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精细化工2019年第12期
P. 179
第 12 期 郭 睿,等: HDI-BPA 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2507·
由 3d 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逐渐升高,反应中
残余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快速降低,同时接枝率快速
升高。当反应温度为 30 ℃时,反应中残留异氰酸酯
基质量分数最小(32.545%),同时接枝率达到最高
(34.84%);继续提高反应温度时,异氰酸酯基的残
余量和接枝率趋于平稳。因此反应最佳温度为 30 ℃。
由图 3e 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体系中残
余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迅速降低,接枝率迅速升高。
当反应时间为 60 min 时,体系中异氰酸酯基的残余量
图 3 催化剂种类(a)、物料配比(b)、催化剂用量(c)、 最少(30.591%),接枝率最大(38.76%);随着反应
反应温度(d)、反应时间(e)对 HDI-BPA 酚醛树 时间的延长,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和接枝率逐渐趋于
脂中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和接枝率的影响 平稳。考虑到动力能耗的费用,故选择最佳反应时间
Fig. 3 Effects of catalyst type (a), material ratio (b), catalyst 为 60 min。
amount (c), reaction temperature (d) and reaction time
(e) on the content and grafting ratio of isocyanate 2.4 响应面法优化 HDI-BPA 酚醛树脂的制备工艺
groups in HDI-BPA phenolic resin 2.4.1 响应面实验设计
图 3 中 a、b、c、d、e 分别为催化剂种类、物料 根据 HDI-BPA 酚醛树脂合成单因素实验结果,
配比〔m(BPA 酚醛树脂)∶m(HDI)〕、催化剂用 采用因素差值法,选择差值较大对实验影响波动大的
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 HDI-BPA 酚醛树脂中异氰酸 三因素: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催化剂用量
酯基质量分数和接枝率的影响,实验方法同 1.2.1 节。 (C),确定这三因素为自变量,建立 BBD 数学模型,
由图 3a 可知,相对于未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在 以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和接枝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响
其他 6 种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物中异氰酸酯基质量分 应面实验设计来优化实验的工艺参数,BBD 设计的变
数有所降低,而接枝率有不同程度提高。当三乙胺、 量及水平如表 3 所示。
乙酸锌作为催化剂时,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明显偏高,
且接枝率较低,表明这两种催化剂不适合催化该体系 表 3 BBD 设计的变量及水平
的反应;当辛酸亚锡、三乙酰丙酮铁、三苯基膦、二 Table 3 Variables and levels of BBD design
月桂酸二丁基锡作催化剂时,体系中异氰酸酯基质量 水平 A 反应温度/℃ B 反应时间/min C 催化剂用量/%
分数有所降低,且接枝率有一定提升,尤其是当以 1 20 30 0.203
DBTDL 为催化剂时,反应中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达 0 30 60 0.264
到最低(34.54%),接枝率达到最高(30.96%)。因此, 1 40 90 0.325
本文选择 DBTDL 为催化剂。
由图 3b 可知,在 BPA 酚醛树脂含量较低时,随 2.4.2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着其含量的逐渐增加,体系中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逐 优化实验按 m(BPA 酚醛树脂)∶m(HDI)=
渐降低,同时接枝率也逐渐升高;当其加量达到 HDI 0.2101∶1,HDI 加量为 26.175 g,BPA 酚醛树脂加量
质量的 17.36%时,反应中残留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达 为 5.5 g。实验根据 Design Expert 软件,运用 BBD 数
到最低(32.085%),同时接枝率达到最高(35.77%); 学模型,考察了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催化
继续增加其含量时,异氰酸酯基的残留量又缓慢升高, 剂用量(C)三因素对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和接枝率
且接枝率下降。因此确定最优的 BPA 酚醛树脂添加量 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 4 所示。
为 HDI 质量的 17.36%。 对表 4 中数据采用 Design Expert 软件进行二次回
由图 3c 可知,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多,反应中 归拟合,得出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和接枝率二次回归
残余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逐渐降低,且接枝到 BPA 酚 方程为:
醛树脂上的异氰酸酯基含量逐渐升高。当催化剂用量 Y 26.18 1.59A 1.14B 1.38C 0.82AB
在 0.264%时,反应中残留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最低 1.49AC 1.13BC 4.36A 2 5.36B 2 4.22C 2
(31.18%),且接枝率达到最高(37.58%);继续增加 Y 47.49 3.44A 2.27B 3.00C 2.15AB 2.98AC
催化剂含量时,体系中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及接枝率 2.75BC 8.17A 2 10.68B 2 8.89C 2
趋于稳定。考虑到工业生产中的成本,实验确定催化 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回归方差分析见表 5,接
剂用量为 0.264%。 枝率回归方差分析见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