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精细化工》2020年 第10期
P. 192

·2122·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

            色固体 12.34 g。粗品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 11.66 g                   0.03%、0.04%、0.17%、0.09%,说明所合成化合物
            淡黄色片状晶体,即为 TITPA,产率 93.50%。(m.p.                   即为目标产物。
                                     [29]
            168.3~169.0 ℃,  文献值 169 ℃ )。
                                                                         表 1    目标产物的元素分析结果
            1.2.3    目标化合物 TPTPA 的合成                                Table 1    Elemental analysis result of product
                 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元素质量分数/%        C       H       O       N

                                                                   测试值         50.59   5.27   25.46    2.37
                                                                   理论值         50.62   5.31   25.29    2.46
                                                                   注:仪器误差范围   C、H、N 质量分数≤0.1%,O 质量分
                                                               数≤0.2%。

                                                               2.2   反应条件考察
                                                                   所有反应均平行实验3 次,TPTPA 收率取平均值。
                 在 100 mL 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亚磷酸三甲酯(40 mL,
                                                               2.2.1    催化剂种类的选择
            密度 1.05  g/mL,  0.34  mol),Pd(PPh 3 ) 2 Cl 2 (0.82  g,
                                                                   催化剂种类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见表 2,实验方
            1.17 mmol)和 TITPA(4.00 g,    6.42 mmol),室温
                                                               法同 1.2.3 节。
            下搅拌并减压除掉反应瓶内空气,随后在氮气保护

            和 150 ℃下恒温反应 5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表 2    催化剂种类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过滤除掉催化剂,减压旋蒸除去过量的亚磷酸三甲                                   Table 2    Effect of catalyst type on the yield
            酯,得到淡黄色黏稠液体 4.00  g,层析柱分离〔流                                              催化剂种类

            动相为 V(二氯甲烷)∶V(甲醇)=25∶1〕,最后旋转蒸                                PdCl 2   Pd(PPh 3) 2Cl 2   Pd(OAc) 2   N  i  C  l  2
            发仪浓缩有机相得到目标产物 3.02 g,产率 82.5%。                      收率/%    70.01.7  82.52.3   78.01.8   72.02.4
            1 HNMR(400 MHz,CDCl 3),δ:7.71 (dd, 6H, J= 12.8、        注:n(催化剂)∶n(TIPTA)=0.18∶1.00,反应温度 150 ℃,
            8.6  Hz),  7.17  (m,  6H),  3.80  (d,  18H, J=  11.1  Hz);  反应时间 5 h。
            13
              CNMR (100 MHz, CDCl 3 ),δ:149.96 (d, J = 3.5 Hz),    由表 2 可知,Pd(PPh 3 ) 2 Cl 2 较其他催化剂的催化
            133.49 (d, J = 10.9 Hz), 124.06 (d, J = 15.7 Hz), 122.02   效果更佳,主要是由于富电子的 PPh 3 与 d 构型的金
                                                                                                   8
            (d, J = 194.6 Hz), 52.78 (d, J = 5.7 Hz);  31 PNMR (160
                                                        +
            MHz,  CDCl 3 ),δ:21.21;HR-MS(ESI):[M+H] 实          属离子 Pd 配位后极大地提高了中心离子的电荷密
                                                               度,使其 d 轨道能量升高,催化能力增强                [33] 。因此,
            验值 570.1202,理论值 570.1212。
                                                               选择 Pd(PPh 3 ) 2 Cl 2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1.3   阻燃 PVC 材料的制备
                                                               2.2.2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称取 PVC 100.0 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5.0 g,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见表 3,实验方
            陶土 7.0 g,三苯基醋酸锡 4.9 g,碳酸钙 25.0 g,阻
                                                               法同 1.2.3 节。
            燃剂 0~20.0  g,在 110 ℃下混合均匀,混合物料在

            (150 5) ℃下用双辊筒炼塑机混炼塑化 5 min。塑                             表 3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化完成后,母料在平板硫化机上 150 ℃热压出料,                               Table 3    Effect of catalyst dosage on the yield
            然后按照测试要求将其裁切成 80  mm×10  mm×4  mm                                   n〔Pd(PPh 3) 2Cl 2〕∶n(TITPA)

            大小进行性能测试。                                                   0.10∶1.00  0.14∶1.00  0.18∶1.00  0.22∶1.00
            1.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收率/%    59.02.2  81.01.8   82.52.3   82.72.6
                                              1
                 熔点测试:升温速率为 1 ℃/min;HNMR 测试:                       注:反应温度为 150 ℃,反应时间为 5 h。
            15 mg 的样品溶于 0.5 mL 的 CDCl 3 溶剂中进行测试;                     由表 3 可知,随着催化剂 Pd(PPh 3 ) 2 Cl 2 用量
            拉伸强度测试:按照 GB/T  1040.1—2006           [30] 进行测
                                                               的增加,目标产物收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当 n
            试,拉伸速率为 250 mm/min。极限氧指数(LOI)                      〔Pd(PPh 3 ) 2 Cl 2 〕∶n(TITPA)增加到 0.18∶1.00 时,
            测试:按照 GB/T2406.2—2009       [31] 进行测试;UL-94:       收率为 82.5%,继续增加 Pd(PPh 3 ) 2 Cl 2 用量,产物收
            按照 GB/T2408—2008    [32] 进行测试。                                                            [34-35]
                                                               率没有明显提高,说明反应已达到最大限度                         。
            2    结果与讨论                                         考虑到成本因素,故选择 n〔Pd(PPh 3 ) 2 Cl 2 〕∶n(TITPA)=
                                                               0.18∶1.00 进行后续实验。
            2.1   元素分析                                         2.2.3    反应温度的选择
                 目标产物的元素分析结果如表 1 所示。C、H、                           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见表 4,实验方法
            O、N 元素质量分数测试值和理论值分别仅相差                             同 1.2.3 节。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