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201812
P. 166
·2134·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5 卷
V 曲线 a 中,3334 cm 处为纤维素中 O—H 的伸
–1
E /% 0 100 (1)
0
–1
V 0 缩振动峰,2917 cm 处为纤维素中 C—H 的伸缩振
V 动峰。二者都是棉织物中纤维素的特征峰。曲线 b
E / % w 100 (2)
w
–1
V w 中,1160 cm 处为酯基中 C—O—C 的不对称伸缩
–1
振动峰,1729 cm 处为酯基中 C==O 的伸缩振动峰。
式中:E 0 和 E w 分别为对油和水的分离效率,%;V 0
和V 分别为油分离前、后的体积,mL;V w 和V 分 这些峰与丙烯酸丁酯结构单元对应。在 2960 cm –1
0
w
别为水分离前、后的体积,mL。 处为 CH 3 —Si 中 C—H 的伸缩振动峰,在 1074 cm –1
附近为 Si—O—Si 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 [12] ,
2 结果与讨论 1650 cm 处未发现 C==C 特征峰,说明丙烯酸丁酯
–1
已完全和乙烯基硅树脂中的双键反应,生成了聚合
2.1 XRD 分析
物。这些结果说明,丙烯酸丁酯和乙烯基硅树脂的
α-Fe 2 O 3 的 XRD 图见图 1。可以看出,样品的
共聚物已涂覆在棉织物表面。曲线 c 中,除了上述
各个 特征 衍 射峰与 α-Fe 2 O 3 标准 卡片 ( JCPDS –1
棉织物疏水乳液的特征峰之外,在 543 cm 处为
33-0664)相符,在 2θ=24.1°、33.1°、35.5°、40.8°、
α-Fe 2 O 3 的 Fe—O 的伸缩振动峰,说明在超疏水棉织
49.1°、53.8°、57.5°、62.4°和 63.6°的衍射峰分别与
物表面存在疏水共聚物和 α-Fe 2 O 3 。
六方晶系氧化铁的(012)、(104)、(110)、(113)、(024)、
2.3 乳液浸涂次数对棉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
(116)、(122)、(214)和(300)晶面对应,说明制备的
疏水乳液浸涂次数对棉织物疏水性能影响如表
产物为 α-Fe 2 O 3 。 1 所示。图 3 为浸涂疏水乳液棉织物的接触角照片
及浸涂疏水乳液前、后棉织物的 SEM 照片。由表 1
可知,表面超亲水的棉织物浸涂 1 次乳液后,对水
的接触角增加至 130.2°,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浸涂
2 次后,对水的接触角增至 138.6°(见图 3a),浸涂
3 次后,对水的接触角基本保持不变。从图 3b 可以
看出,未浸涂疏水乳液的棉纤维表面较为光滑,纤
维间界限清晰。浸涂 2 次疏水乳液的棉纤维表面(图
3c)出现块状物,纤维间产生粘连,表明疏水乳液
已经涂覆在纤维表面。在棉织物表面浸涂丙烯酸丁
酯和乙烯基硅树脂的共聚乳液后,共聚物中酯基中
图 1 α-Fe 2 O 3 的 XRD 图 的羰基可与棉纤维的羟基产生氢键作用,使得乳液
Fig. 1 XRD pattern of α-Fe 2 O 3 覆盖在棉织物表面上。将含硅的物质引入棉纤维表
面,可显著降低棉织物表面能,使其对水的接触角
2.2 FTIR 分析
增大。而当疏水乳液浸涂超过 2 次后,棉织物的表
未处理棉织物、浸涂疏水乳液棉织物和超疏水
面能可能已接近最低值,继续增加浸涂次数,对疏
棉织物的 FTIR 谱图见图 2。
水性能影响不大。故选择疏水乳液浸涂次数为 2 次
进行后续实验。
表 1 疏水乳液浸涂次数对棉织物疏水性的影响
Table 1 Influence of coating times of emulsion on the
hydrophobicity of cotton fabric
浸涂次数/次
0 1 2 3
接触角/() 0 130.2 138.6 138.4
图 2 未处理棉织物(a),浸涂疏水乳液棉织物(b),超疏
水棉织物(c)的红外光谱图
Fig. 2 FTIR spectra of cotton fabric (a), emulsion coated
cotton fabric (b) and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 (c)