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精细化工》2020年第11期
P. 48
·2194·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
活性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4-5] 。然而,生物基表面活性 但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蔗糖极易发生水解等一系
剂在商业化生产及应用过程中,存在底物及下游加 列副反应,因而蔗糖酯的产率极低 [26] 。SU 等 [27] 以
[6]
工低效率和高成本等问题 。其中,糖酯类表面活 无水 Na 2 CO 3 为催化剂,松香与蔗糖直接酯化合成了
性剂是一类广受关注的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大量应 松香蔗糖酯,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蔗糖酯的结
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7-9] 。蔗糖具有价格 构。然而,脂肪酸易与碱性催化剂发生皂化反应,
低廉、产量丰富等特点,这使得蔗糖酯类表面活性 这导致蔗糖酯的选择性较低。脂肪酸和蔗糖在酸性
剂的高效合成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或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的副反应使得直接酯化法的研
蔗糖酯的合成有两种方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 究意义极低。
酶催化法。脂肪酶(lipase, EC 3.1.1.3)催化的生物 酰氯酯化法通常指脂肪酸酰氯(RCOCl)和蔗
酶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区域选择性高等优点,如 糖在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于 60~70 ℃下
来源于枯草杆菌的脂肪酶能高选择性地活化蔗糖的 反应生成蔗糖酯,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有机碱
1-羟基,而来源于假单胞菌的脂肪酶则能高选择性 (R′R″R‴N)(如:吡啶或喹啉等)作为反应的缚酸
地活化蔗糖的 6-羟基,进而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相 剂,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形成有机碱盐酸盐
应选择性的蔗糖酯 [10-11] 。然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 (R′R″R‴NHCl),从而提高蔗糖酯的产率 [28-29] ,如
明,受反应热力学平衡的限制,高收率的蔗糖酯合 式(2)所示。与直接酯化法相比,酰氯酯化法具
成过程不适于采用水作为反应溶剂 [12] 。因此,蔗糖 有产率高、单酯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酯的酶催化合成往往以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作为反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蔗糖酯的小规模合成。但毒性较
应溶剂,但存在生物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活性低、 大的酰氯、吡啶和喹啉等的大量使用极大地限制了
离子液体价格昂贵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蔗 其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此外,酰
糖酯的合成成本,不利于蔗糖酯的工业化生产和推 氯活性较高,反应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底物与水
广 [13-14]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开 汽及空气的接触。因此,该法大规模应用的难度
发低成本、易操作的化学工艺来合成蔗糖酯。 较大 [28] 。
当前,糖酯类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合成主要有 3 Su(OH) + RCOOH SuO(COR) + H 2 O (1)
种方法:直接酯化法、酰氯酯化法和酯交换法。底 Su(OH) + RCOCl + R′R″R‴N →
物相容性差是导致上述反应转化率低、皂化副反应 SuO(COR) + R′R″R‴NHCl (2)
严重、产品色泽深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基于 Su(OH) + RCOOCH 3 SuO(COR) + CH 3 OH (3)
以上合成方法,开发了诸如溶剂法 [15] 、微乳法 [16] 和 酯交换法通常指脂肪酸甲酯(RCOOCH 3 )或脂
无溶剂法 [17] 等合成工艺,用于蔗糖酯的合成反应。 肪酸乙酯(RCOOC 2 H 5 )与蔗糖在碱性催化剂作用
近年来,相转移催化剂 [18-20] 、固体碱催化剂 [21] 和离 下,于 110~140 ℃下反应,并减压脱除反应生成的
子液体 [22] 等新型催化技术、物理界面强化技术 [23-24] 甲醇来制得蔗糖酯的方法 [30] ,如式(3)所示。酯交
等新型合成工艺,正引起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换法合成蔗糖酯可分为 3 个基本步骤 [17, 31] :(1)蔗
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化学合成工 糖在去质子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蔗糖负离子;(2)
艺、新型催化剂和物理界面强化技术三方面对蔗糖 蔗糖负离子在相转移作用下扩散至非极性相;(3)
酯的化学合成技术进行系统综述,并对不同工艺和 糖负离子进攻甲酯的羰基碳原子,发生亲核反应,
–
形成糖酯类表面活性剂和 CH 3 O 离子,随后,CH 3 O –
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重点进
离子与反应体系中的质子结合生成甲醇,最终被排
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未来蔗糖酯合成工艺的开
出反应体系,促进反应平衡向右移动。
发提供参考。
酯交换法避免了酸性催化剂对底物的降解作
1 蔗糖酯的化学合成原理 用,然而甲酯的活性往往低于相应的甲酰氯,从而
导致了酯交换法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与此同时,高
直接酯化法通常指以蔗糖〔Su(OH)〕和脂肪酸 温反应条件下存在糖类焦化结块、甲酯水解和皂化
(RCOOH)为反应底物,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 等问题。因此,温和条件下蔗糖酯高效合成技术的
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于 80~110 ℃下发生酯化反应 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生成蔗糖酯〔SuO(COR)〕,如式(1)所示。吴洪 酯交换法具有优异的产物选择性、无需加入毒
达等 [25] 尝试采用杂多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在 性较大的有机物、无需严格地隔绝空气与水汽等优
110 ℃反应 6 h 的条件下,蔗糖的转化率为 60%。 势,是当前蔗糖酯合成最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