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精细化工》2021年第1期
P. 159
第 1 期 令旭霞,等: 聚苯胺-碳纤维导电纸的制备 ·149·
1.2.4 液相原位聚合法制备的聚苯胺-碳纤维导电 长均匀性进行对比,K/S 值是表示颜色深度的一个
纸(L-PANI-CP) 指标,值越大颜色越深。因芳纶浆粕为白色,导电
配制步骤 1.2.3 节中最佳实验条件下相同用量 聚苯胺为翠绿色,通过对比同一样品不同位置在不同
的引发剂 APS、掺杂剂 HCl、苯胺单体,三者混合 波长下 K/S 值的差异来判定聚苯胺翠绿色的色差,从
均匀后,将 CP 浸入其混合溶液中,在冰水浴中反 侧面反映聚苯胺分布的均匀性。测得 L,a,b 值经公
应 12 h,反应结束后用乙醇和丙酮进行清洗、压榨 式计算得总色差值(DE),根据 DE 值的大小进一步
(0.4 MPa)、干 燥(60 ℃),最终获得对照组 说明聚苯胺分布的均匀性。具体公式如下:
L-PANI-CP。 DE= (LL *) 2 (a a *) 2 (b b *)
2
1.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式中:L*—标准样 L 值;a*—标准样 a 值;b*—标
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准样 b 值;L—对比样 L 值;a—对比样 a 值;b—对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前后导电纸表面
比样 b 值(L:代表明暗度;a:代表红绿色;b 代
的外观形貌,并进行比较分析。所用电压为 15 kV。 表黄蓝色)。
1.3.2 红外光谱测试(FTIR)
具体测试步骤:首先,将制备好的一张导电纸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处理前后导电纸 裁剪成 6 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小块(4 cm×4 cm),
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扫描次数为 16 次,扫描范围 任意取其中一块作为标准样,剩下的 5 张作为对比
–1
–1
为 4000~400 cm ,分辨率为 4 cm 。
样,分别命名为对比样 1、对比样 2、对比样 3、对比
1.3.3 EDS 能谱分析 样 4、对比样 5,观察标准样与对比样间的颜色差异。
采用能谱仪观察处理前后导电纸表面元素变化
情况并对其进行表征。所用电压 15 kV。 2 结果与讨论
1.3.4 导电性能测试 [15]
采用万用表测定电阻,测量时在两电极上施加 2.1 SEM 分析
2 kg 以上的压力以减小接触电阻,提高测量的准确 CP(碳纤维质量分数为 20%所得产品)与
性,体积电阻率与电导率计算公式如下: PANI-CP〔碳纤维质量分数为 20%,引发剂 APS 浓
hd 度为 0.375 mol/L,n(苯胺)∶n(盐酸,1 mol/L)=2∶1,
R (1)
L 反应时间为 12 h,浸渍时间为 1 min〕的表面形貌如
1 图 1 所示,2.3 节和 2.3 节所用产品均为此条件下制得。
(2)
式中: 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Ω·cm;R 为样品电
阻的测量值,Ω;h 为所测样品截面宽度,cm;d 为
样品截面厚度, cm;L 为两测量电极之间距离,cm;
为电导率,S/cm。
1.3.5 导电纸物理性能测试
纸张抗张强度和纸张撕裂度分别按照 GB/T
453—2002 [16] 和 GB/T 455—2002 [17] 进行测定。
1.3.6 PANI 附着量的测定
一张完整的 CP(半径 r=10 cm)选取中间部分
裁剪出一个正方形(10 cm×10 cm),分别称取 PANI
附着前后的质量,质量差即为 PANI 附着量。
1.3.7 聚苯胺分布均匀性测试 图 1 CP(a、c)和 PANI-CP(b、d)的 SEM 图
采用配色仪对不同方法得到导电纸的聚苯胺生 Fig. 1 SEM images of CP (a, c) and PANI-CP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