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精细化工》2020年第4期
P. 189

第 4 期                 张   莉,等:  多元羧酸复配提升 1,4-萘醌天然染料对棉的染色性能                               ·823·


            1.3.4    上染率、染色深度 K/S 值及匀染性测试                      洗色牢度根据标准 AATCC61—2007 进行测试。
                 上染率测定采用残液法          [17] ,使用 JENWAY6400       1.3.6    断裂强力测试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染色前后染液的                                 断裂强力根据标准 GB/T  3923.1—2013 测定。
            吸光度,根据染色前后染色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出上                             具体方法:将待测织物按 30 cm×5 cm 剪成五经五纬
            染率。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的布条,分别计算 5 次经向和纬向断裂强力的平均值。
                                    0 A   1 A                 1.3.7    折皱恢复角测试
                         上染率/   %=        100        (1)
                                      0 A                          折皱恢复角参照标准 AATCC  66—2008 测试。
            式中:A 0 为染前染液吸光度;A 1 为染后染液吸光度。                      整理织物试样为五经五纬,试样尺寸为 40 mm×15 mm,
                 使用测色配色仪测定染色深度(K/S)以及颜色                        最终结果取经纬向各 5 次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
            特征值:采用 D65 光源,10°视场,测试波长为最大
            吸收波长 440 nm,每个布样在 6 个不同位置测试其                       2    结果与讨论
            K/S 值,结果取算术平均值。然后计算各点 K/S 值对
                                                               2.1   扫描电镜分析
            平均值的偏差 Sr(λ),即相对不匀度,偏差越小,匀
                                                                   分别对棉纤维织物未染色样品、直接染色样品
            染性越好。计算公式如式(2)、(3)所示。
                                                               和复配交联染色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见
                                  1  n
                            KS         KS         (2)      图 1。
                                  n  i 1                          从图 1a 可以看出,织物外观形态较好,表面较
                                n      KS    2             为平整光滑。从图 1b 可以看出,经直接染色的棉织
                                     i   1 
                         Sr  =  i   1   KS       (3)      物表面形态变化不大,这是由于染料与棉纤维通过
                                    n  1                      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仅有少量染料上染到棉织物上,
                                                               上染率较低。从图 1c 可以看出,经交联染色后棉织
            式中:n 为测量的总次数,本实验中 n 为 6;(K/S) i
            为第 i 次测量得到的 K/S 值。                                 物表面变得粗糙,这是由于染料通过酯键被交联到
            1.3.5    染色牢度测试                                    棉织物上,更多染料负载到织物表面,从而使得棉
                 耐摩擦牢度根据标准 AATCC8—2007 测试,耐                    织物的外观形态发生了改变。















                        图 1    未染色棉织物(a)、直接染色棉织物(b)和复配交联染色棉织物(c)的 SEM 图
            Fig. 1    SEM images of undyed cotton fabrics (a), direct dyeing cotton fabrics(b), and crosslinking dyeing cotton fabrics with
                   polycarboxylic acid(c)

            2.2   红外光谱分析
                 分别对棉纤维织物的未染色样品、直接染色样
            品和复配交联染色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如图 2
            所示。由图 2 可以看出,经过直接染色后,在 1604 cm               –1
            处出现了 1,4-萘醌天然染料的芳环振动峰,说明 1,4-
            萘醌天然染料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上染到棉织物上。
            经过柠檬酸和酒石酸复配交联染色后,在 1722 cm                   –1
            处出现了明显的酯基碳氧双键伸缩振动峰,同时,
                      –1
            在 1603 cm 处出现了 1,4-萘醌天然染料的芳环振动

            峰,说明多元羧酸中的羧基与棉纤维以及染料结构
                                                                        图 2    染色前后棉织物的红外光谱
            中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1,4-萘醌天然染料通过多
                                                               Fig.  2    FTIR  spectra  of  cotton  fabrics  before  and  after
            元羧酸的酯化交联作用被固着在棉纤维上。                                       dyeing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