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精细化工》2021年第4期
P. 183
第 4 期 石小娟,等: 构型转换法制备赤式紫胶桐酸及反应机理分析 ·817·
游离氯,洗涤至生成物中无游离氯后于–40 ℃下冷 时测定 3 组取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冻干燥备用。称取上述产物 20 g 于圆底烧瓶中,加
[] (1)
入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水溶液 300 mL,加热 l
搅拌回流反应 30 h。反应结束后用质量分数为 10% 式中:[α]为比旋光度,°;α—旋光仪测得样品旋光
的稀盐酸酸析,冷却后抽滤,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度,°;ρ 为样品质量浓度,kg/L;l 为旋光管长度,
所得产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60 ℃真空干燥得到 dm;θ为样品温度,室温;λ 为旋光仪使用钠光灯
目标产物,收率为 96.8%。 波长,nm。
1.3 表征方法 1.3.10 XRD 分析
1.3.1 C18 柱拆分方法 射线源为 Cu 靶 K α 射线 (λ= 0.15406 nm,电压
色谱柱 SB-C18(25 cm×0.46 cm,5 μm):流动 40 kV,电流 40 mA)。
相为 V(乙腈)∶V(体积分数为 0.1%的甲酸水溶
液)=25∶75,流速 1 mL/min,柱温 30 ℃;蒸发光 2 结果与讨论
散射检测器(ELSD)条件:雾化器温度 60 ℃,蒸
2.1 结构解析
发室温度 60 ℃,气体流速 1.6 L/min。
为了确定制备所得目标产物的结构,采用质谱、
1.3.2 手性拆分方法 1 13
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 HNMR 和 CNMR)进
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色
行结构表征,结果见图 2。由质谱图(图 2a)可知,
谱柱 AY 柱(25 cm×0.46 cm,5 μm),流动相组成
–
m/Z =303.2174 处为[M–H] 峰,说明产物相对分子质
为 V〔正己烷(含体积分数为 0.1%的三氟乙酸)〕∶
量为 304.4,与紫胶桐酸的分子式 C 16 H 32 O 5 相符。
V(乙醇)=80∶20,流速 1.0 mL/min,进样量 5 μL,
柱温 35 ℃;ELSD 条件:雾化器温度 40 ℃,蒸发
室温度 60 ℃,气体流速 1.8 L/min。
1.3.3 质谱分析(MS)
电喷雾电离(ESI)源,负离子模式,毛细管电
压为 3.5 kV,锥孔电压 70 V,采集模式为 4 通道选
择离子(SIR)采集模式。
1.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采用 KBr 压片法测试。
1.3.5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
1 HNMR 和 13 CNMR 测试溶剂为氘代二甲基亚
砜(DMSO-d 6 ),内标为四甲基硅烷(TMS),中间
产物氢谱测试溶剂为氘代吡啶。
1.3.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称取测试样品 5 mg 进行检测,检测气氛为高纯氮
气,保护气、吹扫气的气流量分别为 50 和 80 mL/min,
降温介质为液氮;升温速率 10 ℃/min,测试范围
25~250 ℃。
1.3.7 热重分析(TG)
称取测量样品 5 mg 进行检测,测试气氛为高纯氮
气,保护气和吹扫气的气流量分别为 50 和 20 mL/min, 图 2 苏式紫胶桐酸与目标产物的高分辨质谱(a)和 FTIR
谱图(b)
降温方式为自动降温;升温速率 10 mL/min,测试
Fig. 2 High resolution mass (a) and FTIR (b) spectra of
范围室温~800 ℃。 thero aleuritic acid and the target product
1.3.8 氯含量测试
–1
氯含量(质量分数)测试依据《BS EN 14582— 由红外谱图(图 2b)可知,3300 cm 处的宽峰
–1
2016,废弃物特征-卤素和硫含量-封闭系统氧燃烧 为—OH 的伸缩振动峰;2935 和 2848 cm 处为—
–1
和测定方法》中的方法进行。 CH 2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00 cm 附近为—
–1
1.3.9 比旋光度测定 COOH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721 cm 处为—CH 2 —变
[4]
配制质量浓度为 5 g/L 的甲醇溶液备用;测定 形振动峰,而且亚甲基数目在 4 个以上 。从图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