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201906
P. 110
·1116·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6 卷
图。在 56.9以及 36.8、42.8分别检测到了低价态 理。刘赵穹 [17] 等通过 SnO 2 -TiO 2 做催化剂研究讨论
的 Fe 3 O 4 的衍射峰(PDF#88-0315)和 CoO 的特征 得出,催化还原反应过程遵循 Redox 反应机理。王
衍射峰(PDF#70-2855),是与活性炭本身的还原性 婷 [12] 用 Y 2 O 3 /AC 做催化剂,证明了 COS 为脱硫脱
能有关。在 25.6和 43.5为活性炭的包峰,而 26.6 硝反应中必要的中间产物,反应遵循 COS 反应机
为 C 的衍射峰。C 的衍射峰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而变 理,而不遵循 Redox 反应机理。张晓玲 [18] 用 CeO 2 -
弱,说明活性组分附着在活性炭载体表面而掩盖了 NiO/γ-Al 2 O 3 做催化剂,初步证实 CO 催化还原脱硫
本应出现的部分特征衍射峰。在 35.5、62.7检测到 脱硝反应机理为 Redox-COS 协同作用机理。
了 Fe 2 O 3 的特征衍射峰(PDF#25-1402) [12] ,随着 Redox 反应机理如下:
Fe 负载量的增加,Fe 2 O 3 的特征衍射峰变强,峰形 Cat-[O]+CO Cat[ ]+CO (反应 3)
2
变得更加尖锐,是由于 Fe 2 O 3 的晶粒尺寸变大结晶 Cat[ ]+SO Cat[O]+[SO] (反应 4)
2
度变好。在 30.1°(PDF#03-0864)检测到了 CoFe 2 O 4 Cat[ ]+[SO] Cat[O]+S (反应 5)
尖晶石的峰,而尖晶石结构易产生晶格缺陷,使催 Cat[ ]+NO Cat[O]+N O (反应 6)
2
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张锦丽 [16] 通过实验证实, Cat[ ]+N O Cat[O]+N (反应 7)
2 2
ZnFe 2 O 4 和 CoFe 2 O 4 相比于铁氧化物为活性组分负
COS 反应机理如下:
载在 Al 2 O 3 上,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活性。 CO+Cat-[S] COS+Cat-[ ] (反应 8)
本文铁钴钇系列催化剂的活性远远高于王婷 [12] 的铁 COS+SO S+CO (反应 9)
钇催化剂,这可能与形成的钴铁尖晶石结构有关; 2 2
COS+NO CO +S+N 2 (反应 10)
2
而并未检测到 Y 2 O 3 的特征衍射峰,可能是由于 Y 2 O 3 Cat-[ ]+S Cat-[S] (反应 11)
在催化剂载体骨架中高度分散。
式中:[O]表示晶格氧;[□]表示氧离子空穴,[S]表
表 5 FeCoY/AC-2.5 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正交实验的方 示晶格硫。金属氧化物经过硫化形成具有活泼的晶
差分析表 格硫的金属硫化物,在 COS 反应机理中,金属硫化
Table 5 Deviation analysis of FeCoY/AC-2.5 catalysts for 物起主要活性作用,其活性远远高于金属氧化物。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图 11 为 10Fe6Co3Y/AC-2.5 催化剂在 300 ℃时
因素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偏差平方和 F
同时脱硫脱硝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Fe 113.556 2 56.778 10.429
Co 27.556 2 13.768 2.531
Y 21.556 2 10.778 1.980
图 11 体积分数 1%O 2 对 10Fe6Co3Y/AC-2.5 催化剂活性
的影响
Fig. 11 Effect of volume fraction 1% O 2 on the activity of
a—12Fe6Co4Y/AC-2.5;b—12Fe5Co3Y/AC-2.5;c—12Fe4Co5Y/ 10Fe6Co3Y/AC-2.5catalyst
AC-2.5;d—10Fe6Co3Y/AC-2.5;e—10Fe5Co5Y/AC-2.5;
f—10Fe4Co4Y/AC-2.5;g—8Fe6Co5Y/AC-2.5;h—8Fe5Co4Y/
由图 11 可见,在反应进行到 50 min 时,加入
AC-2.5;i—8Fe4Co3Y/AC-2.5
体积分数 1%的 O 2 后,脱硫和脱硝的转化率出现了
图 10 FeCoY/AC-2.5 系列催化剂的 XRD 谱图 明显的下降,并且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SO 2 的物理脱
Fig. 10 XRD patterns of the catalysts FeCoY/AC-2.5
附峰,这可能是由于 O 2 与 SO 2 有更多相同的活性位
2.4 10Fe6Co3Y/AC-2.5 催化剂的抗氧化性及反应 点,产生竞争吸附。而在加入 O 2 一段时间后 SO 2
机理的初步探讨 仍有一定的转化率,NO 的转化率逐渐降为零。从
目前,在 CO 为还原剂,催化还原 SO 2 和 NO 脱硫脱硝的反应机理进行分析,NO 和 SO 2 反应都
反应中,一般认为反应遵循 Redox 氧化还原反应机 遵循 COS 反应机理,可能是 O 2 加入,优先与 CO
理、COS 中间产物机理及 COS-Redox 协同作用机 反应破坏了反应所需的还原性氛围,并且 O 2 与 S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