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精细化工》2020年第12期
P. 174

·2536·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

            缓慢滴加到 MC 溶液中,待搅拌均匀后在 10000 r/min                   上述 MC-精油混合液中;称取 3 g SA 溶于 180 mL 去
            下匀质 10 min,得到 MC-精油混合液;称取 1 g CMC                  离子水中,待搅拌均匀后在 8000 r/min 匀质 10 min 得
            溶解于30 mL去离子水中,待搅拌均匀后在10000 r/min                   到 SA 溶液,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 MC-精油-CMC
            下均质 10 min 得到 CMC 溶液,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到                     混合液中制成乳液。



























                                           图 1  MC/CMC/SA 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流程
                                 Fig. 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MC/CMC/SA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

                                                                       2
                (2)以 MC/SA/MC 为壁材体系时,在装有 50 mL                 4 mW/cm ,用色度仪测量氧指示剂复合薄膜的初始
            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边搅拌边加入 1 g 内层 MC                           颜色数据和照射后的颜色数据,并采用尼康 8900 型
            〔MC(in)〕,搅拌至 MC 完全溶解后移取 1.5 mL 精                   相机拍照记录。
            油芯材缓慢滴加到 MC 溶液中,待搅拌均匀后在                                将已激活的氧指示剂复合薄膜放置在空气湿度
            10000 r/min 条件下匀质 10 min,得到 MC-精油混合                为 75%、温度为 35  ℃的环境下,间隔一定的时间
            液;在装有 180 mL 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边搅拌边加入                        使用照相机及色差仪记录氧指示剂复合薄膜的颜色
            3 g 海藻酸钠(SA),搅拌溶解均匀后在 8000 r/min                   变化数据。与初始颜色数据对照,记录从光催化过
            下匀质 10 min 得到 SA 溶液,然后将其逐滴滴入到                      程完成到完全恢复初始颜色的时间,并绘制颜色数
            上述 MC-精油混合液中;再向装有 50 mL 去离子水                       据的变化过程图。色度计采用 Lab 模式来记录颜色
            的烧杯中边搅拌边加入 1 g 外层 MC〔MC(out)〕,搅                    数据,并根据下式计算总体颜色变化值                  [10] :
            拌溶解均匀后在 10000 r/min 条件下匀质 10 min,得                                     2    2     2
            到 MC 溶液,均质完成后将 MC 溶液滴入到 MC-精                                  E  /%     L     a     b   100
                                                               式中,ΔE 表示颜色总体变化程度(即回色率),数
            油-SA 混合液中制成乳液。
                                                               值越大则表示颜色变化越明显;ΔL 代表明暗度(黑
                (3)将上述所得两种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
                                                 –1
            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 210  ℃,通针 2 s ,蠕动泵                      白)变化,Δa 代表红绿色变化;Δb 代表黄蓝色变化。
                                                                   多次用紫外灯光照激活、回色,使用色度计记
            转速 60 r/h,风机 80  ℃),收集喷雾干燥后产品,
                                                               录氧指示薄膜的变色过程,并记录回色时长,绘制
            即为两种壁材体系的微胶囊。
                                                               图表反映重复使用情况,重复次数为 3 次。
            1.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1.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将氧指示剂复合薄膜剪碎,与适量溴化钾在红
            外灯下混合研磨至可压片状态并放入模具中压片,                             2.1   氧指示剂用量配比的优化
            将压好的样品片置于红外光谱仪中在 4000~400 cm                 –1        对于在可见光范围内存在吸收的氧指示剂来
                                  –1
            内扫描,分辨率为 4 cm ,累加次数为 64 次。                         说,是通过其与氧气的结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或
            1.3.2   氧指示剂复合薄膜的性能评价                              光致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达到
                 将制备好的氧指示剂复合薄膜置于紫外灯下照                          判别氧含量的目的        [11] 。在 TiO 2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射 30 min 进 行激活 褪色 ,紫外 光强 度设定 为                     的氧化还原指示体系中,染料亚甲基蓝分子从氧化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