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精细化工》2022年第9期
P. 37

第 9 期                             王桂霞,等:  含氟盘状液晶研究进展                                    ·1755·


                 2021 年,ZHOU 等   [58] 报道了一种苝类含氟化合              代苯并菲的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如下所示,其具有
            物,结构如下所示。该含氟共轭化合物可以在处理                             发光效率高和蓝光纯度高等优势。该系列化合物发
            钙钛矿的过程中增加晶粒尺寸,通过晶界钝化减少                             光区间通常在 435~455 nm 之间,相比于使用不含氟
            电荷载流子的复合,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化效                             分子 U 1 制造的对照器件,最高可以获得 1.6 倍的发光
            率(PCE)。这项研究为提高钙钛矿材料的热、湿和                           强度。
            氧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助于开发新的钝化
            钙钛矿内部缺陷方法。






                 2021 年,CAO 等    [59] 报道了一种氟代卟啉化合
            物(结构如下所示)在近红外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领域的应用。相比于无氟取代的分子,氟代卟啉化
            合物升华温度降低至 400  ℃以下,升华率提升至
            90%以上,热稳定性提高。分子经过氟化处理后可                            3    结束语与展望
            将器件的红外发射波长调整至 920 nm,在 20 mA/cm               2
                                                                   中国如果可以在控制柱状相液晶取向方面取得
            的驱动电流密度下,器件的 LT 99 寿命(光电流减弱
                                                               突破,将解决盘状液晶柱状相实际应用的难题,在
            到初始电流 99%的时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1000 h
                                                               电子、光伏等高科技领域有着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以上,成为目前报道的最稳定的有机发光半导体
                                                               中国在传统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
            (OLED)器件。                                          地位,将传统有机化学与材料研究相结合,推动新

                                                               液晶材料的合成,是中国目前的优势。目前,与传
                                                               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盘状分子作为有机太阳
                                                               能电池中的电子受体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优势,如
                                                               加工成本低、灵活性强、重量轻等。但是由于其合
                                                               成路线长、成本高,导致其无法替代传统的富勒烯
                                                               受体太阳能电池。因此,开发高效、合成路线简单、
                                                               成本低廉的盘状分子是未来应用的关键。
                                                                   本文综述了各类盘状液晶在引入氟原子后的性
                                                               质变化,并介绍了各类新型含氟盘状分子载流子输
                                                               运能力、热稳定性和光电性质在电化学或光电器件
                 2021 年,LI 等 [60] 报道了一种基于芘的高效有机
                                                               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解决目前盘状分子在传统
            太阳能电池非富勒烯电子受体,结构如下所示。与不
                                                               液晶领域应用的局限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基于其
            含氟分子相比,在分子内引入氟原子后,紫外-可见
                                                               独特的构效关系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方向。氟原子尺
            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具有更窄的光学带隙和更高的电
                                                     2
            子迁移率。在标准光照(能量密度 1000 W/m )下,                       寸小、电负性高、极化率低、C—F 键能强,可以在
                                                               赋予材料非常高的稳定性和低的表面张力的同时,
            基于含氟分子 T 2 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为
                                                               显著改善各种新型含氟盘状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能。
            9.73%,远高于不含氟分子 T 1 的 5.13%。
                                                               毫无疑问,盘状分子氟化后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
                                                               将启发科研工作者在许多领域中引入含氟材料,包
                                                               括制冷、发泡、功能聚合物、润滑剂、电子、麻醉
                                                               剂、医药等。

                                                               参考文献:
                                                               [1]   O'HAGAN D.  Understanding organofluorine 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F bond[J].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08,
                                                                   37(2): 308-319.
                                                               [2]   AL-HARTHY T,  ZOGHAIB W, ABDEL-JALIL R. Importance of
                 2021 年,KITAMURA 等     [61] 设计了一种基于氟               fluorine in benzazolecompounds[J]. Molecules, 2020, 25(20): 4696.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