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精细化工》2020年第8期
P. 211
第 8 期 徐彩霞,等: P(ST-g-ACA)/BT 复合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 ·1709·
充泥饼的微、纳米裂缝,从而达到降低井壁的渗透 在应用过程中,降滤失剂 P(ST-g-ACA)/BT 通过
率,提高黏土颗粒在高温下稳定性的目的,这与实验 氢键和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在带负电的黏土颗粒表
结果 P(ST-g-ACA)/BT 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能是一致的。 面,由于磺酸基团的高电荷密度而形成牢固的水化
2.3.2 滤饼微观形貌分析 膜,黏土颗粒间静电斥力增大,可以防止高温和高
滤饼的形貌变化可以反映降滤失剂的性能好 盐下黏土颗粒的聚集,致密的滤饼可以堵塞孔隙和
坏。对空白样和加入量为 2.0% P(ST-g-ACA)/BT 的 裂纹。同时,降滤失剂类似于“鸡蛋卷”的卷曲结
f-WDF 和 s-WDF 常温中压下的滤饼进行了 SEM 分 构可以延长流体侵入路径,减少流体损失。
析,结果见图 14。 综上分析可知,降滤失剂拥有较长的主链和庞
大的侧链结构,使其同时具备抗压抗盐特性,以及
聚合物与膨润土间纳米尺度上的复合,吸附性更强,
热稳定性更高,在高温条件下可保持合理的粒径分
布,形成致密的滤饼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流体渗透,
从而达到保护地层的目的。
3 结论
(1)通过单体插层原位聚合法,以改性膨润土
为原料,插层功能性单体,制得具有“鸡蛋卷”结
构的复合降滤失剂 P(ST-g-ACA)/BT。采用 FTIR、
a—f-WDF 空白样;b—f-WDF+2.0% P(ST-g-ACA)/BT;c—s-WDF XRD、TEM、热重分析仪表征了 P(ST-g-ACA)/BT
空白样;d—f-WDF+2.0% P(ST-g-ACA)/BT
图 14 滤饼 SEM 图 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该降滤失剂具有适宜的层状结
Fig. 14 SEM images of filter cake 构,热稳定性好。
(2)钻井液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降滤失剂
从图 14 中可以看出,空白样(图 14a、c)滤
P(ST-g-ACA)/BT 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性和流变性,当
饼表面呈多孔状,质地疏松,黏土颗粒很大,有明显
P(ST-g-ACA)/BT 的加入量为 1.5%~2.0%,f-WDF 中
的边缘。加入降滤失剂 P(ST-g-ACA)/BT 的滤饼(图
FL API =4 mL;s-WDF 中 FL HTHP =22 mL(150 ℃、
14b、d)表面致密、光滑,没有明显的裂纹。这可
3.5 MPa)。与其他降滤失剂相比,抗温耐盐性更好。
能是因为,加入的降滤失剂 P(ST-g-ACA)/BT 与黏土
(3)通过粒度分布测试,对滤饼的 SEM 分析,
颗粒相互作用,使滤饼更光滑、致密,从而形成的
表明 P(ST-g-ACA)/BT 的加入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
P(ST-g-ACA)/BT 薄膜易于关闭流体渗透通道,改善
保持合理的粒径分布,形成致密的滤饼结构,进一
滤失性能。
步推测解释了降滤失剂 P(ST-g-ACA)/BT 在水基钻
2.3.3 机理分析
井液中的作用机理。
膨润土是 2∶1 型层状硅酸盐,层间的负电荷易
与无机或有机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功能性官能团 参考文献:
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的作用引入黏土层间 [17] 。其中 ST [1] BAILEY L, KEALL M, AUDIBERT A, et al. Effect of clay/polymer
可以提供大分子链;磺酸基和酰胺基可以增强膨润 interactions on shale stabilization during drilling[J]. Langmuir, 1994,
土层的双电子层,增加膨润土层间的排斥力;季铵 10(5): 1544-1549.
[2] JONES T G, HUGHES T L. Drilling fluid suspensions[J]. Advances
基团可以提高分子链刚性,增强耐温性。单体的插
in Chemistry Series, 1996, 251: 463-564.
入使黏土层崩解,从而达到聚合物和纳米级片状膨 [3] HUANG H R (黄汉仁), YANG K P (杨坤鹏), LUO P Y (罗平亚).
润土的复合,机理如下: Mud technology principles[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1: 1.
[4] ZHENG Y (郑勇), SUN L J (孙立君), PENG Z G (彭志刚), et al.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fluid loss additive SN-K for drilling fluid
with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salt tolerance and inhibitory
effect[J]. Fine Chemicals (精细化工), 2017, 34(2): 220-226.
[5] MAO H (毛惠), QIU Z S (邱正松), SHEN Z H (沈忠厚), et al.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of hydrophobic associated polymer based
nano-silica filtrate reducer[J]. Acta Petroleui Sinica (石油学报),
2014, 35: 771-778.
(下转第 17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