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精细化工》2022年第11期
P. 195

第 11 期                  赵尉伶,等:  表面活性剂改性 Fe 3 O 4 对 As(Ⅴ)和 As(Ⅲ)的吸附                      ·2345·


                                                               可行工艺。对 As(Ⅴ)吸附-解吸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吸附剂损失及 As(Ⅴ)在 Fe 3 O 4 @surfactants 上的不可
                                                               逆吸附所致。经 5 次吸附-解吸循环后,纳米颗粒回
                                                               收率均在 90%以上。因此,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解
                                                               吸及回收潜力,可以高效、连续地应用于实际含砷
                                                               废水的处理。






            图 11  Fe 3 O 4 @CTAB (a)、Fe 3 O 4 @Gemini (b)和 Fe 3 O 4 @Bola
                  (c)对 As(Ⅴ)吸附前、后的 Zeta 电位
            Fig. 11    Zeta potentials of Fe 3 O 4 @CTAB (a), Fe 3 O 4 @Gemini
                   (b) and Fe 3 O 4 @Bola (c)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of As(Ⅴ)

                 综上认为,静电作用和表面离子交换作用也是
            Fe 3O 4@surfactants 对 As(Ⅴ)吸附去除的部分机理。
            2.6.2   吸附-解吸循环实验
                 为了研究 Fe 3 O 4 @surfactants 纳米颗粒的吸附-
            解吸性能,使用去除效率较高的 As(Ⅴ)进行实验,
            分别对 3 种纳米颗粒进行连续 5 次吸附-解吸循环实
            验。对于每个循环,分别将 1 g/L 的纳米颗粒添加到
            pH=6 并含有 5 mg/L 的 As(Ⅴ)溶液中进行吸附,吸附
            时间为 1 h。每个循环吸附过程结束后,使用 1 mol/L
            NaOH 脱附    [41] ,解吸后的 As(Ⅴ)废水倒入废液缸进
            行无害化处理,吸附剂用含 0.01 mol/L  HCl 的去离

            子水洗至中性,60  ℃下烘干循环再用。                               图 12  Fe 3 O 4 @surfactants 对 As(Ⅴ)的吸附-解吸图(a)
                 吸附率(R)、解吸率(Rd)、吸附剂回收率(Rr)  的                        和回收率图(b)
            计算公式如下:                                            Fig. 12    Diagrams of  Fe 3 O 4 @surfactants adsorption and
                        (ρ  – ρ  )                                     desorption for As( Ⅴ ) (a)  and recovery  rate
                 R  / % =  0  e   100                                 diagrams (b)
                           ρ
                            0                         (7)
                                                               2.7   吸附-解吸循环前后稳定性测试
                         ρ
                 R  /% =  d   100                    (8)          Fe 3 O 4 @surfactants 循环再生 5 次后的 XRD 谱图
                  d     ρ   R
                         0                                     见图 13。Fe 3 O 4 @surfactants 循环再生 5 次后的 FTIR
                        m                                      图见图 14。如图 13 所示,Fe 3 O 4 @surfactants 纳米
                 R  /% =  r    100
                  r                                   (9)      颗粒经过吸附-解吸循环 5 次后,其衍射峰的位置与
                        m
                         0
            式中:ρ 0 为吸附前溶液中 As (Ⅴ)的质量浓度,                        相对强度以及晶形均未发生改变。由图 14 可看出,
                                                               循环再生前后 Fe—O 特征峰没有被破坏,且无化学
            mg/L; ρ e 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 As (Ⅴ)的质量浓度,
                                                               键的断裂与生成,说明在吸附 As(Ⅴ)并循环再生 5
            mg/L;R d 为 As (Ⅴ)的解吸率,%;R r 为吸附剂的回
                                                               次的情况下,Fe 3 O 4 @surfactants 纳米颗粒还具有较
            收率,%; ρ d 为解吸完全后溶液中 As (Ⅴ)的质量浓
            度,mg/L;m r 为回收的吸附剂质量,g;m 0 为投加                     好的稳定性。但是, Fe 3 O 4 @surfactants 原本在
                                                                      –1
            的吸附剂质量,g。                                          3413 cm 处归属于 H 2 O 中羟基的吸收峰消失了,原
                 Fe 3 O 4 @surfactants 对 As(Ⅴ)的吸附-解吸图及吸        本在 Fe 3 O 4 @surfactants 谱带上 1620.09、1625.07 和
            附剂回收率图如图 12a、b 所示。                                 1623.41 cm −1  处的—CH 2 —峰均出现较小的红移现
                 由图 12 可知,随着吸附-解吸循环周期增加,                       象,这些变化表明这些活性基团在吸附去除水中
            Fe 3 O 4 @surfactants 纳米颗粒对 As(Ⅴ)的吸附率均有            As(Ⅴ)时发挥了作用       [43] 。总体而言,经过吸附-解吸
            所下降,但依然维持在 85%左右。对 As(Ⅴ)的解吸                        循环后,Fe 3 O 4 @surfactants 纳米颗粒稳定性良好,
            率从 82%下降到 70%,说明通过碱处理实现再生是                         在去除含砷废水方面有较好的循环利用性能和良好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