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201903
P. 58

·404·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6 卷

                                                               到 5%左右时,Si 元素在水性聚氨酯膜表面迁移率
                                                               几乎达到饱和。













                    a—衰减全反射;b—透射;c—吸收强度比
                      图 2    水性聚氨酯膜红外光谱图
              Fig. 2    FTIR spectra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ilms

                                                 –1
                 从图 2a 中可以看出,3699~3118 cm 为 N—H
                                     –1
            伸缩振动峰;1805~1601 cm 处为—C==O 振动吸收
                          –1
            峰;而 2270 cm 没有出现异氰酸酯的特征吸收峰,
            说明体系中异氰酸酯已完全参与反应。 3000~
                    –1
            2800 cm 处为—CH 3 和—CH 2 的 C—H 伸缩振动吸
                              –1
            收峰;1193~953 cm 处为水性聚氨酯中—C—O—C
            的振动吸收峰,且此位置的有机硅吸收峰与 PPG 的
            醚键吸收峰重合        [18] 。从图 2a 和 b 中可以看出,随着
                                         –1
            聚硅氧烷含量的增多,在 802 cm 处有明显的出峰,
                                                                        图 3    水性聚氨酯膜的 XPS 谱图
            且出峰强度随聚硅氧烷加入量增加而增强,同时甲                               Fig. 3    XPS spectra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ilms
                                                    –1
            基、亚甲基的出峰强度也有所改变。802  cm 处的
            出峰,是有机硅 Si—CH 3 键的振动吸收峰               [19] ,其强              表 4    水性聚氨酯膜表面元素含量
            度增大说明样品中 Si—CH 3 基团含量增多。为了更                        Table 4    Surface element content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ilms
            好地分析样品中该基团随聚硅氧烷含量的变化,将
                                                                                       元素含量/%
            Si—CH 3 基团吸收强度与甲基、亚甲基基团吸收强                           样品编号
                                                                             C        N        O        Si
            度比,随聚硅氧烷加入量变化作图,如图 2c 所示,
                                                                  WPU1      76.44    3.04     20.52    0.00
            可以看出,随着聚硅氧烷含量的增多,水性聚氨酯
                                                                  WPU2      73.73    3.14     21.10    2.03
            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中的 Si—CH 3 与甲基亚甲基                           WPU3      65.89    3.27     23.35    7.49
            振动吸收峰强度比值单调递增,而水性聚氨酯膜透                                WPU4      63.34    2.61     23.65   10.40
            射红外光谱中的 Si—CH 3 与甲基亚甲基振动吸收峰                           WPU5      64.62    3.13     23.77    8.48
            强度比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且透射光谱该比值小于                                WPU6      63.71    3.12     23.85    9.32
            对应的衰减全反射光谱比值。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对样品进行测试时,主要是反映样品表面很浅的表                             2.4    水性聚氨酯膜热稳定性
            层特征,也就是样品表面特征。图 2c 结果表明,改                              图 4 为水性聚氨酯胶膜的 TG 与 DTG 图,具体
            性后的聚氨酯胶膜表面 Si—CH 3 基团含量大于样品                        数据列于表 5。
            中 Si—CH 3 基团平均含量。说明在水性聚氨酯成膜过
            程中 Si—CH 3 基团迁移到膜表面。
            2.3    水性聚氨酯膜表面组成
                 以 WPU1、6 为例测试了水性聚氨酯膜的 XPS
            谱图,见图 3。表 4 为水性聚氨酯膜表面元素含量。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相比于 WPU1,WPU6 有
            明显 Si 元素峰。从表 4 可以看出,水性聚氨酯膜表
            面的 Si 元素含量随着聚硅氧烷加入量的增加,先明
            显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聚硅氧烷的质量分数达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