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精细化工》2021年第4期
P. 187

第 4 期                    石小娟,等:  构型转换法制备赤式紫胶桐酸及反应机理分析                                    ·821·








































            图 7   反应装置图(a);反应前体系照片(b);反应中体系照片(c);IM-中间产物照片(d);氯质量分数理论值及检
                                                                   1
                 测结果(e);IM-中间产物        13 CNMR 谱图(f);IM-中间产物 HNMR 谱图(g)
            Fig. 7    Reaction device diagram (a); Photograph of the pre-reaction system (b); Photograph of the system in the reaction (c);
                                                                                              13
                   Photograph of IM-intermediates (d); Theoretical value and test result of chlorine mass fraction (e);  CNMR spectra of
                                   1
                   IM-intermediates (f);  HNMR spectra of IM-intermediates (g)

                                                               构的产生,是产生完全构型转换产物的原因。中间
                                                               产物中 C==C 的信号较弱,且在中间产物的核磁氢
                                                               谱中并未发现 9、10 位 C==C 上的 H 质子(图 7g),
                                                               说明双键结构不是中间产物的稳定优势构象,在酸
                                                               性条件下,其可很快发生烯烃水合反应而被消耗。
                                                               在经典有机反应中,由于 S N 2 和 E2 反应往往同时发
                                                               生,且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实际的构型转换过程
                                                               中,反应顺序和组成可能有很多种组合,上述反应
                                                               机理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构型转换机理而作的初步探
                                                               索,完备的构型转换机理还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结
                                                                                      13
                                                                                               1
                                                               果才能证明。中间产物的 CNMR、 HNMR 谱图数
                                                               据可归属如下。
                                                                      13
                                                                   IM:  CNMR (126 MHz, DMSO-d 6),δ:175.16(Ⅰ/
                                                               Ⅱ, C-1), 112.32(Ⅱ, C-9, C-10),73.89〔Ⅰ, C(OH)-9,
                                                               C(OH)-10〕, 69.18(Ⅰ, CCl-9, CCl-10), 61.42〔Ⅰ/Ⅱ,
                                                               C(OH)-16 〕 , 53.92, 50.92 〔Ⅰ , C(OH)/Cl-9,
                                                               C(OH)/Cl-10〕, 46.22(Ⅰ/Ⅱ, CCl-16), 34.39,  34.28,

             图 8   紫胶桐酸苏式到赤式的构型转换反应机理示意图                       33.69, 33.55, 33.42, 33.24, 33.17, 32.69 〔Ⅰ /Ⅱ ,
            Fig. 8  Schematic diagram of configuration transformation   C(OH)/Cl-8,11〕, 29.64, 29.26, 29.16,  28.83, 28.46,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ro  to erythro aleuritic   26.97, 26.85, 26.67, 26.09, 25.84, 25.23( Ⅰ / Ⅱ ,
                   acid
                                                               C-3,4,5,6,7,12,13,14,15)。
                                                                       1
                 9/10 位卤素和羟基处于顺交叉位的“反式”结                           IM:  HNMR(126 MHz,C 5 D 5 N),δ:1.2~2.0(Ⅰ, H-3,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