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1901
P. 27
第 1 期 李翠华,等: 桐油基光引发剂的制备及性能 ·13·
光固化技术是一种低易挥发有机物(VOC)甚 1 实验部分
至无 VOC 排放的环境友好的材料加工工艺,而光引
发剂是光固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固化速 1.1 试剂与仪器
度及固化膜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常用的小分子 桐油(TO),工业纯,绵阳汇恒贸易有限公司;
引发剂存在气味大、毒性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食品 马来酸酐(MA),工业纯,上海试剂三厂;2-羟基-
和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应用 [11] ,因此,功能性大分子光 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2959),
引发剂的设计与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2-14] 。大 AR,汽巴精化公司;三乙胺(TEA)、无水乙醇、
分子光引发剂一般通过将小分子光引发剂化学键合 氯化钠、氢氧化钠,AR,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到大分子化合物上的方式来合成。梁爽 [14] 等利用甲 对甲氧基苯酚(MEHQ),AR,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
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及 Irgacure2959 的—OH 公司;聚氨酯丙烯酸酯(PUA)、1,6-己二醇二丙
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的—NCO 反应,制 烯酸酯(HDDA),CP,天津市久日化学有限公司;
备出 HEMA-IPDI-Irgacure2959 型大分子光引发剂, 浓盐酸,AR,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桐酸按照文
提高了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降低了引发剂的迁移 献方法自制 [17] 。
性。聂俊 [15] 课题组采用不同的加料顺序,利用十五 AVANCE 400 核磁共振波谱仪、IR Tensor 27 傅
氟辛酰氯、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异氰酸酯及 Irgacure2959 里叶红外光谱仪、Compact ESI-Q-TOF 高分辨质谱
之间的反应,制备了 3 组分连接方式不同的两种光 仪,德国 Bruker 公司;Lambda 25 紫外-可见吸收光
引发剂 F-2959-Si 和 Si-2959-F,在一定程度克服了 谱仪,美国 PerkinElmer 公司;Uvata-365LED 面光
小分子光引发剂的易迁移和光引发效率低的问题。 源,上海精密光电有限公司;QTG 漆膜涂布器,天
目前,大多数大分子光引发剂都是小分子光引发剂 津市中亚材料试验机厂;QHQ-A 漆膜铅笔划痕硬度
与化石基原料经化学反应形成,生物基光引发剂的 仪,天津市中亚材料试验机厂。
报道较少 [16] 。桐油在中国产量丰富,利用化学反应将 1.2 方法
光引发剂 Irgacure2959 连接到桐油分子上,制成桐油 1.2.1 桐油酸酐、桐酸酸酐的制备
改性的光引发剂,可拓宽生物质桐油在环境友好型 分别将 10.00 g 桐油(按主要成分桐油酸甘油酯
光固化领域的应用范围。 计,物质的量约为 0.0094 mol,桐油中桐油酸甘油
本文利用生物基桐油(TO)、桐酸(TA)及马 酯的质量分数约 82%,桐油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
来酸酐(MA)间的 Diels-Alder 反应,合成了桐油 量 873.34)与相应质量马来酸酐〔n(桐油) : n(马来
和桐酸的酸酐衍生物桐油酸酐和桐酸酸酐(TOM1~ 酸酐)=1 : 1、1 : 2、1 : 3〕,置于 100 mL 三口瓶中,
3 和 TAM),再利用光引发剂 Irgacure2959 与酸酐的 搅拌,升温至 70 ℃,待固体溶解后,升温至 100 ℃,
酯化反应,将裂解型光引发剂引入到桐油分子中, 反应 1 h 后,得到浅黄色透明液体,产物即为桐油
合成出 4 种桐油改性的光裂解型引发剂(TOMG1~ 酸酐,记为 TOM1、TOM2、TOM3。
3,TAMG)。对该类光引发剂引发的固化胶的表干 按照上述操作,5.00 g 桐酸(纯度 95%,约为
时间、固化膜的硬度、凝胶率、附着力及抗溶剂性 0.017 mol)与 1.67 g 马来酸酐(物质的量为 0.017 mol)
能进行了考察。 反应生成桐酸酸酐 TAM。反应式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