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201812
P. 128

·2096·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5 卷

            2.6    SPE 的电化学窗口分析                                达到 100%。表明此电池在低的充电速率和高温下能
                 SPE 在 80 ℃下的 LSV 曲线见图 7。                      够提供相对较高的比容量,这可归因于 SPE4 较高
                                                               的离子电导率      [20] 。而在组装固态电池时,不仅要考
                                                               虑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同时也要考虑电解质的力
                                                               学性能,因为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
                                                               的   生长  [21] 。

                                                               3    结论

                                                                   (1)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 PEG-2000 和
                                                               TPA-1000 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并成功制备了力
                                                               学性能良好和电导率较好的聚氨酯性固态聚合物电

                                                               解质。
                        图 7  SPE 膜的 LSV 曲线图                        (2)红外谱图表明,实验成功制备了聚氨酯固
                    Fig. 7    LSV curves of SPE membranes
                                                               态聚合物电解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引入
                 由图 7 可知,SPE1 在 2~6 V 的范围内没有分解                 TPA-1000 能有效提高 SPE 的力学强度;TG 和 DSC
            峰,说明 SPE1 耐高电压,SPE2~5 的分解电压在 4.1、                  谱图表明,该系列 SPE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且随
            4.1、4.3 和 4.2 V 左右,SPE 的电化学窗口均在 4.0 V              着 TPA-1000 含量的减少,SPE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
            以上。这就保证 SPE1~5 所装电池具有较宽的电化                         渐减小;交流阻抗和电化学窗口测试表明,聚氨酯
            学窗口。图中 SPE1~5 具有较高的分解电压,可能                         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是因为 TPA-1000 分子中的苯环和酯键具有较高的                        增加,并符合 Arrhenius 方程。在 80 ℃时,以
            内聚能,增加了 SPE 的耐电压性             [19] 。               m(TPA-1000)∶m(PEG-2000)=1∶2 制备的固态聚合
                                                                                                      4
            2.7   SPE 的首次充放电分析                                 物电解质(SPE4)的离子电导率达到 2.15×10  S/cm,
                 由表 3 可知,在 80  ℃下,SPE4 和 SPE5 的离               拉伸强度为 1.87 MPa,电化学窗口为 4.3 V。且 80 ℃
                                  4
                                              3
            子电导率分别为 2.15×10 和 2.01×10  S/cm。由图                 下,SPE 的电化学窗口均达到 4.0 V 以上,电化学
            4 知,力学性能 SPE4(1.87 MPa)优于 SPE5(0.79                性能稳定。
            MPa)。由图 7 知,电化学窗口 SPE4(4.3 V)也优                        (3)考虑综合性能,选取 SPE4 组装成 LiFePO 4 /
            于 SPE5(4.2 V),SPE3 虽然力学性能最好,但 80 ℃                 SPE4/Li 固态电池。电池充放电表明,在 80  ℃、0.2 C
            条件下的电导率较差。为了进一步研究基于 TPU 性                          下,SPE4 放比容量分别为 150 mA·h/g,具有较高的
            SPE 的性能,考虑到综合性能,选取 SPE4 组装成                        比容量。这种“刚柔并济”的聚氨酯基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池。同时使用 LiFePO 4 阴极和锂阳极组装成                       在锂电池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 SPE4 的纽扣电池。80  ℃下,SPE4 在 0.2 C 下
                                                               参考文献:
            LiFePO 4 /SPE4/Li 固态电池的充放电曲线见图 8。
                                                               [1]   Wang A, Xu H, Zhou Q, et al. A new all-solid-state hyperbranched
                                                                   star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J]. Electrochimica Acta, 2016, 2(12):
                                                                   372-379.
                                                               [2]   Dong Tiantian (董甜甜), Zhang Jianjun (张建军), Chai Jingchao (柴
                                                                   敬超),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carbonate base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J].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2017, (6):
                                                                   906-921.
                                                               [3]   Ma Qiang (马强), Qi Xingguo (戚兴国), Rong Xiaohui (容晓晖), et
                                                                   al. Novel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J]. 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储能科学与
                                                                   技术), 2016, (5): 713-718.
                                                               [4]   Kim J G, Son B, Mukherjee S,  et al. A review of lithium  and
                                                                   non-lithium based solid state batteries[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5, 282: 299-322.

                        图 8  SPE4 的充放电曲线图                      [5]   Zhu Chunliu (朱春柳), Tao Can (陶灿), Bao Junjie (鲍俊杰), et al.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 electrolytes based
                  Fig. 8    Charge and discharge curves of SPE4    on waterborne polyurethane[J].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塑料工业),
                                                                   2015, 43(12): 132-136.
                 由图 8 可知,在 80 ℃时,SPE4 的充电比容量                   [6]   Liu L, Wu X, Li  T. Novel polymer  electrolytes based on cationic
            为 150 (mA·h)/g,放电比容量为 150 (mA·h)/g,效率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alkyl chain length[J]. Journal of Power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