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精细化工》2022年第8期
P. 39
第 8 期 王 黎,等: 微生物电合成捕获 CO 2 及高效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1539·
[9]
[7]
[8]
如:中性红 、甲基紫精 、蒽醌-2,6-二磺酸 和硫 了直接电子转移的可能性 [11] 。除了单一菌种,混合
[8]
堇 。外源电子介体的使用前景广阔,但其化学性 菌种的协同作用也可进行直接电子转移,如氢营养
能不稳定、对微生物的毒性以及难以将其从产品中 型和醋酸裂解型产甲烷菌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直接
分离出来 [10] ,可能会限制其作为 MES 系统中电子 EET 将 CO 2 转化为 CH 4 [12] 。目前,对于直接电驱动
“穿梭机”的应用。在电活性微生物的应用中,生 转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物体需要较低的电能来维持其生长,阴极电子的直 1.2 电活性微生物还原 CO 2 代谢过程
接供给更具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 图 3、4 展示了 3 种电化学微生物固定 CO 2 途径。
与间接电子转移相比,微生物与电极之间的直 还原性乙酰辅酶 A 途径(WLP)是迄今为止确定的
接电子转移使用较高的平衡阴极电位,此条件下不 6 种生物固定 CO 2 途径中的一种特殊途径,通过 EET
易产生富电子载流子。因此,直接 EET 更具前景和 以及其他酶促反应,CO 2 被还原为乙酰辅酶 A。乙
经济效益。有研究使用删除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氢 酰辅酶 A 的代谢流向是决定 MES 终产物的关键,
化酶编码基因的菌株(M. maripaludis MM1284)直 利用调控基因或系统的参数可以控制微生物的代
接在−0.600 V 平衡阴极电位下吸收阴极电子,证明 谢,进而延长碳链,得到更具价值的产物。
注:ACP 为酰基载体蛋白;ADP 为二磷酸腺苷;CoA 为辅酶 A;Pi 为磷酸基团;CFeSP 为类咕啉铁硫蛋白;CH 5CO-CoA 为乙
酰辅酶 A,下同。
图 3 微生物通过还原性乙酰辅酶 A 途径合成产物代谢原理 [18]
Fig. 3 Metabolic principle of synthetic products of microorganisms through reductive acetyl CoA pathway [18]
以产乙酸菌为例,在 MES 中产乙酸菌可以利用 酸盐,可以证明,通过进一步优化电活性微生物代
WLP 将 CO 2 还原为醋酸盐,一般将 H 2 作为还原剂, 谢能力在微生物电合成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
但由于 H 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其分压会影响自养 经过还原性乙酰辅酶 A 途径后,其产生的乙酰
微生物与电极间的电子传递过程,而且 H 2 价格昂 辅酶 A 会进入循环的逆 β-氧化(RBO)途径。在每
贵,现有研究者尝试多种方法来制造理想的代谢途 个逆 β-氧化周期,乙酰辅酶 A 会偶联其他辅酶 A 衍
径。研究表明,通过增加气体的溶解度(如通过降 生物以形成增加两个碳的新的辅酶 A 衍生物 [16] 。有
低培养温度 [13] 或调节 CO 2 分压 [14] )可提高系统中的 关微生物群碳链延伸研究表明,合成中链脂肪酸最
固碳速率和气体转化率。类似地,VALERIA 等 [15] 活跃和关键的途径是脂肪酸生物合成(FAB)途径,
研究了同 样 具 有 WLP 途径的硫 酸 盐还原细 菌 而不是逆 β-氧化途径。在这项研究中,乙酸和乙醇
Desulfosporosinus orientis 的电生理学特征,通过 序批式供应,产生 C3、C4、C5 和 C6 的混合物。基
13
NaH CO 3 稳定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了乙酸生物电 于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分析,HAN 等 [17] 证明,碳链
合成的存在。在血清瓶实验中,D. orientis 还生成丁 延伸到正己酸 FAB 途径比 RBO 途径更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