍生物和 Zn 。MIAO [53] 将 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