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201907
P. 186

·1432·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6 卷

            2.2.2    H 2 O 2 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改变,但最终降解的 RhB 浓度分别减少了 12.6%、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 H 2 O 2 可以有效提高                   64.0%、10.9%。由此可以得出,在 H 2 O 2 的协同作
                                                                                 
                                                                            +
            降解效率,因此,H 2 O 2 的浓度是影响该光催化反应                       用下,·OH、h 、·O 2 对于 RhB 的降解均起到了一
                                                                             +
            的重要因素。为探究 H 2 O 2 浓度对催化剂降解效率的                      定的作用,且 h 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活性中间体。
            影响,向 6 组 RhB 溶液中分别加入 0.0、0.2、0.5、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H 2 O 2 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1.0、2.0、4.0 mL H 2 O 2 溶液,为保证实验的可比性,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 2 O 2 是反应体系中·OH 的
            分别对应加入 4.0、3.8、3.5、3.0、0.0 mL 去离子水。                重要来源;然而,捕获实验表明,降解过程中·OH
                                                                                                    +
            如图 5 所示,在滴加 H 2 O 2 溶液 0.0~4.0  mL 的范围             虽起到一定作用,但主要活性中间体为 h 。由此可
            内,随着 H 2 O 2 的增加,RhB 的降解效率逐渐提高,                    以得出结论,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H 2 O 2 起到的主
            但效率提高的程度逐渐减小;当 H 2 O 2 溶液体积增加                      要作用是作为电子受体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
            至 1.0 mL 后,继续增加 H 2 O 2 溶液的量,催化剂效率                 (反应 1),而并非主要作为·OH 的来源(反应 2);
            基本上保持不变。由此可推测,随着 H 2 O 2 浓度的提                      此外,过多的 H 2 O 2 有可能会成为·OH 的清除剂(反
            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不会一直改善,在实验范围                             应 3),使得·OH 的浓度降低,不利于 RhB 的降解。
            内,H 2 O 2 溶液的最佳用量为 4.0 mL,可以在最大程                               e    H   2  O  2  O   H  O   H      (  反应 1)
            度上提升催化剂的性能以实现污染物的降解。                                             HO   hv               (  反应 2)
                                                                                        2 OH
                                                                              2  2
                                                                           OH H O  2  2      OOH+H O    2  (  反应 3)
                                                                   因此,可推测出在 H 2 O 2 的协 同作用下
                                                               PCN-600(Zn)降解 RhB 的可能机理如下所示:











                          图 5  RhB 的降解曲线
                      Fig. 5    Degradation curves of RhB

            2.2.3    光催化机理                                         在可见光照射下,当光的能量大于或等于
                 为了探究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中间                           PCN-600(Zn)的禁带宽度时,PCN-600(Zn)吸收光的
            体,进行了捕获实验。在上述相同实验条件下,向                             能量,使得处于价带上的电子跃迁到其导带,并在
                                                                           +
            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 3 mmol IPA、TEOA 以及 N 2 ,                 价带上生成 h 。光生电子-空穴迁移到催化剂表面,
                              
                         +
            作为·OH、h 、·O 2 的捕获剂,结果如图 6 所示。                      与催化剂表面吸附的 H 2 O、H 2 O 2 、O 2 等生成具有强
                                                                                 
                                                               氧化性的·OH、·O 2 ,以降解 RhB 染料。
                                                               2.2.4    催化性能的比较
                                                                   为了更好地说明 PCN-600(Zn)的催化效果,将
                                                               其与已经报道的具有相同卟啉配体的 PCN-222(Zn)
                                                               进行了比较。由图 3a 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可知,
                                                               PCN-600(Zn)的可 见光吸收范围稍大于 PCN-222
                                                               (Zn),且禁带宽度较小,说明 PCN-600(Zn)受光激发
                                                               产生电子-空穴所需的能量更小,能够更高效地利用
                                                               可见光。图 7 为相同条件下 PCN-600(Zn)和 PCN-222

                                                               (Zn)对 RhB 的降解曲线。
                          图 6  RhB 的捕获实验                           由图 7 可知,PCN-600(Zn)对于染料的吸附量远
                      Fig. 6    RhB's capture experiments
                                                               远低于 PCN-222(Zn),前者仅吸附了初始浓度的
                 加入不同的捕获剂,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均有所                          5.2%,并较快达到吸附 平衡,而后 者吸附了约

            降低。在相同的条件下,加入了 IPA、TEOA、N 2                        18.3%;尽管如此,PCN-600(Zn)的降解效率却远远
            的反应体系中,催化剂对于染料的吸附量并未明显                             高于 PCN-222(Zn),在光照 270 min 后,前者剩余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